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4/1/21 19:41:14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如上所论:造成明末四川百姓锐减的因素除了张献忠、瘟疫、虎灾之外,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名为“摇黄”的组织。实际上,正是因为“摇黄”对川北和川东十余年的摧残,才使得张献忠轻松进入四川。而且,“摇黄”亦曾为张献忠指点过入川的道路,这也为后来张献忠熟门熟路地入川提供了先决条件。

注:四川盆地北有米仓山、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武陵山脉,几乎是一个完全闭合的圆形。自古由中原入川,无外乎经过川北与川东。自四川成都北去,可经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穿大巴山入汉中,再自汉中经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过秦岭山脉进入渭水流域的关中政权,史称“千里栈道,通于蜀汉”。此一路,川北广元最为重要;自四川成都东去,可乘船经长江水路过重庆、奉节、宜昌进入湖北。此一路,奉节所属的夔门最为重要。(川北和川东的大体范围是如今的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南充市、遂宁市、广安市、重庆市)

川北与川东图示

“摇黄”这一组织本是崇祯初年自陕西来到汉中的高迎祥和饥民王大梁所率领的起义军,后来因为明军发兵围剿,这部分义军除了被高迎祥带回陕西之外,余下的都逃入了秦岭和大巴山中。这些残兵由于兵器不足,故而多拿棍棒作为武器,被时人呼为“棒贼”。因为实力微弱,残兵们从不敢正面对抗官军,但是他们却敢抢劫过路的客商自肥,或裹挟独居的百姓入伙。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气候。其中势力较大者有中斗星黄龙、摇天动、整齐王张显、夺世王王友进、逼反王刘维明、争天王袁韬、争世王杨秉允、行十万呼九思、镇天王白蛟龙、黑虎王高、顺天王梁时正、黄鹞子景可勤、小秦王王光兴、活阎王马朝、薛仁贵陈林等十五人。在这十五人中,尤其以摇天动和中斗星黄龙势力最大,余下十三人都听他俩指挥,故而此十五家又被合称为“摇黄”。

摇黄起义军

因为“摇黄”势力微弱,所以他们常常避开明军大部队去骚扰四川盆地的边缘城市。彼时明军正将精力用于围剿陕西起义军,无暇顾及“摇黄”。但是随着高迎祥等起义军自山西突破黄河天险窜入湖北(1634年),两方遂开始接头。于是,高迎祥等人便在“摇黄”的带领下,欲攻略四川为基地,并派张献忠等人为先锋分兵三路入川。此时明朝大局还未糜烂,为防止流民窜入四川,明廷相继调发女将秦良玉,川将张令等人严加防范。同时,在崇祯帝的部署下,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熊文灿、孙传庭等明军精锐部队纷纷尾追、围剿起义军。如此,高迎祥众人前后受阻,遂将义军分三路自勋阳突围:一路奔河南,一路奔淅川,一路奔商洛山。

明军围剿起义军图示

谁料,明军统帅陈奇瑜亲率精锐不顾劳累连续追击起义军,并连胜十余仗,将起义军自竹山、竹溪一直追撵至今安康市平利县。高迎祥屡战屡败,乃窜入死地车厢峡(安康平利县狗脊关),中斗星黄龙与摇天动亦在其中。后来,起义军假装受抚逃出生天,但是“摇黄”之众却并未跟随高迎祥等人逃回陕西。“荥阳大会”后,潜伏在大巴山的“摇黄”之众为了表示自己是正牌起义军,乃自称“摇黄十三家”。

荥阳大会:1634年,冬。各路起义军自陕西再次窜入河南,并云集荥阳共商推翻明朝统治的大计,史称“荥阳大会”。

荥阳大会

随着后金和中原义军的连续打击,明朝统治已经岌岌可危,许多市井流氓以及无赖之徒纷纷混入“摇黄十三家”,“摇黄十三家”掌舵的大小头目开始受到新入伙的地痞流氓的教唆。同时,也正是因为前文所述的入川行动,使“摇黄十三家”看清了四川之地不仅城池无备、官军怯弱,且其地富庶之县颇多。于是,“摇黄十三家”便频繁地进出川北和川东。此时的明军正将全部精力投入中原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又经常战败,无力亦无暇顾及“摇黄十三家”。此外,“摇黄十三家”以大巴山为根据地,顺利便出山掠夺,不顺则退入深山,四川官兵无奈之下,只能北守广元、东守巴巫来阻止“摇黄十三家”进入川西和川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张献忠攻入成都建国。川北和川东本来山多地少,摇黄之众又不事生产,百姓遂陷入粮荒,最后竟到了《蜀龟鉴》中所说的“十不存四、五”的地步。

