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吹郭嘉捧曹操贬诸葛亮,难道这就是易中天的“萝卜史学”吗

吹郭嘉捧曹操贬诸葛亮,难道这就是易中天的“萝卜史学”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4/2/5 17:59:14

易中天是这样解释他的“萝卜史观”的:“第一、萝卜是极为常见、又深受百姓喜爱的蔬菜,‘萝卜史学’强调的就是像萝卜一样的草根性。我身为平民学者,就是要满足大众口味,将我对历史的感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观众分享。第二、萝卜有益健康,民间有‘萝卜上市百药藏’的说法,我希望通过我对历史的阐释,能促使观众更好地认识历史,有所受益。第三,萝卜的特点是荤素咸宜,生熟咸宜,既能煲烫,也能烧肉,还能生吃,而我对历史的讲解也是少长咸宜,雅俗共赏。”因此,易中天认准让“萝卜”为自己代言,“我宁愿大家都叫我‘大萝卜老师’。”

易中天是从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走红的,易中天说他讲"三国",是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视野,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以还原历史形象为旗号,将《三国演义》作为假想敌,对三国人物进行分析,说什么要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易中天认为,《三国演义》有一面可疑的旗帜:忠义;两颗有毒的药丸:伪善与权谋。易中天认为:“勾心斗角贯穿了《三国演义》的始终,尤其是在赤壁之战的前后。原本都是正人君子的周瑜和诸葛亮,也都变成了心怀鬼胎,一个“妒忌阴险”,另一个“奸刁险诈”,全无惺惺相惜、光明磊落可言。”易中天称,实际上,《三国演义》历久不衰,吸引人们百看不厌的只有8个字:心机,算计,权术,谋略。它们可以用于战场、官场、商场甚至情场,谁不想要?

易中天说《三国演义》有毒,他的“萝卜史学”有没有毒呢?

易中天说《三国演义》讲权谋,而他自己的《品三国》也是讲权谋,整整一部三国的勾心斗角史。用葛红兵的话说就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的“小人视角”——就是易中天自己都有所察觉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具体表现是他几乎把“三国”英杰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或心理动机都归结为对权力、欲望和利益的无膺追求。

易中天名义上是正说历史、正本清源,传播知识和真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娱乐大众庸俗史学,易中天的《品三国》既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不是陈寿的《三国志》,而是易中天嘴里的三国。

《三国演义》“拥刘贬曹”,易中天就“褒曹贬刘”。易中天有利于曹操的史料就说,不利于曹操的不说,不利于刘备的就讲,有利于刘备的不讲,历史材料完全为个人目的服务,篡改或裁剪原文、故意遗漏、偷换概念、主观臆造等等无所不用。成君忆当面说易中天为曹操辩护属于“无道德感”,以讲故事的方式伤害别人灵魂的学者“该下19层地狱”。曹操5次屠城,为了维护曹操的高大形象,易中天反而遮遮掩掩。

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诸葛亮的神化形象很不满意,对诸葛亮的评价,有这么十六个字:穷兵黩武,宽严皆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易中天猛吹郭嘉贬低诸葛亮,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而诸葛亮军事不行,诸葛亮出山时,“郭嘉碰巧在这一年死了,有关系吗?有。”,于是有人就喊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于是就有了夸张的“宇宙战神郭嘉”。

郭嘉只是曹操的一个参谋,军师祭酒,职位在军师之下,曹操的军师是荀攸。郭嘉善出奇谋,给曹操立功不少,但与诸葛亮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诸葛亮是统帅之才,郭嘉仅仅是一个谋士而已。

易中天认为诸葛亮军事不行,依据就是《三国志》,陈寿在史书中评价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唐太宗李世民曾说陈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诸葛亮的老对手是司马懿,而司马懿是晋朝的高祖宣皇帝,陈寿肯定有所忌惮。

司马懿称赞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司马懿在诸葛亮的挑战面前只有一招缩头乌龟坚守不出宁可穿女装也不出城迎战,一出城必败,所谓“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葛亮十年北伐,每次出兵只率领数万兵卒,却能来去自如,牢牢掌握战役主动权。不但克复武都、阴平两郡,击杀魏军名将张郃,王双,更令魏军统帅司马懿,坐拥中原九州之精锐,十余万大军,却坚守营垒,避不应战。

唐肃宗时期,朝廷官方设置武庙,以吕尚为武圣,张良为亚圣,诸葛亮与孙武吴起乐毅、司马穰苴、白起韩信、李靖、李勣等著名军事家同列“武庙十哲”。宋朝时对“武庙十哲”人选有所更易,而诸葛亮依旧位列其中。

杜牧在《注孙子序》中评点从西周至唐末的古今二十名将,也将诸葛亮名列其中,认为他们皆是“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之人。

易中天说诸葛亮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基本上就是一个笑话不值一驳。诸葛亮的治国之才有目共睹。

在很多人眼里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起来的。诸葛亮确实在《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了,借东风草船借箭无所不能锦囊妙计,鲁迅才说“多智而近妖乎”。其实在唐朝的时候诸葛亮的名声就很大了,杜甫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经过《三国演义》艺术演绎,诸葛亮已经变成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为国尽忠的文化内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成为政治家的历史标杆。易中天看不到历史大义,只看到微言小节而已。

易中天的“萝卜史学”本意就是以通俗的方式普及历史,可是通俗滑向了庸俗,变成了没有历史观的历史、没有人文理想的历史,只讲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君臣之间的背叛,兄弟之间的杀戮,国与国之间血腥争夺,缺乏历史的深刻和内涵。

