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周穆王征伐犬戎之战一无所获的尴尬教训

先秦:周穆王征伐犬戎之战一无所获的尴尬教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1/28 14:05:57

01犬戎

犬戎是上古时期就开始活动于我国西北一带的部族,他们可能是游牧民族,也可能是半农半牧民族,是华夏文明认定的西戎的一部分。早在夏代就有犬戎的记载,《竹书纪年》中记载,在夏朝第四代王“相”的第一年,夏王朝就进行了一次征伐犬戎(畎夷)的战争。此后犬戎就时不时地出现在史书上,商王朝与犬戎作过战,周文王与犬戎作过战,西周最后一代王周幽王也是死于与犬戎的战争。

犬戎与华夏纠缠了上千年,最后在战国时代才不见了犬戎的身影。而周穆王征伐犬戎只不过是华夏与犬戎众多征战中的一次而已。至于周穆王为什么要征伐犬戎,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周穆王一生征战颇多,很可能只是为了彰显周天子的强大或者犬戎的存在就是对西周的威胁。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犬戎邻近西周,又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周穆王想削弱或者消除犬戎的危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在出征之前,祭公谋父就对周穆王进行了劝谏。

02慎兵

祭公谋父第一句话就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先王总是用道德感召人,而不是总用武力来威慑人。强大的武力平时要收敛起来,只是偶尔展示一下强大的威力,这样才能有强大的震慑力。如果总是滥用武力,别人也就习以为常,不再畏服了。所以武力的使用要慎重,要少用,滥用的后果就是失去了威慑力。这样的思维就像一个人打拳的时候,拳打出去了也就没有了力量,只有缩回来的拳头才有强大的威慑力。

现代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不能轻易地滥用武力。武力没有使用的时候才对周围邻国有威慑力,一旦使用了,也就让人看破了手脚。所以动用武力的时候,一定要迅如疾雷,快速解决问题。不能拖泥带水,久拖不决。如果不能用武力迅速解决问题,那带来的危害比不使用武力要大得多。这就像现代的战略武器,不使用放在那里的时候才有强大的威慑力;战略武器一旦动用了,那就不是战略武器了。所以动用武力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一定要充分考虑可能的严重后果。

03战果

对于祭公谋父的劝谏周穆王并没有接受。虽然祭公谋父一再强调犬戎一直安分地按照礼制朝见周天子,并没有征伐犬戎的合理借口。而且犬戎的实力足以抵挡大军征伐,但周穆王还是决定要征伐犬戎。最后征伐的成果就是带回来了四只白狼,四只白鹿,此外一无所获。而且自此以后,不但犬戎不再朝见周天子,而且一些与犬戎地位类似的诸侯也不再朝见周天子,脱离了周天子的朝贡体系。《国语》用一句“自是荒服者不至”交代了征伐犬戎的严重后果。这相当于破坏了周王朝的统治根基,颠覆了自周武王建立大周所构建的朝贡统治秩序。

如果周穆王征伐犬戎能够取得大胜,还可以震慑各地诸侯,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周穆王惨不忍睹的战果告诉与犬戎类似的诸侯,大周的军力也就那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们完全可以抵挡住大周的攻击,所以什么天下共主,也就那样,自己没必要吓自己。至于周天子制定的朝贡秩序,自己没必要去遵守,反正周天子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于是大周的朝贡体系中就少了好大一部分。

04尾声

周穆王征伐犬戎,最后的结果大出周穆王的预料。不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动摇了自己的根基。本来大周麾下的强大武力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这次征伐的结果说明大周的武力没有那么可怕。缩回来的拳头才有力量,一旦打出去了,拳头到底有力无力别人一眼就能看透。所以《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对于武力的运用需要慎之又慎呀。

更多文章

  • 为前途韩信几次背主,带兵赢家却结局凄惨,只因功高盖主不知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韩信是不是最会带兵的人,韩信带兵有多厉害,韩信交出兵权的原因

    但是众所周知,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受到重用,而是当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郎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项羽的侍卫。时间一长韩信觉得升迁无望,所以就投靠了刘邦。但是韩信当时真的是升迁无望么?这点从韩信当时的职位就能看得出来,侍卫虽说没有什么明面上的权力,但其实在古代的军队中将领的贴身侍卫要比一般的千户官权力都要大的

  • 刘备东征孙权时,为何诸葛亮死活不跟随,13年前孔明就已道明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孙权刘备关系,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刘备后来还拥有了五虎上将等一些著名的勇猛将士。在公元219年和曹操大战汉中的时候,刘备获胜。但是在公元220年,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败走麦城,中了曹操和孙权的奸计,死在了临沮,因为关羽这个人一直都是忠义之人,宁可战死也不投降,所以最后死在了孙权的手上,而荆州又丢了,这彻底的激怒了刘备。在公元221

