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是否真实存在?比文字遗址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终于发现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比文字遗址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终于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24 更新时间:2024/1/28 2:51:51

但就是这样一个承载华夏民族精神内涵的夏朝,走到现代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夏朝的存在、夏朝的真实性、夏朝的历史阶段,却遭到了普遍质疑与怀疑,进而否定夏朝历史的真实存在,认为夏朝只是一个传说、只是一个神话。

夏朝在中华历史阶段的确认,事关中华民族文明来源的重大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没有了夏朝的确认,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就缺少了历史载体,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中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现在唯一延绵不断的文化、文明的华夏民族,如果文明源头不能得以确认,文明产生的根源与历史不能得以确认,就会影响到整个独立文明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虽然现在中国历史界、考古界对夏朝历史还众说纷纷,难以有个明确的认证,但根据笔者的研究,夏朝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夏朝的文化、遗迹、民风仍然生龙活虎地活跃在中华大地上,是当地华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

“夏之兴也涂山”(《史记》)、“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在历史文献中对大禹治水唯一明确记载、并得以考古确认的淮河流域涂山地区,当地至今流传一种民间舞蹈——花鼓灯,是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纪念禹会诸侯的涂山庙会的主要内容。花鼓灯舞蹈也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是当地民间艺术的代表,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钟将将,淮水汤”“鼓钟喈喈,淮水湝湝” ,《诗经·小雅·鼓钟》中的这些诗句,正是记述公元前721年六月六日大禹诞辰日,在涂山之巅当地民众以花鼓灯锣鼓,纪念大禹的情景。可见花鼓灯舞蹈与花鼓灯锣鼓同大禹的密切关系,是破解大禹与夏朝历史的一把钥匙。那么,在民间花鼓灯舞蹈里,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夏朝的真实存在,证明花鼓灯正是来自于大禹、来自于夏朝,华夏文化在花鼓灯舞蹈里的具体体现呢?

在历史文化研究中,《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古同“花”;汉字“夏”字是中国人的最早的形象, 文言版《説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兩手;夊,兩足也。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普遍为人们认同。

“夏”字的各种古文异体字,大约有五十多种,形态各异,是所有汉字中异体字最多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夏朝甚至还没有被历史学界所确认,为什么“夏”字会有如此多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虽然形态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夏”字的象形都显示为跳舞的人。这也形成学术界一个共同认识,夏人就是一群喜欢跳舞的人。

如果我们把“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与涂山地区流传下来的花鼓灯舞蹈联系起来,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花鼓灯舞蹈就是大禹欢迎万国诸侯时的文艺舞蹈表演,花鼓灯的各种各具特色、特点鲜明的舞蹈动作,正是万国诸侯对花鼓灯舞蹈的不同印象,以此产生了流传下来的五十多种不同形态的“夏”字。这些舞蹈动作,就是让万国诸侯印象深刻的、对大禹夏朝的认识与憧憬。即使现代,人们也可以根据不同民族或地方所跳的舞蹈,来判断其所在的民族或区域,不仅是对国内少数民族还是世界的各民族,都可以做出一些基本判断或影响。

因此,大禹所在的夏朝时期,万国氏族部落,对夏朝的深刻印象,就是夏朝人所跳的舞蹈;对夏朝人舞蹈动作的刻画,就是对夏朝人的描述,成为“夏”字的来源,由此产生了五十多种“夏”字。

我们来看一些,舞蹈风格独特的花鼓灯舞蹈,有哪些舞蹈与“夏”字有着高度一致:

是不是一个手拿扇子头红花跳舞人呢

上面几幅舞蹈造型,哪种更能完整表现夏字呢

夏字表现在船上跳舞的人

这些夏字的造型就是一个跳舞的人

男女的舞蹈造型与夏字造型完全相同

花鼓灯独特造型的锣鼓,与夏字中的圆心完全相同

女子骑坐在男子的肩上,与夏字的造型完全一致

通过以上花鼓灯舞蹈动作与五十多个“夏”字字形的对比,你做为万国诸侯的一员,让你以几笔简单的笔画,刻画出来花鼓灯的动作特点,你会如刻画呢?相信每个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描述刻画,选择不同印象深刻的花鼓灯动作,产生不同对花鼓灯的动作刻画,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了。你还能像万国诸侯一样,用你的创造力创造出新的“夏”字吗?

花鼓灯舞蹈里,每个女子头饰所佩戴的大红花与花鼓灯的简称“花”,不正合乎“华”古同“花”的解释吗?花鼓灯舞蹈里那鲜艳的服饰、头饰,不正合乎“冕服采装曰华”“冕服华章曰华”的解释吗?