更多文章

  • 晁错向汉景帝提出两个建议,被腰斩的一点都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景帝接受谁的建议下令杀晁错,汉景帝和晁错最后的对话,晁错和汉景帝第一次谈话

    腰斩,顾名思义,行刑者用巨斧将犯人拦腰砍断,由于人体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所以一时半会还不得死去,会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体会这种剧痛。最著名被腰斩的人,就要属李斯和方孝孺了,据说方孝孺被腰斩后,还可以以肘撑地爬行数米,让观者不寒而栗,毛骨悚然。腰斩之刑是在雍正年间被废除,起因是时任河南学政的俞鸿图,因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揭开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为啥打不过秦始皇,荆轲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历史上的荆轲现状

    从史书记载来看,荆轲是面对面进献地图,图穷则匕现,双方的距离触手可及。战国时期,人都是跪坐在地,而且秦王穿的还是宽袍大褂,袖子老宽那种,根据荆轲的设计,一只手抓住秦王袖子,一只手拿着匕首当胸就刺。刺不到要害不打紧,这匕首是淬过毒的,而且是见血封喉的剧毒,只要随随便便划个伤口,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秦始皇了

  • 秦始皇为什么可以兼并六国?这3件东西本不该出现在2000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能攻下六国,秦始皇靠什么灭六国

    第1样,我们要说的是铁路。说到“铁路”这两个字,一定会让大家眼前一亮,因为这明明是一样现代社会的运输工程,怎么会穿越到2000多年前呢?其实这里的铁路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铁路,也并不是为火车而用,这种铁路是由木头做的,具体来说应该称之为木轨。其具体的建造跟铁路非常相似,在当时是用作马车运输,因此在当

  • 公孙瓒帐下三大名将,刘备曹操各抢走一个,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曹操对话,公孙瓒和刘备什么关系,公孙瓒麾下十大猛将

    公孙瓒虽然出身贵族,但是母亲却是庶人,因此少时乃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但好在长大之后的公孙瓒面貌俊朗、声如洪钟,又才智过人、武艺超群,因此受到了当地太守赏识,被纳为了女婿,之后被举孝廉成为了辽东属国长史。曾经公孙瓒领十余骑兵在塞外巡逻之时,发现了几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便带领这十名骑兵冲入敌阵,一时之间有

  • 关羽为何不愿接受刘备册封?却常以曹操册封的“汉亭侯”自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投靠刘备之前是做什么的,刘备为什么不给兄弟关羽封侯,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封侯

    关羽原本是山西一个杀人犯,因为犯事了而到处逃窜。一天,在集市之上,关羽遇到了胸怀大志的刘备和同样重感情的张飞。他们不打不相识,随后一拍即合,成为了三国之中最亲近的异姓兄弟。从此,关羽和张飞便唯刘备马首是瞻。说到这里,大家都会非常的好奇,为什么关羽跟随刘备,却不接受刘备的册封?第一,当之无愧汉寿亭侯这

  • 庞统有何功绩能和诸葛亮齐名?这一点诸葛亮一辈子也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强,诸葛亮庞统谁的地位高,庞统诸葛亮比谁更厉害一些

    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最为出名,水镜先生司马徽更是说过这样一句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足以见两人过人之处,纵观历史全局诸葛亮确实为蜀国立下战功无数,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他是蜀汉第一人都不为过,然而庞统英年早逝,在刘备身边效力时间也短,如果论功绩庞统也没有啥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为何庞统能

  • 《大秦赋》:嬴政娶芈华堪称最强伏笔,这一步盘活了全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嬴政娶芈华和齐国公主了吗,嬴政第一次骑马看见芈华,芈华与嬴政相遇的bgm

    随着剧情的深入,嬴政也逐渐显露出帝王之气。嬴政终于要摊牌了,之前的软弱与不作为,原来都是他在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他一步步的将这一盘棋下活了。 嬴政做梦都想能够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如果要办成此事,务必要在赵姬与吕不韦手中拿回权力才行。赵姬本是歌女出身,对于军国大事,根本没有丝毫的掌控力度。赵姬将吕不韦

  • 为做帝王给女婿下毒,对亲生儿子下狠手,王莽有多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年,汉平帝刘衎做了王莽的女婿,两年后却被老丈人下毒。可怜刘衎的妻子15岁就做了寡妇。王莽犯了愁:女儿又年轻又漂亮,不应该当寡妇。都说虎毒不食子,可王莽却是个例外,神挡杀神,鬼子挡杀鬼子!王莽把女儿嫁给皇帝时,他只有一个目的:控制年轻的皇帝,听从自己发号施令。他也不关心女儿的幸福。为了篡夺汉朝

  • 此人差点将秦始皇脑袋开瓢,后来得到一本奇书,学成后平定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36个野史奇闻,关于秦始皇的奇书,秦始皇权谋故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始皇帝是一个铁血的君王,似乎很多人都害怕他。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差点就给秦始皇脑袋开了瓢,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在多年后灭了秦国。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秦始皇嬴政的统一之路前247年,13岁的秦王嬴政即王位,此后9年的时间他都无所作为,但却一直严于律己。当时,吕不韦把持

  • 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秦始皇为啥要杀荆轲,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能统一吗

    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势必会导致秦国内部大乱,出现权力断档。如此一来,其他诸侯国就有了更长的喘息时间,未必就一定不能翻盘。想要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不妨简单来回顾一下,在荆轲刺秦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当时的中原地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