张献忠败亡后,大约过了66年,即公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一次,康熙召见老家是四川遂宁的户部尚书张鹏翮(he),问道:“明末时张献忠兵在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鹏翮答:“无有记其事者。”康熙又问:“尔父八十七岁,张献忠入川时约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你问明缮折进呈。”于是,其父便将自身的经历和调查的结果,编纂成了《烬余录》,书中记载道:“今统计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弃朱棣选朱允炆,虽引发靖难之役,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选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当人们指责朱棣谋朝篡位,从侄子手中抢夺大明江山之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明朝还能有日后的繁华吗?以朱允炆的能力,真的能带领明朝走向未来吗?答案恐怕是否。但是朱元璋放弃朱棣选择朱允炆,虽导致明朝内乱,发生靖难之役,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进南京后怎么样,朱棣为什么要把南京迁到北京,朱棣为什么离开南京后去了哪里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都知道明朝历史上出现很多皇帝,朱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通过反动并逼走了自己的侄子,才坐上这个位置。而且他在当皇帝之后,面临的情况也算是比较窘迫。虽然能打仗,可是治理国家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好在他也算是雄才大略,所以在治理国

  • 皇帝都敬重的1种人,可以轻易杀死皇帝,朱元璋都惹不起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处死的大臣有哪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所杀的功臣,历史上被朱元璋打的最惨的人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农民起义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这样的人从一介平民做到了皇帝的位置,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最后甚至将天下都握在手中,按理说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偏偏有一类人,让朱元璋都不敢得罪,那就是皇家的御厨。那时候的皇帝,一怕农民起义,二怕大臣造反,三就是怕被下毒害死了。朱元璋自己就是起义而来的皇

  • 明朝历史上的最大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流亡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了四年的靖难大战,燕王朱棣孤注一掷,全军直入南京,南京守将李景隆打开城门,不战而降。就在朱棣进城的时候,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当时就流传了两种说法:一是建文帝未死,从朱元璋留下的密道逃出;一是朱棣所宣称的那样,建文帝自焚而死,面目全非。这也就留下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因为朱

  • 明朝皇宫内的太监们共有二十四个管理衙门,他们都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监职位一览表,明朝太监掌管的衙门,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第一衙门,它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可以想象权力之大,司礼监在明初有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强势帝王压着还没资格对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但是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对一般事务的最终决策权),这个就很厉害了,也导致明朝中后期出了一大堆太监名人。十

  • 明代专防蒙古的九边防御体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代九边重镇防御体系,明朝蒙古军事,明代守卫最北端的军事防御体系

    中国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多民族和存在有多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各族先民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居住生活,在漫长历史中相互发生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关系,如交聘、和亲、战争、贸易、封贡、文化交往等形式。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定都建立明朝,随后明军大举北伐,攻克大都(今北京),覆灭代

  • 你最喜欢的中国朝代是哪个?老外:其实我最喜欢宋朝,它被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是中国最好的朝代吗,宋朝往前1000年是什么朝代,30分钟了解中国宋朝

    很简单。宋代。在我看来,宋朝是唯一一个中国明确地处于世界文化、科学和技术的顶峰的时期。当然,汉朝是伟大的,但罗马人和帕提亚人也很伟大——文化和技术能力都很不俗。唐也非常棒,但阿拉伯人也是如此——甚至在天文学、数学和其他技术领域更先进。明朝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强国,这在中国是很典型的,但与汉唐以及当时的欧

  • 明朝奇案:少妇独自回家无故失踪,监察御史凭张白纸擒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奇案嫂子用美人计揪出真凶,明朝监察御史孙方,明朝奇案御史寻凶手

    结果甘氏仅在娘家待了三天,丈夫曾杰便催她回来。原来曾杰母亲的寿辰马上就要到了,甘氏如果待在娘家,他脸面上将会下不去。甘母也能理解女儿的难处,便安排儿子甘尚将女儿送回夫家。姐弟俩走到离曾家还有五里路时,突然被下人给追上了。原来甘母又犯病了,腹痛难忍。甘氏对弟弟说:“你先回去照顾母亲吧!这就剩下五里路了

  • 原创南宋名将用现代化武器作战,被英国人评为影响人类的重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最著名的战役,历史上真实的南宋军队,南宋的抗金名将著名战役

    李宝这人生卒年不详,年少无赖,有个外号叫“泼李三” 。李宝虽然出身农家,但是一点也不小家子气,重气节,有胆略。绍兴九年,在濮州聚众抗金,失败后,南下投奔岳飞,奉命以河北路统领忠义军马名义,潜回山东联络抗金义军。次年,金军背盟南下,李宝为配合岳飞反攻,在山东多次袭击金军,钳制了金朝南下之师。后从韩世忠

  • 明朝最可怕组织,锦衣卫和东西厂唯恐避之不及,官员见了先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明朝的皇帝很特殊,之所以手中权力十分大,即使是到了国家要灭亡的时候,皇帝依然有很大的权利可以抹杀权臣,没有一个人敢反对的,像魏忠贤权力如此大的人物也惧怕皇帝,可见明朝皇帝多么有手段了,利用锦衣卫专门监管京城的官员!随时上传民间真实情况,预防贪污腐化!东厂监管除京城之外的全国的官员!而西厂则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