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帐下两位大将,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将,另一人结局如何?

吕布帐下两位大将,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将,另一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31 更新时间:2024/1/24 10:15:04

后来虽然自己想独立山头,也有自己的强大的势力,但最终不得人心而被杀。吕布手下有两员大将,在他死后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将,另一人结局如何呢?

其中一名大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辽。《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记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

张辽是北方人,本是聂壹的后人,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姓张,他的出生地经常受到胡人的骚扰,从小就练就了一身本事,年纪轻轻就成为郡吏。

而后遇到并州刺史丁原的重用,被派去给何进征兵。何进后来被十常侍杀了之后,天下英雄群起,其中就有董卓一支部队,当董卓杀了十常侍之后,却又收买吕布杀了丁原。可以说,这个过程张辽就是一个看客,在吕布杀了丁原之后,张辽不但没有替丁原报仇,反而成为了吕布的下属。

但张辽只是表面上是吕布的下属,而实际上他的部队是独立存在的。《三国人物散论》:从史籍留下的记载,至少可以知道,在摆脱凉州军控制后逐渐形成的并州军事集团,包括了吕布、张辽、张杨等三支武装力量。

张杨的地盘在河内,与吕布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张辽虽然“以兵属吕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鲁相名义,在吕布军中仍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

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组合的并州军事集团,他们拥有强劲武装,先后取得一定地盘,成为当时重要的割据势力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张辽是十分有头脑之人,能够看得清当下的局势,占据对自己最有力的地形,避免授人以柄。

因此,在曹操杀了吕布之后,张辽便投降了曹操,曹操欣然接受,并且封官加爵。《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之后张辽随着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的战功,说明曹操也没有看错人,并且成为了曹操旗下五子良将之一。而吕布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却不是这么好运了,他的名字叫高顺

《英雄记》中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炼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

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我们可以看出高顺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并且非常善于带兵打仗,在吕布麾下立了不少的战功,并且还经常劝谏吕布,而吕布根本不听劝,也不重用他,可他仍然是毫无怨言。高顺对吕布可谓是忠心耿耿。

当吕布投降后,而高顺仍然是拒不投降的,曹操连劝说的意思都没有,与吕布一起砍了脑袋。《后汉书》:(吕)布及(陈)宫、(高)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

由此可以看出,张辽是一个会审时度势之人,能够看得清局势,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找到适合自己的老板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而高顺只是愚忠,虽然为人正直、骁勇善战,但目光短浅,对于这样的人,曹操也是不屑利用的,以高顺的愚忠,早晚都会起反叛之心,再以诚相待也是无济于事,留着肯定是祸患,只能杀而待之。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英雄记》《后汉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刘邦赏赐张良三万户,张良找来韩信:陛下要杀人,快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信和张良最后一段对话,张良访韩信完整版,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张良是个官二代,父亲和爷爷都担任过韩国相国。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后,张良离开韩国,散尽家财也要发誓报仇。虽然他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但也是唯一一个能全身而退的人。陈胜吴广起兵造反后,张良也趁机返秦,但无奈自身实力弱小,遇到了刘邦之后,发现刘邦是个可以辅佐的明君,便决定追随刘邦。这就不得不说张良确实拥

  • 曹植一生四次封侯,六次封王,曾发誓割下诸葛亮左耳,却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植几岁封侯,曹植何时被封王,曹植死因大揭秘

    相传,曹操过世后,曹丕害死汉献帝自己继位,成为皇帝,他登基之后对于曾经的经历十分记仇,由于父亲曹操特别宠爱他的弟弟曹植,曹丕的太子之位多次差点不保。因此,曹丕内心始终记恨于曹丕,他想方设法想要羞辱他、陷害他。于是,曹丕让曹植在大殿之中走七步,每走一步作一句诗,如果做不出来,就要砍头。他等着看弟弟的笑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下令三天找到,大臣着急,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死前3个秘密举动,秦始皇临死前的警告,秦始皇传位秘密