  • 魏,蜀相继称帝,为何远在南方的孙权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孙权在哪里登基称帝的,孙权为何称帝那么晚

    时隔一年,公元221年,蜀中刘备听闻曹丕已经称帝,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作为三分天下的孙权集团却在229年称帝,国号吴,为何同为天下三分之主,却称帝这么晚呢?历史上对于孙权登基时间晚,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不妨我们以上帝视角去分析下孙权这也是明智之举。其一:没有合理的登基理由曹氏家族虽然一直是挟天子

  • 赵云比关羽强?为何文丑大战赵云不分胜负,却被关羽三回合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为什么杀颜良文丑,文丑跟赵云大战为何被关羽秒杀,文丑和赵云的对决

    现如今许多的影视作品也是以这一时期作为背景、素材进行拍摄的,一些人也喜欢在闲暇时间观看这类影视作品打发时间,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最让人感到着迷的也许就是当时将领们之间的争锋与对决。不知道大家对于颜良这个人又有怎样的看法,我想提及到这个问题,一些人则会认为其身为袁绍阵营中才能最为出众的将领,下场确实极为凄

  • 魏延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其中暗示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给关羽的三个忠告,赵云魏延关羽蜀枪,魏延与诸葛亮有关系吗

    在正史中似乎诸葛亮五次北伐,也并没有让魏延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可是“五虎将”中最为心高气傲的关二哥,对魏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按说关羽都看不起黄忠,为何却对“叛将”魏延欣赏有加?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敕封五虎上将,并且将魏延封为镇北将军。公元219年彼时的刘备还未称帝时,安排汉中太守这个职位时,

  • 魏延屡次被刘备委以重任,为何诸葛亮却不信任他,原因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接受魏延的建议,诸葛亮为何重用了魏延,魏延有多怕诸葛亮

    首先,就要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描写的一个情形,那就是北伐后期,诸葛亮自知自己的命数,为了能坚持完成北伐大业,他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但是在严密部署的情况下,魏延却突然闯入他的帐中,破坏了七星灯的阵法,导致诸葛亮的谋算失败,从诸葛亮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那等同于害命,虽然这个故事出自演义,其中有很多作者的夸

  • 魏延的一位同乡,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在蜀汉后期执掌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正史魏延和诸葛亮关系,正史魏延真的是被诸葛亮打压吗,魏延是蜀汉的猛将

    于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时候,马谡果然在街亭之战中展现出自己纸上谈兵的一面,不仅失守街亭,更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功亏一篑。而除了马谡,就本文所要说的董厥,也是一位诸葛亮曾经非常器重的人才。诸葛亮开府治事,以董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不过,对于诸葛亮称赞的董厥,虽然在蜀汉后

  • 阿斗刘禅在位41年,能力不比诸葛亮差,为何被后人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为啥叫阿斗,阿斗刘禅的真实故事,阿斗与刘禅谁厉害

    后人多了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愚蠢至极,就连犹如神算的诸葛亮都辅佐他困难,更别说他日后执掌的天下了。其实真实的刘禅是这个样子的吗?依据真实的历史来说刘禅被人误解了,直到现在,后人还在嘲讽他觉得不堪一提,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个笑话。但刘禅出生于最冷血无情年代,他感受过战火的无情也感受过权力的

  • 赵云身为五虎大将,一生罕逢敌手,为何会败于夏侯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虎将赵云一生只打了一次败仗,赵云正史生平,赵云正史上唯一一场败战

    击败他的是夏侯楙(máo)!夏侯楙何许人也,究竟有何能耐,能击败无敌将军赵云呢?夏侯楙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时,死于老将黄忠之手,后来,夏侯楙过继给了独眼将军夏侯惇,长大之后,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得以拜将封侯。夏侯楙可谓春风得意,仕途坦荡,不过,夏侯楙的“风评”很差。魏延眼中的夏侯楙

  • 黄忠斩杀夏侯渊后,刘备说了9个字,让黄忠寒心,更让张飞痛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忠为何能斩杀夏侯渊,刘备如何评价黄忠斩夏侯渊,黄忠斩杀夏侯渊功劳有多大

    当时曹军和蜀军的对战可以说是最激烈的了,因为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争夺老大的欲望。由于“汉中”是曹操的地盘,所以他派了非常得力的一员猛将——夏侯渊驻守。原本夏侯渊是将汉中守护得非常稳定的,但是也耐不住有人暗中布好了局来挑衅呀。就在218年的时候,由于张松等将领的共同谋划之下,做好了充足的进攻汉中的准备。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