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连中三元”的学霸欧阳修为何没能更进一步,成为那届科举状元?

“连中三元”的学霸欧阳修为何没能更进一步,成为那届科举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4/2/5 11:07:02

历朝历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妙笔生花的欧阳修在国子监举行的课业考试第一名,成为监元。随后又在开封府的解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中凭借锦绣文章斩获解元。第二年,解元加身的欧阳修在开封府参加省试(科举中的礼部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此次省试的主考官是当时的词坛宗师——晏殊。早在被任命为此次省试的主考之前,晏殊便毫不留情地抨击当时科举只重记忆背诵的弊端(“专取记诵,非取士之意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主张应注重考察学子在政事或经义方面的见解(“并试策问,参其所习,以较才识短长”——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此番被仁宗委以为国选才的重任,晏殊自然要将自己的取士思想在省试中加以应用。经过几天的斟酌,晏殊和其他考官最终将《司空掌舆地之图赋》定为此次省试的考题。

北宋名臣——晏殊

考试过后,在主持阅卷的时候,看到一份份不甚满意的答卷,作为主考的晏殊不住地摇了摇头。说实话,众考生成绩难入晏殊法眼着实不能怨这届他们能力不济,晏殊这个题目的难度是有点大。

一向对文章要求甚严的晏殊在看到一份考卷后却是赞赏非常。在这份考卷中,不仅明确指出了这道题出自《周礼·司空》,更重要的是文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坛领袖、朝廷大臣欧阳修

完成“连中三元”(迷你版)壮举的欧阳修自然是志得意满,甚至有点膨胀。在殿试的开始之前,欧阳修就已经觉得此次状元非自己莫属。为此他还特地定做了一件新袍子,打算自己高中状元之后再穿。

状元及第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

殿试前一晚,欧阳修的国子监同学拱辰在打闹之时非要穿上欧阳修准备的那件新袍子。穿上后王拱辰还戏谑道:“我穿上状元郎的袍子了。”

没想到,一句戏言竟成真。放榜那天,王拱辰名列魁首,而对状元志在必得的欧阳修却只名列第十四。虽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学霸”欧阳修来说无疑是考砸了。

殿试现场

据野史轶闻记载,欧阳修没能成为状元是因为晏殊等考官认为锋芒太露对年少的欧阳修不是好事,于是便建议仁宗不要将其列为状元。但我们要知道,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若皇帝看中了欧阳修的文章,想必欧阳修的状元之位是跑不掉的。所以,那些野史轶闻权当一乐,不可过分较真。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

那位“抢走”欧阳修状元郎头衔的王拱辰在殿试上也有一则轶事。当仁宗决定将王拱辰列为殿试头名时,王拱辰却拒而不受,直言自己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夺魁是因为前不久自己写过一模一样的文章,若因此被列为第一算不得真本事。

后人有的感佩王拱辰的诚信,有的则认为王拱辰此举实为沽名钓誉。但不管怎样,仁宗皇帝听后对他是大加赞赏,不光坚持将他列为状元,还赐名“拱辰”(王拱辰原名叫王拱寿)。

宋仁宗赵祯

欧阳修和王拱辰,一个对状元求而不得,一个却主动放弃,命运就这么捉弄了二人一下。更巧的是,二人后来更是一同成了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薛奎的乘龙快婿,但在庆历新政中,这对连襟却站在了不同阵营。当然了,那是后话。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搞不定起义军?关键是方法用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是如何控制军队的,明朝的军队是怎么建立的,明朝末年明军到底有多少

    与中国历史上的诸多起义事件相比,明朝末年的起义规模在开始阶段并不算大。朝廷最初的征讨也颇为有力,比如王自用、高迎祥等起义军首领相继被剿灭。按理说,当时朝廷完全有能力彻底将起义军扼杀在起步阶段。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起义军越剿越多,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这才推翻了大明王朝。那么造成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

  • 清平乐带火了“珍珠妆”,宋朝流行这样的首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平乐中的宋朝服饰太美了,清平乐珍珠妆清晰图,清平乐宋朝女子图鉴

