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86 更新时间:2024/1/26 16:12:50

《清平乐》的播出,使得宋朝话题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宋代中国的明成就。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农民忍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那么宋代的税真的太高了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税率是高是低?

自先秦至晚清,因儒家轻敛薄赋思想的影响,历朝都采取低税率政策,十八世纪英国的税率是同时期中国的20倍。不能简单地说税率越低越好,明朝的税率很低,整个政府只能维持很小的规模,只能发挥非常简单的国家职能,别说提供公共品,就连给官员发的工资都非常低,连各衙门的办公用品,明政府都提供不了,只能向民间征收,相当于给了官员一个剥削老百姓的借口。

相比之下,宋朝的税收确实高一些,但是不是高到民不聊生的程度呢,这个可以从农民起义看出来。宋朝几乎没有爆发过因为税收太高而导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我们熟悉的水浒故事,梁山好汉中只有一个是农民,你知道是谁吗?看宋朝的财税结构,财政收入的大头其实来自工商税与专卖,农业税只占一小部分,不到30%。跟历朝历代不一样,历朝历代是农业税占大头,到70%以上。宋朝是反过来的。说宋朝重税、剥削百姓,我认为是不成立的。

网民对宋朝的另一个常见抨击是:宋朝农民起义次数最多,多达300多起(也有说是400多起的)。对此,我准备从三个角度作出辩解:

1、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估计将几十人、几百人的聚众闹事也计算进来。如果按这个统计口径,明王朝发生的民变少说也有上千起了。

2、宋朝有招安的政策,当时的民谣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种奇葩的政策肯定会激励民变的发生。这是宋代多民变的诱因之一,民变未必是出于民不聊生的原因。

3、宋王朝是历代王朝唯一一个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民变的朝代,发生的民变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旋起旋灭,包括著名的水浒梁山。没有爆发大规模民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宋代社会是一直保持正常运转的,没有死机,没有瘫痪,没有崩溃。

当然,宋朝的军事表现、保家卫国的力量是有问题的。这是另一个问题。

复旦大学的姜鹏老师也有分析。下面文字,转自@姜鹏_复旦的微博:

由于《清平乐》热播,宋朝又成了时髦话题,照例少不了反弹琵琶的声音。不少网友提出一个问题:宋朝是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最多的时代,可见老百姓还是活得很悲惨的,凭什么吹捧它是一个好的时候?这个切入点很正义,但我想提几个层面的看法:

一,不一定所有起义都是正义的,就像现在网络上那么多挑战主流观点、叫阵有司的热门言论,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是不?

二,史料记载农民起义次数最多,不等于事实上发生得最多,要考虑曝光率问题。其他时代爆发了而没被记载下的有多少呢?我们就无从而知了,这就是史料的有限性。而我们为什么能知道宋代有这么多农民起义(据统计有400多次,两宋加起来,算到崖山才320年)?不正是通过文人士大夫的记录吗?那么请问,除宋代之外,还有哪个时代,有那么多中高级精英真正关心着民瘼,记录着民生疾苦呢?其他时代民变少?也有士大夫们忙着歌功颂德,腾不出手来记录的原因在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要恭喜那些质疑宋代经济繁荣的网友,你们的思路其实很宋代的,和很多优秀的宋代士大夫一样关注民生。

三,320年里400次起义,可见都是小规模的。大家熟悉的方腊是为数不多较大规模的起义,但也不能和黄巢李自成比。那么多小规模的民变,说闹事就闹事了,其实恰恰说明宋代社会控制的疏松度,民间有一定的自由,不必都被逼到没生路了才汇合成农民起义的大洪流。

更多文章

  • 南直隶的徽州府,实际上是明朝中央直辖府,类似今天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徽州的认识,除了她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走出了著名的徽商,其他的可能就限于她是清王朝安徽布政使管理下的一个府了。的确如此,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改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后,徽州成为安徽治下的十个州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徽州隶属中央六部管辖,相当

