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差点将秦始皇脑袋开瓢,后来得到一本奇书,学成后平定天下

此人差点将秦始皇脑袋开瓢,后来得到一本奇书,学成后平定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92 更新时间:2024/1/21 2:15:55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始皇帝是一个铁血的君王,似乎很多人都害怕他。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差点就给秦始皇脑袋开了瓢,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在多年后灭了秦国。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秦始皇嬴政的统一之路

前247年,13岁的秦王嬴政即王位,此后9年的时间他都无所作为,但却一直严于律己。当时,吕不韦把持朝政,还因此爆发了嫪毐之乱。

终于,公元前238年,已经22岁的秦王政,先后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嫪毐集团,将秦国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不断提高秦国的国力,使得秦国成为了当时军事、经济最强的国家。

后来,他又与文武百官商议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战略,即:“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其中,具体的措施便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与当年范睢的远交近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时代已经不一样,大秦统一天下的时代已经来临。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他的第一战就是韩。

期间,一共花费了10年的时间,截止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灭齐国后结束统一战争。同时,嬴政结束的还有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大秦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在文字、度量衡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总之就是两个字“统一”。说实话,这对其余六国百姓而言虽然有点苦恼,但对一个民族而言却是有着重大的贡献。

汉民族能够经历千年而不衰,各种民族不断融入其中,与始皇帝的“统一”二字有着很大的关系,它的这两个字促进了各民族、各国百姓的交流与融合。

不过,秦始皇虽然好,但在当时却依然有人视他为仇敌,尤其是六国贵族之人,张良便是其中之一,他甚至还曾设计刺杀过秦始皇嬴政。

张良刺杀秦始皇

根据历史的记载,张良出身于韩的贵族世家,他的祖父名叫张开地,曾连任韩三朝的宰相。父亲名叫张平,也是韩的二朝宰相,可以说张良的家族很“豪气”。

可惜的是,韩至张良所在的时代,已经是日路西山、岌岌可危了,果不其然在大秦的铁骑下,韩第一个灭亡,而张良也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多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当时的张良还是一个“愣头青”,不像后来那么沉稳。为了给家人报仇,也为了泄愤,他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准备刺杀秦始皇。

当时,张良为这个大力士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随即他便不断打听秦始皇东巡行踪。最终,他制定了也给计划,就是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埋伏。

大约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的车队来了,张良的计谋似乎即将得逞。然而,因为一件事情,使得他的阴谋落败。当时,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也就是秦始皇的座驾由6匹马来拉。

根据这个规定,张良的目标就是6匹马的座驾。可是,当秦始皇的车队来到他的伏击地点后,居然所有的座驾都是由4匹马,他根本就分不清哪一个是秦始皇。

眼见始皇帝的车队渐渐过去,张良也比较着急,随即他便找了一个比较奢华的座驾,让大力士将大铁锤扔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座驾立刻被大铁锤砸得四分五裂,里面的人也死了。

但秦始皇却没在其中,张良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逃命。也是张良命不该绝,虽然秦军不断追查他的下落,但张良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一本书改变了人生路

后来的一天,张良来到了沂水圯桥头,遇到了一个穿粗布短袍的老翁,此人便是黄石公。黄石公脱了鞋子扔到桥下面,让张良去捡,同时还让他给自己穿上。

张良虽然恼怒,但依然秉承着尊长的态度照做了,黄石公看他的人品还可以,便在五日后给了他一部书,这部书籍便是有名的《太公兵法》。

得到这部兵法后,张良大吃一惊,但很快他就沉下心来,并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每天都在研究这部书籍,最终使自己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秦朝末年、百姓苦不堪言,随着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响起,天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的统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隐藏多年的张良再度出山,并拉起了几千人马起义反秦。不过,张良的势力毕竟很小,后来便投靠了刘邦的汉军,成为了他的军师。

在灭秦方面,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很不错的策略。简单而言,战争并不一定靠打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当项羽兵困巨鹿的时候,刘邦却通过一场场的和谈、劝降,比项羽先一步到达关中,成为了关中王。

