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精髓就在8个字,足以让一个人重生!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精髓就在8个字,足以让一个人重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00 更新时间:2024/1/20 23:00:29

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个层面,据说仅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另半个是曾国藩。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远播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了什么?精髓仅有8个字,足以让一个人重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千古完人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生而不凡富家子,鸿鹄之志存高远

这世间,似乎成功的人,从小就拥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王阳明也是如此。他的父亲龙山公,是当朝的状元;母亲郑氏,怀他十四个月,迟迟没有分娩。有一天,他的祖母梦到了天神降临,云中鼓吹间一位身披红袍的天仙,踩着紫云,怀中抱着一个孩子,甚至乖巧可爱。他的祖母一觉醒来之后,恍惚之间,便听到了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

家人高兴报喜大呼:老夫人,生了,生了!如此不寻常的出生经历,让人大呼神奇。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个吉兆。想着孩子既然是来自于云端,便给他取名了“王云”,而他居住的地方给起名为“瑞云楼”。如今,民间还流传着瑞云送子的传说。

奇怪的是,别人小孩三岁就已经能简单说话,王云到了五岁,还是个哑巴。小王云五岁那年,一位云游高僧摸着他的脑袋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就是说,“云”道破天机,说出了出生的秘密。于是祖父将他改名为王守仁。说也奇怪,改名后,王守仁竟然就开口说话了。后又因王守仁筑室阳明洞修炼,还创建阳明心学、阳明书院,所以世人多称他为王阳明。

明朝战乱频繁,外有夷狄入侵,内有盗贼叛乱,在年少的王阳明心中,对国家的前景深深担忧。他十二岁与老师探讨“天下何为第一等人”时,便立志成为圣贤;十五岁那年,为稳定边关建言献策,写了一封奏疏交给父亲,“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我愿出关,讨平鞑靼。”父亲把奏疏一扔,“书生乱说话是要杀头的”。王阳明恍然醒悟,实现救世济民的理想,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仕途坎坷多磨难,坚守良知苦作乐

王阳明的一生,踏实修学,秉持良知,与奸臣斗智,与叛贼斗勇与往圣斗学。彼时明朝在位皇帝昏庸,宦官当权,朝局混乱,太监刘瑾对反对自己的人大肆残害。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书得罪了刘瑾,被抓进锦衣卫大牢,廷杖四十后大难不死,被贬往贵州修文县龙场镇。可心狠手辣的刘瑾并没有打算放过他,派出杀手沿途追击。

王阳明走投无路,心生一计,营造出跳河自尽的假象,这才死里逃生。一路跋山涉水,抵达人烟稀少、遍地荆棘的西南贵州。那时的贵州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瘴气环绕、蚊虫不绝。忽然来到这片不毛之地,住在毒虫肆虐的山洞里,衣食无着,同伴们不堪忍受恶劣的生存环境,心理防线崩溃,不久就病倒了。这里与华灯初上、锦衣玉食的京城相差甚远,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

王阳明虽自小家境优渥,可他没有沮丧气馁,而是乐观地重新站起来,帮助同伴们恢复健康、排解寂寞,在这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增添了一抹色彩。身处穷乡僻壤,面对淳朴善良的民众,王阳明不仅垦地种粮,还积极帮助当地破除陈规陋习。村民们自发帮助他建起了一个茅草屋,大家伙终于有了栖息之所。不久,王阳明又在群山中觅得一处偏僻的钟乳洞,取名为“阳明小洞天”。他常常在洞中读书自省,钻习《易经》、写写文章。这种远离朝野、流连山间的生活,别有一番趣味。

山穷水尽疑无路,龙场悟道又逢生

一天王阳明在参悟中恍然顿悟,随即发狂般地欢呼雀跃起来,感觉就像云开雾散,豁然光明一样。王阳明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向外求理的方式是错误。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行状》《阳明先生年谱》中的原文是“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生物者误也。”龙场悟道之后,他开始在贵州当地讲学,名气渐大,还有人特意从湖南跑到贵州听他讲学。

龙场悟道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王阳明“圣人之志”在特定处境之下的喷薄迸发,他认为向内求索,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此也直接导致他与朱熹的向外“格物致知”之说分道扬镳。与朱熹学说的分离,同时也就是他自己以“本心”为核心理念的心学哲学体系建构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他贯彻一生的实践原理。

战功显赫遭诽谤,闲赋宣讲致良知

刘瑾被处死后,王阳明又被重新用,辗转被推荐去江西剿匪,没多久土匪都被他打怕了。正德十四年,就在他在江西、福建这一代清剿土匪的时候,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叛乱。王阳明一介文官,仅用35天,平定了宁王密谋10年的叛乱,用东拼西凑的几千人马,打败了了宁王率领的训练有素的十万精兵。王阳明旷世奇功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反倒为了皇帝的虚荣而献出战功,还因此而遭受了权臣的种种诬陷与诽谤。王阳明忍辱负重、潜心钻研,提出“致良知”说,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他的心学哲学。

明世宗继位以后,王阳明的功绩才得到了认可。王阳明的父亲去世,他回到家乡守孝,也因此而被朝廷“悬置”了起来,实际上即是“赋闲”在家。但王阳明不以为意,名满天下的他专注于办书院讲学,宣讲他的“致良知”说,给整个学术界带来了极大震动,“阳明心学”改变了中国思想史的整体格局及其发展方向。

嘉靖六年,朝廷忽又诏书数下,命王阳明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平叛乱。嘉靖七年,王阳明病逝于江西,享年五十七岁。生命中的最后七年,既是他的“致良知”学说获得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是他为国家人民利益而鞠躬尽瘁的最后阶段。

