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何谓春秋, 何为战国?

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何谓春秋, 何为战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2/5 17:58:54

[var1]

东周的开始就是春秋时期,关于春秋时期的划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也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53,也有的是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03年,但基本上都属于东周的前半期。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即位,与此同时诸侯国开始崛起,周朝实力已不足以控制他们,动乱爆发,周平王必须动迁保存实力,将国土让出,此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完全不能约束各位诸侯。群龙无首,征战不断,各位诸侯各怀野心,都想称霸。

在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登场,联合八个诸侯,征服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趁其皇位交接之时借机争霸,可惜没有保持多久,楚国后来居上,当时北方地区,晋文公也凭着自己深厚的国力,称霸众诸侯,还有同样厉害的秦穆公也同时登场。在春秋时期征战不断,王室军事力量的衰败是导致动荡的决定因素,穷兵黩武必将走向灭亡。

[var1]

战国时期比起春秋相对安稳一些,年年征战,已经出现势力鼎立的情况,中期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鼎立,各个诸侯国纷争变成七个国家的争霸,最终秦国一统天下,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

刚开始,魏国的国力强盛、势力强大,但一个国家的强大必定会遭受别的国家的嫉妒、排挤和不屑,秦国和齐国合力夹击,最终魏国战败,走向衰败。而秦国和齐国,因为变法的胜利,跃身成为大国,分别矗立于东西两边。

另一边,楚国通过国内变法成功在江南一带有了统治地位,赵国和韩国趁机攻打别的国家,周国内乱,民心不稳,他们就趁机煽风点火,将周国分裂成为两个小国家,再一点一点蚕食周国的土地,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在所有国家中,燕国最为弱小。

[var1]

名誉对于各国是十分重要的,谁都不愿意背上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名声,各国虽然都已经初具雏形,但碍于名誉,各国君主都没有独自称王。一直到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先称王,在公元前325年,以秦惠文王为首的称王掀起各个国家称王的热潮,而后燕、赵、韩、宋、中山等国家君主逐个称王。

一个强大的国家,绝不满足自己的强大,为了获取更多的势力,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开始拉拢周边的小国家,所以秦、齐、楚这三个强大国家的对立关系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峻,对立关系被推向历史高潮。

秦国虽然同时与多个国家对峙,但由于秦国本身是最强大的,并且联合国家关系并不是十分牢靠,所以秦国与其交战之时,基本上稳居上风,占领主导地位。先制服韩国、后破灭魏国、重创楚国、攻破巴蜀,只有齐国没有与强大的秦国起正面冲突,所以在东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主导地位。

[var1]

时间来到战国晚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混战愈发激烈,楚国首先背叛了合盟,转而与秦国联盟,没曾想遭受秦国的算计,被韩、赵、魏三国夹击,最终衰落。同时在另一边,虽然齐国联合韩国、魏国与秦国抗衡,奈何实力悬殊巨大,最终还是败给秦国汹涌的进攻。

公元前251年,赵国刚刚战败,此时的燕国想要偷袭,结果反而被赵国击破,原本的七个国家在数年战争之后,逐渐转变为秦国与剩下国家的对立。而秦国,在历经多次战事之后,其国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越发强大起来,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战国时期就此结束。

为何东周会划分春秋与战国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像这样长时间分裂的东周王朝是非常罕见的。整个东周,虽然历时500多年,但这段时间战争不断、纷争不停,东周王朝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只是挂了个名号而已。所以后人不愿称这段时期为东周,而是按照时代特点称作春秋与战国。

[var1]

不容忽视的是,无论如何划分春秋与战国,都会围绕着三国分晋,原因是此前后的社会形态不同。此前,虽然诸侯建立自己的小政权,但始终遵守周王朝的制度,但是此后,郡县制显世,加强权力为中央所统治,更能凝聚一个国家。

东周王朝的实力太弱,弱到大家忽视其制度,各个诸侯称王称霸,造成分裂的局面,所以大家更愿意称为春秋与战国时期,分裂的东周王朝是多方势力的较量,也让文化出现多元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国家纷纷变法,寻求治国之道。

参考资料:

