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嬴政娶芈华堪称最强伏笔,这一步盘活了全局

《大秦赋》:嬴政娶芈华堪称最强伏笔,这一步盘活了全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4/1/18 12:42:57

随着剧情的深入,嬴政也逐渐显露出帝王之气。嬴政终于要摊牌了,之前的软弱与不作为,原来都是他在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他一步步的将这一盘棋下活了。

嬴政做梦都想能够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如果要办成此事,务必要在赵姬吕不韦手中拿回权力才行。赵姬本是歌女出身,对于军国大事,根本没有丝毫的掌控力度。赵姬将吕不韦当做娘俩的靠山,一度还想拉拢吕不韦常到后宫走动走动。

在这种情况下,吕不韦说什么,赵姬便附和什么,要想在他们手中拿回权力,难如登天。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处境,首先一点便是要打破这种平衡,除此之外,还要取得足够的支持。

找到了症结所在,嬴政便开始谋划此事。这件事难就难在,要根据全局的进展而走每一步,一旦走错,局势还会发生其他的变化。咸阳城有几方势力,以华阳太后为首的芈氏,以渭阳君为首的赢氏宗族,以吕不韦为首的相邦一族,之后又出现了以嫪毐为首的一方势力。

嫪毐这一方势力便是嬴政有意放出来,打破其中平衡的。嫪毐是最没有心机的一个人,这样的人,才不会讲究什么步步为营与如履薄冰,他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冲击各方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各自为政的几方势力,极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嫪毐。

而权力,也会以一个新的规则重新划分,这次切蛋糕的人,便成了嬴政。一心以天下大统为一心的嬴政,突然在面对儿女情长时,他心动了。在狩猎场偶遇芈华,之后得知芈华是芈的女儿,而芈启是何人?连赵姬都看得懂,芈华是华阳太后派来的,他为何看不懂呢?

于是,他用了两手拉得了芈氏的支持。其中一件事便是娶了芈华,这边给了华阳太后释放了一个信号,芈氏想要重新走向权力中心,他们就必须全力支持嬴政。除此之外,在成蛟被腰斩之后,嬴政前去探望祖母,哭得涕泪纵横,他声称自己是皇帝,但却没有能力阻止成蛟悲剧的发生,明明知道亲弟弟是无辜的,但却没有办法。

成蛟死后,华阳太后要想在秦国再次崛起,能够依仗的也只能是嬴政了,这从华阳太后与芈辰等人的谈话中就可以窥得。她多次表示,芈氏只能无条件支持嬴政。在芈华生了公子扶苏之后,华阳太后所代表的芈氏,便毅然决然的选择站在嬴政这一边。

渭阳君在朝堂怒怼嫪毐,差点将嫪毐与赵姬的丑事公布于众,为了制止渭阳君,嬴政砍下了渭阳君的右臂。不得不说,嬴政手段极其高明,他亲自探视渭阳君,在病床前忆苦思甜,将渭阳君之前的种种过往,悉数叙述了出来,所表达的感情很明确,那便是“你的功绩,寡人都会记得”,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嬴政用剑割掉了自己的头发。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渭阳君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战国时期的文化讲究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嬴政如此的作为感动得渭阳君眼泪汪汪。

当嬴政拉着渭阳君的手走出屋子时,渭阳君带头表态,赢氏宗族全力支持嬴政。此时嬴政已然取得了芈氏与赢氏的支持。

在嬴政行加冠礼期间,嫪毐果然还是没有忍住,他发动了叛乱。为嫪毐叛乱,似乎宣告着这场闹剧的结束。嬴政在去雍城之前,便预料到会有此事,从他的安排中,便可以窥得一二。

他将扶苏交给了冬儿,并且安排樊於期保护她俩。让芈辰去把手咸阳城的南门,如果嫪毐有异动,便立马点燃狼烟传递信息。除此之外,他还亲自请华阳太后去雍城观礼。嫪毐发动了叛乱,一切都在嬴政的掌握之中,芈辰守住了南门,传递了信号。

芈启等人带着嬴政亲手写的诏命,率领咸阳百姓共同抵抗嫪毐。嬴政并不是匆忙之间写的诏书,而是提前早已写好,由此可见,这是一场十拿九稳的歼灭战。嫪毐成功的担当了一个“搅屎棍”的角色,最终被嬴政收拾掉。

而通过此事,嬴政获得了芈氏的支持,宗族的支持,依靠嫪毐打击了吕不韦的势力,并且又成功的瓦解了嫪毐的势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从嬴政娶了芈华之后,变得不一样了。收获的芈氏的支持,稳住了赵姬,吕不韦等人。暗中扶持嫪毐搅动局面,最终联合芈氏与赢氏,收拾掉残局,处理赵姬与吕不韦,诛杀嫪毐。

