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武将,具备良好的作战指挥能力以及英勇无畏的作战气概。在史书中,他一出现就带着面具,披头散发。在战场上总是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惜他躲得了西夏党项人的明枪,却躲不了朝廷文官集团的暗箭。狄青最初投身军旅时的长官是范仲淹,两人一同驻守在西北前线,抵抗西夏的入侵。同时也就在此时,范仲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渔歌子》。范仲淹十分赏识自己麾下这位既有志向又有能力的青年,称呼他为义子,狄青也称呼范仲淹为义父,两人作战齐心协力,再加上范仲淹自身治军有方,深得当时的边防战士和各族人民的爱戴。
可是狄青的好日子没过多久,范仲淹年事已高,在他去世后,狄青便没有了好日子。文官集团岂能容忍这样一介武夫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还要受制于这个武将?最先对狄青开刀动手的就是欧阳修。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集团合起伙来造谣说狄青家中出现了一束怪光,他们家的狗头上也长了犄角。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兆头。这些流言飞语一时间被传的到处都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传到开封宋仁宗的耳中。其实所谓的怪光,只不过是狄青在祭祀烧纸的时候,火苗大了一点。狗头上长犄角,更是污蔑不实。可是蒙在鼓里不知情的的,就只有皇上和狄青两个人。我们就算使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群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给狄青找麻烦。
这一年的七月六日,我们都知道欧阳修是个大文豪,在教科书中的形象一直很正面,但对待狄青这件事上,他却很不仗义欧阳修向皇帝告发,简直是没事找事,一口咬定发生水灾是因为让狄青担任了枢密使的缘故。他的逻辑简直是十分奇葩透了:水和武将在阴阳五行中都属于阴。那么能够招来水灾的,一定是狄青了。此时宋仁宗迫于文官集团施加的压力,只好不让狄青继续担任枢密使的官职,把他调出京城做地方官。狄青,也只能带着他那颗无比委屈的心,到陈州去上任,半年后狄青死在了那里。没错,狄青确实是得了抑郁症,抑郁而亡。狄青如果在三国时期,不管在哪个阵营里都一定得到重用。可是生在北宋,却只能被文官们欺负,躺着也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