《春秋典故》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武力称雄,为何发展却头重脚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与魏国谁厉害,三家分晋后赵国多大,赵国和魏国谁地位高

    拿人手短,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国力也衰微,为了勉强维持开支,也只能对于三家分晋之事,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韩、赵、魏三家正式加入到天下的角逐之中,战国时代开启。[var1] 三家自立门户,对于这三家之一的赵国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在秦国与魏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是他所必须面临的问

  • 秦国为啥能一统天下?考古专家:他们掌握了那个年代不该有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一统天下与武器的关系,秦国的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

    [var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到了后期,只剩下战国七雄。最后,以秦国统一天下,结束了二百多年混战的局面。秦国不是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也没有足够的地理优势,那么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呢?这到底是何缘故?秦国君主从秦穆公开始,便励精图治,试图逐鹿中原。秦穆公时期,秦国内部改革,实施法制,

  • 孔子是如何被高估神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是否被神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金言10句

    宋代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var1]今天更厉害,有人宣称“当今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孔子出来拯救”。孔子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还有甚者建议

  • 廉颇为何打秦国时唯唯诺诺,却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后面投靠秦国了吗,廉颇最后有没有去了秦国,廉颇在赵国厉害吗

    [var1]廉颇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他的知名度靠的居然不是他傲人的战绩,而是一出“负荆请罪”,甚至被写进了我国小学课本。但身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传奇远不止此。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讲讲发生在廉将军身上的神奇之处。有句话叫做“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其代表的是一些人充当“网络巨人”,但现

  • 此国春秋时期被灭,却在战国时代“奇迹生还”,名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各国被灭列表,春秋战国因为富裕被消灭的国家,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时期的国家

    晏子使楚的事情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小学课本上学习过,这里的晏子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晏婴,是一名齐国的政治家,帮助齐王进行国家的治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众多诸侯都在不断地争夺封地来建立自己的国家,有志之士也层出不穷。《史记》中就记载了晏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

  • 他是孔子的第75世孙,大发国难财,马寅初痛骂他,杜鲁门也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趣闻孔子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孔子和他的经典言论,孔子的弟子谁死得最惨

    [var1]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是海归精英,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孔祥熙因反清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如何对待六国遗民,灭六国的秦始皇是秦国的吗,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

    《古风五十九首》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创古人所未有的制度,所以他面临的问题是最多的。在他死后,有的人说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代暴君。在公元前207年,他所开创的一代帝国毁灭,有的人说他治国太过于残暴,就在“过秦论”当中,作者所表述的也

  • 不为人知的秦国水军,规模庞大战力强悍!为何秦危难时却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兵有多厉害,秦国大军简介,秦国后期最强大的军

    [var1]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在齐国和吴国之间爆发,不过虽说是大规模,当时两国也只是千余人的小股水上部队,当时吴国比较注重水师的发展,约有8000多人的水军,齐国也有近5千人。而当时水师最多的却是楚国,战国时伍子胥伐楚时,就曾击溃20万楚国水陆两师。魏国的精锐"武卒"中,也曾组建过

  • 屈原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为何始终对楚王忠心不二?真相颠覆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屈原为什么不当楚王,屈原为何宁死也不离开楚国,屈原为什么会被小人陷害

    [var1]屈原无疑是当时楚国在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具有特殊的感情关系(在诗篇中甚至流露出断袖之癖和对楚怀王单恋的倾向)。他在政治上抱负远大,试图复兴楚国,由楚国来统一天下。但是,从屈原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的心理上有严

  • 封神:轩辕坟三妖之千年狐妖恩州驿取代妲己的情节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封神中狐妖简介,女娲轩辕坟三妖最后去哪了,妲己和狐妖二人合体

    《武王伐纣平话》中的妲己 封神中妲己的原型是由两部小说借鉴过来的,一部是《武王伐纣平话》,一部是《春秋列国志传》。这两部小说中的妲己与封神中一样,都是被九尾狐占据了身体的傀儡。《武王伐纣平话》中的故事描述经常有缺漏的部分,有些情节连接不上。这里的苏护之女妲己在获嘉县驿馆休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在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