结语: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却是极为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的。龙场参悟,仅仅八字,却赋予了他绝境之中重生,思想之泉更生。这位饱经磨难的千古完人,磅礴的思想从弱小的身躯内迸发,突破了时代的禁锢,为古代中国立下一座哲学丰碑。龙场悟道,它宣示了心的力量。一个人,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的情形下,始终坚持良知,勇敢乐观,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向心灵深处搜索,就能找到宝藏,找到想要的一切,走出困境。

更多文章

  • 烽火戏诸侯中的褒姒真的是周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幽王在戏弄诸侯时褒姒为何要笑,烽火戏诸侯俘走褒姒之后干什么,周朝 褒姒

    《史记》是这样记载褒姒的出身的,褒姒幼年的时候被亲生父母狠心抛弃,后来被一位姓姒的人家收养了。后来,褒姒长大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4岁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周幽王看上了褒姒,把她娶到府上做了太子妃。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了孩子姬伯服。周幽王上位之后,就想把褒姒封为皇后,但是遭到了当时的

  • 苏妲己睡觉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欢,现在的女孩却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妲己被纣王吻死,苏妲己的什么癖好迷住了纣王,苏妲己跳舞把纣王迷倒

    一、影视之中多神话,脱离事实显浮夸在影视剧中我们对于商纣王有着很多的了解,他荒淫好色不仅在供奉有女娲娘娘的大殿之上,对女娲的神像亵渎,还毫无羞耻之心的在大殿里题写下一首淫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

  • 长平之战:秦赵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却不趁机攻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赵长平之战视频完整版,长平之战楚国怎么不攻秦,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

    其实楚国并非不想得渔翁之利,而是有着诸多限制。首先楚国实力不敌秦国,其次秦楚之战中,楚国多次战败,从心理上畏惧秦国,不敢肆意攻秦,最后楚国也无强有力的领导,一盘散沙难以积聚力量。[var1]首先,从实力方面讲,楚国确实无攻打秦国能力,即使秦国忙于长平之战。举一个例子,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曾邀请楚国国君

  • 秦国丞相李斯死得到底有多惨?身受九大酷刑,实在是惨不忍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死时用了多少酷刑,李斯为什么是死得最惨的丞相,李斯为什么遭受五种刑罚

    那么“具五刑,诛三族”到底是怎样的一系列刑罚,到底有多残酷呢?“诛三族”我们不多说,单说真正施刑在李斯本人身上的“具五刑”。“具五刑”按照时间划分,有奴隶社会具五刑和封建社会具五刑。而李斯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最初期,其受到的“具五刑”还是奴隶社会的“具五刑”。[var1]“具五刑”主要包括“黥、劓、刖

  • 长平之战时,如果赵国取得胜利,那赵国能不能一统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秦能统一六国,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统一,共七位国君不懈努力才完成的,这七位个个能力出众,其中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更是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昭襄王打赢了长

  • 太子丹和秦始皇儿时同为质子,宿命的对抗却发生在秦国深宫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与燕太子丹,太子丹刺杀秦始皇明智吗,秦始皇和太子丹的故事

    燕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儿时同为质子,一个却派人去刺杀对方,一个则直接灭了对方的国家,可谓是相爱相杀。跟所有影视剧的剧情相似,这对冤家最终还是在千秋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一段浓墨重彩,只是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只能任凭后人诉说。太子丹和嬴政年少之时,战国风云际会,最强之国乃是秦国,而相对次之的则是楚、赵两国。

  • 从养马立国到变法称王,再到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统天下的秦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一统天下视频纪录片

    一提起“秦”字,多数人就会想到一统天下的秦国和秦朝,一说到秦王,多数人只会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殊不知,秦国除了秦始皇,还有许多诸如秦非子、秦襄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较为杰出的君王,若没有他们为秦国打下良好基础,秦始皇嬴政纵有鬼神之谋,也终究无法统一天下。对此,汉代贾谊也在《

  • 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出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为什么瞧不起女子,女子拒绝和孔子坐一条船被骂千年,孔子看到一个受世人唾弃的女人

    [var1]他不仅创立了儒家思想,更重要的是他自身也是相当的正派之人,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引来了一些心思不正之人的刻意算计。曾有一位美女拒绝与孔子乘一车,而孔子的一句回答流传至今,而这位美女也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被后世人骂了2000多年。孔子创建儒派思想孔子年幼时的处境并不高,虽然是其出生于宋国贵族

  • 细数《三国演义》中的5大神弓,吕布的龙舌弓也仅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演义的吕布有多强,三国演义中的六大最强的弓,三国演义吕布武功大全

    但弓也有强弱之分,一般的士兵能拉开一石(1石=94斤)之弓就已经算是精锐了,故而有“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的说法,能开两石之弓的武将已是寥寥无几,传说岳飞能挽三百斤宋弓,已经堪称传奇了,而据说羊侃能拉开十二石(千斤)的弓,堪称古代第一的臂力牛人。好了,

  • 襄樊夷陵2战,刘备损失不过10万人,蜀汉为何元气大伤数年才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真有70万兵吗,正史刘备夷陵之战军力,刘备夷陵之战最惨烈的一次

    三国襄樊之战关羽损失3万多人,夷陵之战刘备损失4万人,加上孟达的上庸叛变,襄樊夷陵2战,蜀汉损失不过10万人,在此之前刘备还收了整个汉中,为何蜀汉会元气大伤,直到很多年后才恢复?汉中之战公元218年,汉中之战爆发,公元219年春天,曹操主动退出汉中争夺,撤兵回中原。曹操当然不会轻易把汉中让出去,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