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1/10 13:07:47

当时号称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昞,北周时期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姨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世代显贵。

正是无以伦比的家庭背景,特别是在姨母的关爱下,仕途一路高歌,最后升任太原太守。

实际上,王候就有种乎,试想一下,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在放羊为生计奔波时,人家在研究排兵布阵;寻常百姓家孩子在用尿和泥摔粑粑玩时,人家在研究治国理政,寒门难出贵子,难在格局。

自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起,他奉命平叛母端儿、敬盘陀、甄翟儿等农民义军,镇压过程中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以“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的胸怀广结豪杰之士,为已所用。

我们从后期的功臣名单中就可见一般:

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柴绍、唐俭、殷开山、刘世龙、刘政会、赵文恪、武士彟、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等等,李世民、李建成的左膀右臂还未列其中。

隋朝时期,太原乃“天下精兵处”,军需物资经过多年的储备,城中已是“府库盈积”,“太原粮饷可支十年”。当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后“私窃甚喜”,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李渊已独占天机,同时隋朝政府失去量物资储备,更是士气的打击。

李渊家族是关陇集团八大家族之一,这些家族富可敌国,他们为保证政权不出集团,经常内部通婚,如孤独信共有七个女儿,老大嫁给了北周明帝,老四嫁给了李渊,老七嫁给了杨坚,这些家族左右当时政治格局,当初杨坚能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正是因不杨坚的父亲和岳父独孤信都是集团成员,获得集团支持密不可分。

隋炀帝继位后,为了独霸大权,拉拢南方贵族打击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李渊正是合适代理人选,关陇集团为李渊起兵提供了大量的军队和钱财。

公元616年,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但李渊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独享渔翁之利,当农民起义军已基本摧毁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李密王世充等比较大的军阀之间互相大战,消耗了实力,李渊觉得时机成熟,公元617年,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在晋阳正式起事。

李渊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 的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为政治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强调以"废皇帝(指隋炀帝)而立代王" 为策略,在战略上北结突厥、东和李密,西攻长安,不急于称帝,而是保杨侑为小皇帝,最大限度的减少阻力。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公元617年,李渊率军攻陷长安,立杨侑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渊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

618年5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李渊时任荥阳太守时,相面高手史世良告诉他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

更多文章

  • 隋朝灭亡的主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突然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为何二世而终,隋朝灭亡的祸根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历史上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形容秦隋末期局势的一个成语叫“土崩瓦解”:所谓“瓦解”,就是像瓦片一样碎成一片又一片,往往指军阀割据;所谓“土崩”,就是像土块崩成一粒粒尘土一样,百姓开始一呼百应地造反。因此,“土崩瓦解”可谓是王朝面临的最糟糕的局势,基本上回天无力。那么,在隋炀帝中晚期,隋朝为何就面临历代最糟糕的“土崩瓦解”的局面

  • 祖逖志在北伐,司马睿却将他支走不给一兵一卒,他将如何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祖逖和司马睿,祖逖在北伐中遇到的困难,祖逖北伐分析

    东晋初建之时,叛乱像疆梦一样缠绕着朝廷。继王敦乱之后,又发生了苏峻、祖约叛乱。这场版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权臣庾亮步步紧通,激化矛盾,导致苏峻心生恐惧,铤而走险。应该说,庾亮对这一事件负有主要责任。东晋的两支精锐部队居然是用来内耗而不是用于收复中原,真的让人扼腕叹息。北伐复国空遗梦组织内部,人事

  • 唐朝后宫4万宫女从哪来的?有6种入宫方式,第4种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宫女等级,唐朝宫女都是从哪来的,唐朝的后宫嫔妃们

    第一:当接盘侠。隋朝虽然灭亡了,只是皇室成员都不在了,剩余的太监宫女还在,新的统治者对他们没必要赶尽杀绝,所以好的自然被留下了,剩余不好的就被遣散了。而且李渊在上位后,曾表示隋炀帝在位期间,有大量的离宫别馆,也招收了无数的宫女,这实在太无耻了,所以这些宫女一律可以回家嫁人。剩余洛阳、长安宫殿的宫女并

  • 太祖和高祖有啥区别,为啥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和朱元璋的性格,李渊为什么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一个人只要勤奋,并且坚持不懈,最后也能做成大事。只要努力,跟天生就具备后天环境能力的人比起来,最终的精神以及后人的评价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毕竟,起点不一样,付出的努力就不一样,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但是他们虽然都贵为皇帝

  • 他才是明朝第一贤明皇帝,比朱元璋更厉害,连满清都不忍抹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最贤明皇帝排行,明朝皇帝佩服朱元璋吗,明朝最残暴皇帝是谁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臣子也愿意为其效命。“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对于贤明的皇帝,臣子就是如此鞠躬尽瘁。相信大家都听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这是我们现在用来形容明

  • 朱元璋向道士问自己的寿命,道士答“比我多一日”,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临死前问的问题,朱元璋的三个死劫,朱元璋的临终遗言

    但是,既然有人算命为人解惑,就自然有人打着算命的旗号坑蒙拐骗,诈取钱财。在科技和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民间封建迷信的风气很重,很多没有见识的老百姓都深受其害。草根皇帝的双面人生说到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有人对他整治贪腐的强硬力度赞赏有加,认为他是一个好皇帝。有人则因为他杀功臣,不念旧情,觉得他是一

  • 朱元璋找人算自己能活多久,道士回答比他多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死前最后的预言,朱元璋的三个死劫,朱元璋临死前想出一计

    由于科学技术和思想意识的限制,古人大多比较迷信,就包括处于社会顶端的统治阶层也同样如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就曾经写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帝王们一旦迷信起来,常常弄得声势浩大,劳民伤财,但是也并不是每个皇帝都如此相信鬼神。0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不信这些江湖术士的鬼神之说

  •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朕决不负你!27年后将其抄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替朱元璋挡九箭却被抄家,朱元璋死前下了最后一道令,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挡他九箭的功臣

    后来这样的情况也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相同记载,古人也用这样的事例来告诫后人,认清自己的地位,不要占着自己有对掌权者有极大的贡献就得意忘形。多的是世态炎凉的情况,只有学会审时度势,学会藏匿锋芒,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除了自己本身超乎常人的毅力之外,他的谋臣范蠡也是功不可

  • 朱元璋残害功臣时,千算万算漏掉一人,多年后此人助朱棣夺取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杀功臣谁最厉害,朱元璋死后多久朱棣起兵

    而朱元璋也曾经因为同样了原因残害了不少功臣,只不过在这些功臣之中,朱元璋千算万算漏掉一人,最终这个人率领军队帮助朱棣成功造反,让江山易主。这个人就是陈亨,其实陈亨是十分幸运的。当时朱元璋时期最著名的“蓝玉案”牵扯了上万名官员,而这些官员之中就没有陈亨。朱元璋非常清楚自己每一个手下的能力,知道只有自己

  • 成吉思汗破城以后,一声令下,50万女俘虏犒劳全军:1人挑3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下令攻城为何杀男不杀女,成吉思汗战败全过程,成吉思汗攻打了多少地方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逐渐强盛,并迅速成为了中亚地区的威胁。当时周边国家都非常害怕蒙古人,不敢与之作对。然而在公元1218年的时候,蒙古国的一支商队像往常一样途经花剌子模,不过这支商队在修整时却遭到了花剌子模守军的刁难,最后整支商队都被花剌子模人杀害,共450余人。在得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