一系列操作秀下来,令人眼花缭乱。而在嬴政的心中,或许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爱情之于他来说,只能当做生活中的调味品吧。

更多文章

  • 为做帝王给女婿下毒,对亲生儿子下狠手,王莽有多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年,汉平帝刘衎做了王莽的女婿,两年后却被老丈人下毒。可怜刘衎的妻子15岁就做了寡妇。王莽犯了愁:女儿又年轻又漂亮,不应该当寡妇。都说虎毒不食子,可王莽却是个例外,神挡杀神,鬼子挡杀鬼子!王莽把女儿嫁给皇帝时,他只有一个目的:控制年轻的皇帝,听从自己发号施令。他也不关心女儿的幸福。为了篡夺汉朝

  • 此人差点将秦始皇脑袋开瓢,后来得到一本奇书,学成后平定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36个野史奇闻,关于秦始皇的奇书,秦始皇权谋故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始皇帝是一个铁血的君王,似乎很多人都害怕他。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差点就给秦始皇脑袋开了瓢,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在多年后灭了秦国。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秦始皇嬴政的统一之路前247年,13岁的秦王嬴政即王位,此后9年的时间他都无所作为,但却一直严于律己。当时,吕不韦把持

  • 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秦始皇为啥要杀荆轲,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能统一吗

    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势必会导致秦国内部大乱,出现权力断档。如此一来,其他诸侯国就有了更长的喘息时间,未必就一定不能翻盘。想要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不妨简单来回顾一下,在荆轲刺秦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当时的中原地区,到

  • 一个夜闯秦王爱妃寝宫,一个救了齐国国相,二人得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著名成语故事,秦国四个字成语故事,秦王爱妃

    齐国的田文正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被人称作薛文,薛公。田文平日里十分注重排场,养了很多门客,不管是贵族出身、亦或是贫贱出身,田文从来不在意门客的身份,据说养了数千人之多。这些门客中,不仅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也有鸡鸣狗盗之徒。让田文有些感慨的是,最后他被秦王软禁,也正是鸡鸣狗盗之徒成功将他救出

  • 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何谓春秋, 何为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周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东周春秋为什么叫战国,春秋和战国是不是属于东周

    [var1] 东周的开始就是春秋时期,关于春秋时期的划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也有的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53,也有的是认为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03年,但基本上都属于东周的前半期。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即位,与此同时诸侯国开始崛起,周朝实力已不足以控制他们

  •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武力称雄,为何发展却头重脚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与魏国谁厉害,三家分晋后赵国多大,赵国和魏国谁地位高

    拿人手短,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国力也衰微,为了勉强维持开支,也只能对于三家分晋之事,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韩、赵、魏三家正式加入到天下的角逐之中,战国时代开启。[var1] 三家自立门户,对于这三家之一的赵国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在秦国与魏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是他所必须面临的问

  • 秦国为啥能一统天下?考古专家:他们掌握了那个年代不该有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一统天下与武器的关系,秦国的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

    [var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到了后期,只剩下战国七雄。最后,以秦国统一天下,结束了二百多年混战的局面。秦国不是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也没有足够的地理优势,那么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呢?这到底是何缘故?秦国君主从秦穆公开始,便励精图治,试图逐鹿中原。秦穆公时期,秦国内部改革,实施法制,

  • 孔子是如何被高估神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是否被神化,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金言10句

    宋代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var1]今天更厉害,有人宣称“当今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孔子出来拯救”。孔子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还有甚者建议

  • 廉颇为何打秦国时唯唯诺诺,却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后面投靠秦国了吗,廉颇最后有没有去了秦国,廉颇在赵国厉害吗

    [var1]廉颇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他的知名度靠的居然不是他傲人的战绩,而是一出“负荆请罪”,甚至被写进了我国小学课本。但身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传奇远不止此。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讲讲发生在廉将军身上的神奇之处。有句话叫做“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其代表的是一些人充当“网络巨人”,但现

  • 此国春秋时期被灭,却在战国时代“奇迹生还”,名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各国被灭列表,春秋战国因为富裕被消灭的国家,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时期的国家

    晏子使楚的事情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小学课本上学习过,这里的晏子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晏婴,是一名齐国的政治家,帮助齐王进行国家的治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众多诸侯都在不断地争夺封地来建立自己的国家,有志之士也层出不穷。《史记》中就记载了晏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