    秦始皇曾经就想出过一个损招,他想吃“公鸡蛋”,让臣子三天之内找回来,这位臣子知道,这是秦始皇想要收拾他的一种方式,不过,他年仅7岁的孙子还是巧妙化解了危难。诡异莫测的局势事情还要从公元前251年说起。那一年,秦昭王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成为了王后。在王后等人的撮合下,子楚被立为太子,之

  • 曹操在戏曲中被塑造成奸诈的“白脸”,真实的曹操又是怎么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脸曹操个人资料,京剧红脸的关公斗玉马白脸的曹操,曹操的各种形象

    编辑:钟毓《三国演义》作为古代的四大名著,深受读者欢迎,但是如果细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作者罗贯中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很有一些“贬曹捧刘”的嫌疑,很多对曹操的描述都与“三国志”中不相符,甚至这种偏差导致了很多戏曲都把曹操塑造成了“白脸”奸诈的形象,那么真实的曹操如果不像罗贯中文字中所描写的

  • 李斯深受秦始皇信赖,为何在秦始皇死后却把秦朝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历史秦始皇与李斯,秦朝李斯个人资料,李斯是如何奠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编辑:钟毓秦朝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结束了中原领土数百年的战乱纷争,也给之后的数十个朝代奠定了基础,毕竟秦朝是第一个帝制的王朝。而秦朝能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这与秦始皇的努力密不可分。虽然秦朝的发展和最终的大一统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那是秦国历代君主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历代君主把秦国变强大后并

  • 他是蜀汉的毒瘤,说赵云是反贼,坑死刘关张三人,孔明都未看破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能不能打过刘关张,刘关张与赵云的关系,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时期的历史基础上再创造,写出了一本旷世巨作,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为大家详细的描绘了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政权关系,也为我们呈现各种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论是料事如神、足智多谋,拥有大智慧的诸葛亮,还是忠义两全、勤政为民,拥有广阔胸襟的刘备,抑或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拥有乐观心性的张

  • 历史上曹操真的错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历史学家:杀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真杀了吕伯奢一家吗,通过曹操杀吕伯奢对曹操的评价,曹操为什么没杀吕伯奢

    《三国演义》对这段情节的叙述大致是这样的:曹操因为行刺董卓失败,慌忙跑路。逃亡路上被陈宫识破,扣押下来。陈宫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就决定弃官跟曹操一起回乡举事,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便决定留宿一夜。夜里曹操听见磨刀声,以为要害自己,便先发制人,杀了其家人。杀完之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宁教我负

  • 汉武帝听取了他的建议,随后击败了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第一次与匈奴作战,汉武帝击败匈奴了吗,汉武帝派哪两位大将击败匈奴

    我们知道,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汉人一直打不过匈奴人,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批名将,像李广啊,霍去病啊,卫青啊,帮汉朝打了个翻身仗。为什么名将会扎堆儿出现呢?最近,有专家拟文说,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背后的制度在起作用,这个制度就是“学习匈奴”。这个“学习匈奴”的制度,是一个叫晁错的人提出的,

  • 霸王项羽杀了1个王爷,400年后,王爷后代威震三国,害死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杀了多少名将,项羽到底有没有杀20万秦兵,项羽为何要杀20万俘虏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刘邦和项羽等各路豪强乘势而起,各霸一方争雄天下,合力把秦朝推翻后,马上开始为下一任皇帝人选进行殊死拼杀,轰轰烈烈的楚汉相争由此拉开序幕。楚汉争霸初期,霸王项羽勇力绝人,擅长用兵,无论实力和声望、占据的地盘,都远在刘邦之上,刘邦面对实力雄厚的项羽,全面处于下风,不得不韬光养晦,隐

  • 诸葛亮去世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结果他发现,刘禅根本就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临终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后刘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前刘禅说了啥

    说到可歌可泣的乱世三国,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借由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家也都更加熟悉和了解这段历史。再加上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大热,越来越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被搬上荧屏,三国历史再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说到三国之中的人物,大家都会提到诸葛亮,这位智谋超群、料事如神的蜀国军师。可以说,刘备在得到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