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直接当大将军?

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直接当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1/20 0:16:52

韩信家境贫寒到什么地步呢?他的母亲去世了,都没有财力去进行安葬,但是韩信依然努力找了一座高地,让自己的母亲墓旁可以容纳万户人家。因为他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万户侯,可见他的志向确实足够宏远,但这给他带来了麻烦。

试想一下,你的一个邻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每天不干正事到处晃荡,挎着一把剑说自己要当首富,你的第一反应也不会觉得他是天才,而是觉得他痴人说梦很讨嫌,当年的韩信就是这样被自己的乡亲邻居们嫌弃的,所以他在家乡淮阴也没有混多久,实在是没脸混下去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天下群起响应,楚国的旧贵族项梁也发兵起义,多次打败秦朝军队,攻占了不少地方。路过淮阴时,韩信直接就跟着项梁的军队走了,只是他一进去就是小兵,一直没有混出头,等到项梁战死以后,就又跟着项梁的侄子项羽干活。

项羽见到韩信身材高大,就让他担任“执戟郎中”,也就是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能够看到的那种,将军营帐外拿着高大的武器吓唬人,以此衬托出将军威仪的那种士兵。韩信可是想要成为万户侯的男人,一直在营帐外守门自然不是他的追求,于是他找机会跟项羽好好谈了几次,谈自己对天下大势的见解,谈如何在天下争霸中获胜,意思只有一个:重用我,你就能获得天下。

项羽倒也认真听完了他的话,只是听完以后并不在意,毕竟有梦想的年轻人很多,但能力可以与梦想匹配的年轻人却并不多,至少他没有从这个门卫身上看出来,所以韩信在项羽麾下,始终担任着一个默默无闻门卫的角色,在争取了几次机会但却失败以后,韩信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项羽麾下再怎么熬下去,都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想要升职就得跳槽跑路,于是他找机会投了项羽的头号竞争对手刘邦。不过由于韩信的履历并不怎么出色,所以哪怕是到了刘邦的汉军之中,依然得从小兵做起,并且还不知道怎么着就获了罪,同队的十四个人都要被处死。

处死士兵是一件大事,需要有高级将领前来监刑,这次监刑的是滕公夏侯婴,在其他十三人都已经被杀后,即将被杀的韩信依然没有表露出半点紧张,而是非常镇定地问了夏侯婴一句话:“汉王不想获得天下了吗?为何要杀掉我这样的壮士呢?”

夏侯婴望着这个下一秒就有可能死亡,却依然镇定如常的年轻士兵,心中开始感到惊奇,于是他向前问了几句话,然后就免掉了韩信的罪责并将他推荐给了刘邦。至于夏侯婴问韩信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史书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是我们可以从常理推测,不外乎是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是壮士,如何帮助汉王夺取天下之类的话。

不管夏侯婴问的是什么问题,反正最终的结果是韩信确实打动了他,由此有了见到大老板刘邦并表现自己的机会,只是刘邦在看到韩信以后,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给老部下夏侯婴面子,还是象征性地将韩信提拔了一下,让韩信当了一个管理粮食的小官。

这样一来,韩信的大领导就变成了后勤部长萧何,萧何这个人很厉害,刘邦后来在评选功臣们谁的功劳最大时,就一锤定音地说萧何的功劳最大,而且其他人也没有不服气的。

萧何的厉害主要表现在两个部分,一个是民政后勤,在楚汉战争中为汉军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后勤保障,将大后方治理得非常好;一个是非常强大的识人能力,韩信、曹参都是由他推荐的;而从另外一件小事中,还可以看出他的军事谋划能力也很不错,只是基本不怎么用而已,那就是给吕后献计诱杀韩信。

当然在萧何初次见到韩信的时候,他还不需要动用那甚少用到的军事谋划能力,而是只需要用到识人能力。根据史书的记载,韩信多次主动向萧何发起交流,然后就成功地被萧何认定是一个人才,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刘邦推荐并重用。

就在萧何等待着机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不知内情的韩信开始坐不住了,这也很可以理解,毕竟他推荐自己的方法一直没有太多改变,就是主动交流而已,但不管是在项羽面前,还是在刘邦面前都已经失败了,

