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武力称雄,为何发展却头重脚轻?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武力称雄,为何发展却头重脚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73 更新时间:2024/3/8 1:12:54

拿人手短,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国力也衰微,为了勉强维持开支,也只能对于三家分晋之事,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韩、赵、魏三家正式加入到天下的角逐之中,战国时代开

[var1]

三家自立门户,对于这三家之一的赵国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在秦国与魏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是他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情况下,赵国并没有像燕国,或者是楚国那样一直固守政治传统,甚至没有受原先的晋国太大的影响,而是走了一条只有它自己坚持走完的道路。

强之又强,赵国进行胡服骑射,完成军事实力的升级

赵国走了一条自己的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单纯进行军事实力提升的国家,它的确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军事实力完成升级。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的抗秦先锋,是后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国掰手腕的国家。

那么赵国既然可以变法,它为何偏偏就选择仅仅进行军事改革,而不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呢?

[var1]

赵国地处边缘地带,民风彪悍,军事变革阻力小

赵国地处边缘地带,长期与狄戎等游牧民族杂居战斗,养成了尚武好斗的民风。在赵国国内,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有了矛盾喜欢私斗,靠武力解决问题。就在这种大环境下,赵国需要进行变法图强,军事变革成为第一选择。

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的神来之笔

赵国的变法并不像魏国与秦国的变法一样,请专门的人来负责变法,国君负责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推进改革。赵武灵王是在与北方胡人的战斗中,发掘胡人的战斗特点之后进行的,他的本意就是师夷之技以制夷。

赵武灵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做了一个实验,看一下融合北方胡人作战特点的部队,是否会变得更加强悍。结果证明的确是如此,于是赵武灵王以结果为导向,继续推进改革的进行,从而将赵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加强。

[var1]

之所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赵国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赵武灵王本身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思想高度,他仅仅想解决眼前的事情,在成功之后,没能进一步对国家的其他地方进行改革。

时代潮流如此,赵国自然不会甘居人后

老大哥魏国率先变法,迎来了崛起。后来魏国跌落神坛,韩国、秦国也进行了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实力得到了加强。赵国自然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开始琢磨着怎么提高一下自己国家的实力。于是赵武灵王吸取胡人的作战经验,勇敢的应用于本国的士兵身上,这一点是中原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经过尝试,赵武灵王尝到了甜头,于是开始走向了穷兵黩武的路上。东征西讨,攻占娄烦,中山,占领大批的领土,赵国实力达到了顶峰。

[var1]

赵国发展为何头重脚轻

上文也提到了,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赵武灵王开始频繁的攻打周边的小国,开疆扩土本没有错,但是也引发了其他额外的隐患。

国内矛盾没有及时解决

赵国本身民风彪悍,多慷慨悲歌之人,长期与北部游牧民族杂居,国内矛盾比较尖锐。赵武灵王并没有通过这次改革解决国内的矛盾,而是不断的攻城略地。攻打下来的新领域无形中会再接收各国的国民,然后再次使得国内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领地越来越大,赵国也越来越臃肿,这是赵国得不到发展的一个原因,人心不齐。

[var1]

赵国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提升

赵国地处中原地带与北部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多山川与丘陵,耕地略少。因此赵国国内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而对国家比较重要的农耕没有得到加强,使得赵国在后期的发展中有点力不从心。赵国的耕种农具没有得到提升,耕地面积又不如其他国家,这就使得其在面对持久战争的时候,没办法赢得最后的胜利。

穷兵黩武,对外战争频繁,导致国内没有余粮

赵国频繁对外战争,能动手的尽量都不抄抄。虽然占领了大量的土地,但是这么多年的频繁战争使得国库内部没有足够的余粮来对抗天灾人祸。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应对突发的灾难与持久的战争时,没有足够的优势。

长平之战就是一个赵国综合国力不足导致后期乏力的集中体现,在于强国对战时,不单单比拼的前方军士的战斗力,更比拼的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赵国对上综合国力更胜一筹的秦国,于是两国在拖了长达三年之久后,赵国率先扛不住了,赵孝成王派上赵括主动出击,最终落入白起的埋伏圈,以四十万赵卒被灭而结束这场拉锯战。

自此赵国再无翻身之力,后面虽然在李牧的指挥下,打了几场胜仗,但是也属于强弩之末,苟延残喘而已。

[var1]