灭了秦国后,在楚汉争雄期间,张良又帮助刘邦摆脱了鸿门宴的危机,并在日后助他从巴蜀打回了关中。楚汉争雄末期,双方一度陷入僵持局面,张良又一次给刘邦出奇谋。

他让刘邦拿出“重诺”,许給英布、彭越等人重利,让这些人背叛项羽。果不其然,他们早就对项羽怀有不满,现在刘邦伸出橄榄枝,他们自然接住。

后来,项羽前有刘邦,后又有彭越、英布等人断粮道,兵败垂成、自刎乌江。可以说,刘邦能够第一个打入关中,同时又消灭项羽,张良居功至伟。

当然,张良的成功也离不开那本《太公兵法》,正是这本书让他从一个“莽撞小子”,变成了一个“沉稳军师”。由此可见,多读书还是有用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秦始皇为啥要杀荆轲,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能统一吗

    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势必会导致秦国内部大乱,出现权力断档。如此一来,其他诸侯国就有了更长的喘息时间,未必就一定不能翻盘。想要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不妨简单来回顾一下,在荆轲刺秦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当时的中原地区,到

  • 一个夜闯秦王爱妃寝宫,一个救了齐国国相,二人得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著名成语故事,秦国四个字成语故事,秦王爱妃

    齐国的田文正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被人称作薛文,薛公。田文平日里十分注重排场,养了很多门客,不管是贵族出身、亦或是贫贱出身,田文从来不在意门客的身份,据说养了数千人之多。这些门客中,不仅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也有鸡鸣狗盗之徒。让田文有些感慨的是,最后他被秦王软禁,也正是鸡鸣狗盗之徒成功将他救出

  • 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何谓春秋, 何为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周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东周春秋为什么叫战国,春秋和战国是不是属于东周

    [var1] 东周的开始就是春秋时期,关于春秋时期的划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也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53,也有的是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03年,但基本上都属于东周的前半期。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即位,与此同时诸侯国开始崛起,周朝实力已不足以控制他们

  •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武力称雄,为何发展却头重脚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与魏国谁厉害,三家分晋后赵国多大,赵国和魏国谁地位高

    拿人手短,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国力也衰微,为了勉强维持开支,也只能对于三家分晋之事,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韩、赵、魏三家正式加入到天下的角逐之中,战国时代开启。[var1] 三家自立门户,对于这三家之一的赵国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在秦国与魏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是他所必须面临的问

  • 秦国为啥能一统天下?考古专家:他们掌握了那个年代不该有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一统天下与武器的关系,秦国的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

    [var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到了后期,只剩下战国七雄。最后,以秦国统一天下,结束了二百多年混战的局面。秦国不是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也没有足够的地理优势,那么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呢?这到底是何缘故?秦国君主从秦穆公开始,便励精图治,试图逐鹿中原。秦穆公时期,秦国内部改革,实施法制,

  • 孔子是如何被高估神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是否被神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金言10句

    宋代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var1]今天更厉害,有人宣称“当今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孔子出来拯救”。孔子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还有甚者建议

  • 廉颇为何打秦国时唯唯诺诺,却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后面投靠秦国了吗,廉颇最后有没有去了秦国,廉颇在赵国厉害吗

    [var1]廉颇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他的知名度靠的居然不是他傲人的战绩,而是一出“负荆请罪”,甚至被写进了我国小学课本。但身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传奇远不止此。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讲讲发生在廉将军身上的神奇之处。有句话叫做“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其代表的是一些人充当“网络巨人”,但现

  • 此国春秋时期被灭,却在战国时代“奇迹生还”,名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各国被灭列表,春秋战国因为富裕被消灭的国家,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时期的国家

    晏子使楚的事情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小学课本上学习过,这里的晏子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晏婴,是一名齐国的政治家,帮助齐王进行国家的治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众多诸侯都在不断地争夺封地来建立自己的国家,有志之士也层出不穷。《史记》中就记载了晏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

  • 他是孔子的第75世孙,大发国难财,马寅初痛骂他,杜鲁门也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趣闻孔子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孔子和他的经典言论,孔子的弟子谁死得最惨

    [var1]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是海归精英,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孔祥熙因反清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如何对待六国遗民,灭六国的秦始皇是秦国的吗,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

    《古风五十九首》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创古人所未有的制度,所以他面临的问题是最多的。在他死后,有的人说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代暴君。在公元前207年,他所开创的一代帝国毁灭,有的人说他治国太过于残暴,就在“过秦论”当中,作者所表述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