在多次向萧何主动推荐自己以后,职位始终没有迎来什么变化,韩信就很自然地认为这个事情又失败了,认为萧何大概已经向刘邦推荐了自己,但刘邦仍然不想重用,于是开始想要另找出路,筹划着再次跳槽。

等汉军走到南郑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刘邦已经被项羽彻底打压了下去,整个集团已经完全失去了发展前途,个人再待下去也只是炮灰的下场,于是纷纷开始跑路,韩信一看自己跑路的机会来了,于是浑水摸鱼也开始跑。

萧何得知韩信跑路的消息以后大惊失色,当即就跳上马去追赶韩信,都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一声,让刘邦误以为萧何本人都跑路了,可见当时的汉军内部失败情绪是何等浓重。萧何见到韩信以后大说特说,说只要你回去,我一定会说服汉王重用你的,韩信于是跟着萧何回到了刘邦身边。

萧何见到刘邦以后说:“大王若是想要一直当汉中王,那么韩信这个人您是用不上的!”刘邦大怒:“你才要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当王呢!既然你这么看重这个韩信,那我给你面子,让他当个将军意思意思吧。”萧何说:“普通的将军,恐怕留不下这样的人才!”

于是刘邦决定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统管汉军全部的军事任务,在军事将领中地位最为崇高,并且听从萧何的建议,不是口头封个大将军敷衍了事,而是郑重其事地斋戒多日,修筑起高高的拜将坛,造足了声势以后才拜韩信为大将军,算是给足了面子。

成为大将军的韩信也确实是表现出了不俗的能耐,凭借着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取得了巨大优势。后来项羽又派人找韩信,以平等的姿态希望能够联盟对抗刘邦。

韩信因为刘邦对自己恩遇甚厚而拒绝,最终项羽亡于韩信的十面埋伏之中,而刘邦则成功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名为“汉”的伟大王朝,而在这个过程中,韩信的作用显然不可小觑。

甚至于我们可以说,在楚汉争霸中,决定胜负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项羽、刘邦对韩信的态度与任用截然不同。那么问题来了,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够直接当大将军呢?

所谓直接当大将军,并不是说韩信一过去就成了最高军事指挥者,而是说他省下了立军功步步升迁的过程,直接从后勤小官就跃升成了最高统帅,这在任何成熟的组织体系中都是很罕见的事情,所以韩信最初也因此而不得人心,但他后来凭借着强大的战绩服众了。

其实韩信之所以无法在项羽麾下出头,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项羽与他并不“兼容”,项羽本人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不过古代兵家分为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项羽是兵形势的杰出代表,在战场上以力服人,而韩信则是兵权谋的代表,擅长的是各种战略战术。

在项羽看来,韩信的战略战术确实很不错,但对自己而言,那完全用不着,遇到不管多强大的对手,只要一路横推过去就行了,所以韩信在项羽麾下自然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而在刘邦的麾下,韩信属于极端稀缺的顶级人才,刘邦集团刚好就缺这么一个会行军打仗,能够与项羽对战而不落下风的。同时萧何具备有这种识别出韩信才能的能力,而刘邦则具备有这种容纳人才的胸怀,可以说双方是一拍即合,配合起来也是相得益彰。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职者韩信在业内顶级公司项羽集团不得重用,但却在二线公司刘邦集团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并且帮助刘邦集团打败了项羽集团,这是由于不同公司对于不同人才的吸纳需求所决定的。

更多文章

  • 韩信出身卑微,并无带兵打仗的经验,为何投奔刘邦后却屡建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何刘邦却不行,韩信投奔刘邦完整视频,韩信出身贫寒为何却极具军事才能

    文/桉《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书中,罗贯中为观众们描写了无数英雄好汉的形象。 虽然人物繁多,但是每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各有不同。如一代枭雄曹操,能文能武的赵子龙,浮躁鲁莽的张翼德,他们每一个人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英雄就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韩信出身卑微

  • 贵为刘备义子,刘封之死与诸葛亮有多大关联,答案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刘封,刘备与诸葛亮的微妙关系,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有什么矛盾

    在这个问题上,得仔细分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回答两个事情:一个是刘封该不该死的问题,一个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封该不该死。在小编看来,刘封之死,真的一点都不冤枉。毫无疑问,刘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