结语

赵国的发展有时代的特性,既有实力的彰显也有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如果赵武灵王没有被饿死,他可能会借着机会进行国内的改革,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自从赵武灵王死后,赵国就开始转攻为守,代代国君都在吃老本,最终赵国也被秦国灭掉。

更多文章

  • 秦国为啥能一统天下?考古专家:他们掌握了那个年代不该有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一统天下与武器的关系,秦国的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

    [var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到了后期,只剩下战国七雄。最后,以秦国统一天下,结束了二百多年混战的局面。秦国不是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也没有足够的地理优势,那么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呢?这到底是何缘故?秦国君主从秦穆公开始,便励精图治,试图逐鹿中原。秦穆公时期,秦国内部改革,实施法制,

  • 孔子是如何被高估神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是否被神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金言10句

    宋代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var1]今天更厉害,有人宣称“当今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孔子出来拯救”。孔子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还有甚者建议

  • 廉颇为何打秦国时唯唯诺诺,却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后面投靠秦国了吗,廉颇最后有没有去了秦国,廉颇在赵国厉害吗

    [var1]廉颇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他的知名度靠的居然不是他傲人的战绩,而是一出“负荆请罪”,甚至被写进了我国小学课本。但身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传奇远不止此。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讲讲发生在廉将军身上的神奇之处。有句话叫做“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其代表的是一些人充当“网络巨人”,但现

  • 此国春秋时期被灭,却在战国时代“奇迹生还”,名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各国被灭列表,春秋战国因为富裕被消灭的国家,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时期的国家

    晏子使楚的事情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小学课本上学习过,这里的晏子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晏婴,是一名齐国的政治家,帮助齐王进行国家的治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众多诸侯都在不断地争夺封地来建立自己的国家,有志之士也层出不穷。《史记》中就记载了晏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

  • 他是孔子的第75世孙,大发国难财,马寅初痛骂他,杜鲁门也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趣闻孔子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孔子和他的经典言论,孔子的弟子谁死得最惨

    [var1]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是海归精英,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孔祥熙因反清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如何对待六国遗民,灭六国的秦始皇是秦国的吗,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

    《古风五十九首》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创古人所未有的制度,所以他面临的问题是最多的。在他死后,有的人说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代暴君。在公元前207年,他所开创的一代帝国毁灭,有的人说他治国太过于残暴,就在“过秦论”当中,作者所表述的也

  • 不为人知的秦国水军,规模庞大战力强悍!为何秦危难时却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兵有多厉害,秦国大军简介,秦国后期最强大的军

    [var1]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在齐国和吴国之间爆发,不过虽说是大规模,当时两国也只是千余人的小股水上部队,当时吴国比较注重水师的发展,约有8000多人的水军,齐国也有近5千人。而当时水师最多的却是楚国,战国时伍子胥伐楚时,就曾击溃20万楚国水陆两师。魏国的精锐"武卒"中,也曾组建过

  • 屈原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为何始终对楚王忠心不二?真相颠覆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屈原为什么不当楚王,屈原为何宁死也不离开楚国,屈原为什么会被小人陷害

    [var1]屈原无疑是当时楚国在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具有特殊的感情关系(在诗篇中甚至流露出断袖之癖和对楚怀王单恋的倾向)。他在政治上抱负远大,试图复兴楚国,由楚国来统一天下。但是,从屈原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的心理上有严

  • 封神:轩辕坟三妖之千年狐妖恩州驿取代妲己的情节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封神中狐妖简介,女娲轩辕坟三妖最后去哪了,妲己和狐妖二人合体

    《武王伐纣平话》中的妲己 封神中妲己的原型是由两部小说借鉴过来的,一部是《武王伐纣平话》,一部是《春秋列国志传》。这两部小说中的妲己与封神中一样,都是被九尾狐占据了身体的傀儡。《武王伐纣平话》中的故事描述经常有缺漏的部分,有些情节连接不上。这里的苏护之女妲己在获嘉县驿馆休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在旁服

  • 项羽乌江自刎后,有5个人瓜分了他的尸体,这5人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兵败后在乌江什么地方自刎,项羽乌江自刎全过程,项羽乌江自刎后跟随他的5位名将

    项羽只对自己在乎的人低头,但是在面对其他人时,项羽的性格缺陷就暴露了出来。而他在性格的推动下,逐渐走向失败,最后在乌江自刎。项羽死后,有五个人瓜分了他的尸体。这五个人最后都如何了呢?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祖上是楚国贵族,他的家族在楚国的地位非常高,祖父和父亲都是楚国的高官,一家人为了楚国奉献了生命,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