通过“禹会诸侯于涂山”地区的民间舞蹈花鼓灯,与“华”字、“夏”字的紧密关系,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夏朝不仅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而且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地一直生活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以其无穷的生命力影响着华夏地区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何一种文化与文明,不会凭空产生与消失,都有着其产生的土壤与根源,都会以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文化影响力。而花鼓灯舞蹈的流传至今,对破解夏朝历史的特殊意义,充分展现华夏文明的先进与高度,显示华夏文明的生命力与心力,无疑是任何其他枯燥、单调、呆板的文字、遗迹、金属货币所能体现的。花鼓灯舞蹈也成为活的文字“华”字与“夏”字,证明夏朝的真实存在。

更多文章

  • 黄飞虎听信崇黑虎之言,故意姗姗来迟,抢了姜子牙的神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飞虎为什么杀姜子牙,黄飞虎投奔西岐见姜子牙,姜子牙黄飞虎实力对比

    这可是个肥差呀,姜子牙虽然能力不出众,但手握封神榜,众神的命运皆在他一念之间。而他也的确存了私心,想给自己留个好的神位。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想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给自己。封神结束后,许多神仙就质问“玉皇大帝到底由谁来做?”姜子牙唐塞说:“不用急,自然有人。”这时,一个名叫“张友仁”的人跳出来说:“友仁在此

  •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北伐失去的大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败得有多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损失的大将

    关羽在战场上失去性命之后,刘备为了给他报仇,率领着70万大军袭击东吴,虽然诸葛亮多次劝说,但是他却拒不听从,遇到了对方的火烧连营,刘备被击败,70万大军死伤无数,蜀国元气大伤,在这场战争之后,刘备也受到了打击,甚至已经看到了蜀国覆灭的可能。诸葛亮深知刘备的心理,于是就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在了自己的身

  • 《三国》诸葛亮墓地至今无人知司马懿墓地被发掘却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找到诸葛亮的墓,司马懿穿女装戏弄诸葛亮,诸葛亮司马懿葬在哪里

    诸葛亮生前选墓地死后选位置司马懿生前交代子孙不要去拜祭他司马懿不愧为一个思虑周全之人,在他生前还特地交待子孙不要去拜祭他,他把自己埋得很深。司马懿的明智之举让他安静地躺了一千多年。活着的时候藏得深,死了把自己埋得更深。据说他的墓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发现的,而且还是一个农民下地的时候碰到地里硬物。于

  • 周瑜之才不在郭嘉之下,会被诸葛亮气死?周瑜真正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嘉庞统周瑜谁的死影响力大,周瑜诸葛亮郭嘉强度,周瑜和郭嘉谁死得早

    郭嘉的智谋确实令人感到敬佩,不仅让曹操坚定了自己能够打赢袁绍,并且还帮助曹操一举平定的北方诸郡,只是可惜在回军的路上不幸染病身亡。从而没能帮助曹操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曹操也正是因为少了郭嘉的辅佐,才导致在赤壁之战大败,并且叹息奉孝若在,何至于如此惨败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的出曹操

  • 汉末天下大乱,朝廷内外争斗不止,匈奴为何不趁此机会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末匈奴势力,匈奴美女照片,东汉末年的匈奴版图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西汉说起,汉武帝时期,匈奴被卫青和霍去病成功赶出了漠南草原,从此之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而且漠北苦寒之地曾经济发展不起来,因此匈奴人生存极其困难,再加上两汉时期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分裂,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东汉末期北匈奴更是被窦固、窦宪等人的几次大规模战役一路赶到欧洲方向。

  • 赵云一开始就跟随刘备,为何官职很低,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为啥不受刘备重用,赵云在正史中怎么归顺刘备的,赵云是何时加入刘备的

    有人说赵云是匹夫之勇的,有人说赵云没有战略眼光的,赵云在汉水的那个空营计,足够表现赵云的智了。还有,赵云懂得联吴抗曹,懂得以民为本,那就是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但现实中不可否认赵云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一、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草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

  • 三国蜀汉英雄的排名,存在着很多质疑,为何赵云会排在关羽之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关羽和赵云谁强,赵云为何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三国历史赵云和关羽谁厉害

    在三国这个大乱世中,出现了不少能征善战的英雄,虽然这些英雄武艺都十分的高强,但是把这些英雄放在一起相比较之后,还是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要说起三国时期在蜀汉的那些英雄排名,相信大家对这样的排名顺序都有一定的疑惑,就比如说为何骁勇善战的关羽怎么会排在赵云之后呢?其实对于英雄排名的顺序所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 一文了解中国姓氏的起源!秦始皇到底应该叫嬴政?还是秦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姓嬴还是赵,秦始皇是一开始就叫嬴政吗,秦始皇的原姓有哪些

    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可以说无论是褒是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划时代人物,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如今中国的大一统。然而现今人们在谈论他时都直称其名“羸政”。无论是讲历史,还是说故事,率皆如此,即使是辞书也是这样行文的。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角号码新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均于秦始皇

  •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在诸葛亮面前亮过几次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气周瑜分别哪3次,周瑜诸葛亮简历,既生瑜而何生亮下句

    在他还没有跟随刘备的时候,就已经有着很高的社会威望。刘备逃亡到荆州新野的时候,在从友人口中得知诸葛亮的能耐后,就想着让诸葛亮出山帮自己一把一起完成大业。刘备在多次拜访以后,诸葛亮最终答应出山助刘备一臂之力,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诸葛亮出山的同一年,曹操也请出了司马懿前来帮

  • 结盟安好不常有,利益收割才长久,孙权在汉中之战中的渔翁之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和孙权结盟犯的最大的错误,汉中之战孙权在干什么,汉中之战的时候孙权在干嘛呢

    这场战争相对三国时期那著名的三大战役比起来影响力小了很多,但是曹刘两大家族也算是拼尽全力了,主力军队纷纷参战名将勇兵也都投入其中。在汉末时期无疑也是一场规模浩大时间较长的战役了,然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在曹刘两家在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作为刘备的盟友孙权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那么孙权到底打了什么算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