  • 汉朝刘邦成为皇帝就算了,为什么他的同乡好友都能成为顶级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刘邦十大重臣的下场,刘邦好友,刘邦当皇帝有何过人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手下,都有哪些人才,是从刘邦起家时,就跟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初时都是沛县县吏,一个人事主任,一个典狱长,与时为泗水亭长的刘邦算是同事。“萧规曹随”,两代汉初宰相。樊哙则是屠狗之辈,吕公眼光好,除了嫁给市井无赖刘邦一女之外,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樊哙。最后成了汉朝大将军,左丞相。周勃则是名

  • 关羽为何会失去荆州,没有见好就收是其中之一,东吴才是“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痛失荆州,曾仕强谈关羽守不住荆州,关羽抽调大量的荆州守军增援樊城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大意吗?首先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襄樊之战发生在刘备和曹操都元气大伤的汉中大战之后。这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刘备几乎把除了守军所有兵力都投进去了,而曹操也一直抵抗,最后耗不住了输了。也就是说,刘备为了这场战役,几乎就是“梭哈”了。而两个月后兵力必不可能恢复到能够

  • 原创汉武帝抗击匈奴之十五战役,卫青、霍去病应运而生车步骑协同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大帝卫青对匈奴决战,卫青霍去病与匈奴的三次大战

    开篇: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诗篇。自马邑之战到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属于罕见。其中尤以元狩四年汉匈漠北大战最为惨烈。此战后迫使大单于向西方逃窜,匈奴内部发生分裂,由此开始了古代史上

  • 韩信一辈子战功赫赫,鞠躬尽瘁,却因信错一人而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被削掉的尊严,韩信战功赫赫完整视频,韩信的晚年事迹

    最初韩信作为开国功臣,在朝廷上所占据的地位都是较高的,刘邦下令韩信去攻打齐国,却没想到被别有用心的小人钻了空子,被项羽围困的刘邦,希望韩信能够赶紧派兵前来增援。韩信向刘邦提出条件,表明增援可以,但是希望刘邦可以封自己为齐国的代理王。刘邦虽然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是心底已经开始怀疑韩信的种程度,开始向萧

  • 原创合肥之战,张辽八百士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辽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孙权合肥之战张辽怎么打败孙权的,为什么孙权十万没打过张辽八百

    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未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次年,曹操出去讨伐张鲁时,曹操给合肥送了一封护军薛悌的信,写了“贼至乃发(贼到时才打开)”。然而,孙权在汉中看到曹操,未能及时返回东方,8月率十万人北到合肥禄口。孙权长时间不能进攻,并遇到流行病,于是命令军级师撤退,并自己一

  • 关羽到底有多神?死后1年内,魏蜀吴三国各有一员大将莫名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哪一年死的最多,关羽在历史上是怎么样死的,关羽死前三国谁最厉害

    先说关羽死因,东吴派吕蒙征战荆州,收复荆襄之地。已是强弩之末的关羽不堪打击,只好撤离荆州,逃往麦城。不想在前往麦城的路上又遭到潘璋等人的埋伏。连续疲劳作战的关羽被潘璋等人拿下,被押送回城判刑。关羽死后,第一个遭殃的要数吴国的吕蒙。传言他是在庆功宴上狼性大发,喝下孙权的酒后突然大骂孙权,又不待众人回神

  • 汉武帝时期为何要设置刺史制度,这个刺史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目的,汉武帝为什么设立刺史监察制,汉武帝为什么设刺史

    刺史制度是汉朝对秦朝监察制度的继承。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并由中央在各郡派驻一名监察御史,地位等同于郡守。西汉承袭了这一制度,不过监察御史往往和地方郡守勾结在一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汉文帝为了监督派驻到地方的监察御史,以防他们和地方郡守营私舞弊,相互串通,于是设置刺史一职,直属于

  • 武则天临终前,看到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说道: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武则天晚年最信任的人,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

    武则天这一生经历两个世纪、四个朝代,当过皇帝也做过尼姑。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政治家武则天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但是作为妻子、母亲武则天确实不合格的。武则天一生真心对待的人不多,但狄仁杰绝对是其中一位。那为什么,在武则天临终前,看到那个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会说狄仁杰骗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