  • 辛大仙: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丞相与宰相是同一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在位时的宰相有几位,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有何利弊

    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秦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注意,这里设置的是丞相,而并不是宰相。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这里的三公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非常大;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军事,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协助丞相。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人,这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朝历代中,每任皇帝都名留史册,有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 杯酒释兵权! 01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

  • 被父亲朱棣讨厌,登基仅10个月就去世,朱高炽凭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高炽如果死在朱棣前面,朱棣为何喜欢朱高炽,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在对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有着一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凡是能够被称为明君的人,都是十分优秀的存在,他们在登基之后,往往会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政治决定,而在这些君主的帮助之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明朝有这样一位仅仅在位十个月的皇帝,登基之前,他就成为了父亲朱棣所厌恶的皇子,

  • 蓝玉下场有多凄惨,朱元璋格外开恩之后,才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跟朱元璋的关系,蓝玉人皮最终去向,朱元璋对蓝玉好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大意就是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还能不犯点错呢?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即使是古代的天下之主,都曾犯下许多的错误,比如明朝时期的一代明君朱元璋,都有诸多缺点。在蓝玉一案中,就完全彰显出了朱元璋残暴的缺点,蓝玉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功臣,在开创明朝时期屡立战功,可即使如此也

  • 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年薪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包拯最高任过什么职位,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位

    有一首歌的歌词中有这么一句话: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面中间!这说的就是包青天包拯。包拯是一个黑脸形象,在他两眉之间,有一个月牙图案,在当时当地的群众有了冤情之后都会到包拯的府前击鼓喊冤。甚至看到他外出时,直接拦轿向他诉说冤情。不过也有人有疑问,包拯的官职放到现在,会是什么?包拯是宋朝人,他所处的开

  • 唐国强新剧《袁崇焕》引发网友讨论,他究竟是忠良将,还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崇焕2020唐国强,袁崇焕电影唐国强,唐国强袁崇焕上映时间

    袁崇焕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近四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参差有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欺世盗名、通敌卖国的汉奸小人。有人觉得他有岳飞一般的军事才干,也有人觉得他武功平平、难堪大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最终被皇帝处以极刑,死于非命,不禁引人唏嘘。有的人

  • 《大宋少年志》元仲辛王宽真是对好兄弟轮流背锅轮流撒狗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宋少年志王宽和元仲辛的友谊,大宋少年志王宽元仲辛虐心,大宋少年志元仲辛进牢是哪集

    作为元仲辛的好兄弟,七斋三精之一的王宽,在继元仲辛之后也背锅了。王宽、元仲辛与郡主顺利会和,大家以为安全了,结果王宽只是走开一会拿东西,小花便惨遭独毒手,而后云霓精神崩溃,认定一切是元仲辛、王宽所为,两倒霉兄弟一起背锅。接着王宽按照原定计划去牢里探望刘生,没有想到刘生已然遭毒手,又背了一口大锅,不仅

  • 朱元璋做了皇帝,两个发小前来讨官,为何一人被杀一人被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发小,朱元璋都杀了哪些元老,朱元璋的18位弟兄被谁杀了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布衣天子,他是濠州钟离人,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所以他的小名是重八,他的原生态家是非常穷的,穷到什么地步了?他自幼靠给地主家放牛填饱肚子,更为可怜的是,在一场瘟疫中,他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可是他家却穷到连埋葬的土地和棺材都没有,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一块地,他才将父母的尸体用破旧的衣

  • 中国的导演为何基本都不碰明朝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导演为何少碰明朝戏,明朝的历史剧为什么比较少,为什么很少拍和明朝有关的电影

    再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这些系列的连续剧相当于给观众科普了清朝历代皇帝的继位图。每年都有清宫剧开播,多则好几部,而且清宫剧还容易出爆款。从历史的角来说,清朝自1644年满人入关建立关内政权,再到1911年清朝被辛亥革命推翻,共267年,有十二位皇帝。明朝统治时间跟清朝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