    这是正午阳光继《琅琊榜》、《知否》之后,又一部高质量的古装大戏。这部剧高度还原了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人文美学,看惯了唐、明、清的朝代剧,感受一下宋朝的美学反而觉得耳目一新,是典型的中式美。定档海报水平就很高,为了使宋朝韵味更足,设计师特意将宋代名画作为背景,融合人物的关系,可谓巧妙。除了剧情十分吸引人之

  • 还历史一个真相:明朝276年最大谣言,忠贤不死,大明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亡吗,明朝灭亡后一忠臣誓死不降,明朝那些事解说明朝灭亡的原因

    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魏忠贤,大明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他英勇抗击外族入侵,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一心一意地为明朝发展做贡献。而崇祯皇帝不识货,开除了这位国家的好太监,最终导致大明有限公司关门大吉,自己也在煤山上吊,所以说,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本着存在即合理的观念,网上很多朋友都对此深信不疑,

  • 朱元璋的口号是恢复汉人的天下,做皇帝后,怎么没人叫他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提出的口号,明太祖朱元璋是民族英雄吗,朱元璋的国策是什么

    画像民族英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呼,其实只要是捍卫本民族利益,并为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几个,岳飞,戚继光等人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这是其中两个名声比较响的,其实呢他们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朱元璋没有被算成民族英雄,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呢?元朝之前是宋,他们

  • 朱棣攻打南京,各地藩王为何不起兵勤王?这3个原因道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何朱棣打下南京后无人反抗,朱棣如何攻克南京的,朱棣为什么攻打南京

    晋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有的朝代产生是因为内部的变乱,比如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就是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夺取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属于武则天政权的周朝,虽然这个朝代很短,但是它也确实是存在过的。我国虽然朝代在不断的更迭,但是我国的文化等却一直没有断代,因此我国的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古就流传

  • 明朝领先世界的五项发明,各个超脱时代,如果明没亡历史无法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十大重大发明,你认为明朝有什么发明,中国明朝及以前的发明

    石油井第一个发明就是,水地雷。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当时并没有很多的人关注,因为他的作用在当时似乎并不是非常的大,但是明朝的这个水底的地雷可是非常的先进,也是大明第一个发明的,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个东西大量的放在水里,如果对方不知情贸然闯进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能左右不了战局但是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这第

  • 国破山河在!睢阳保卫战的张巡,被誉为唐代岳飞,曾“守一城,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巡睢阳之战,张巡死守睢阳完整版,张巡守的睢阳是现在的哪里

    作者/李青友首发/文化影响力 说张巡是大唐名将,实在有所拘囿。古代没有专门的军校,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精通文事,从而精通吏事,也就精通了人事、政事和军事。将相本全才,文武都不分。这在张巡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河南邓州,张巡故里碑。图源/网络《新唐书》记载,张巡是邓州南阳人。在灿若繁星的南阳历史名

  • 宁远:努尔哈赤的伤心地,袁崇焕的快意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宁远袁崇焕,袁崇焕时期的宁远是哪里,宁远大捷之后袁崇焕被捧上了

    努尔哈赤像1622年(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天命汗大败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夺取了明辽西重镇广宁。明朝廷惩处了熊廷弼、王化贞后,委任天启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为辽东经略。孙承宗起用了袁崇焕。随之,袁崇焕与天命汗激战于宁远。一、清太祖志在必得,发威宁远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

  • 牛人曹吉祥:拥立明英宗二次继位,晚年竟公然带人进攻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英宗太监曹吉祥,曹吉祥个人简历,曹吉祥博士

    曹吉祥,如果光看着三个字,确实吉祥满满。然而,对于明英宗朝的官员来说,此人却一点儿也不吉祥。曹吉祥,河北滦州人,曾是大太监王振门下的一个小跟班。他一直眼巴巴看着王振威风八面。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敢于赌命的人。曹吉祥就是个敢于赌命的家伙。正统十四年,明朝与瓦剌交战,引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了

  • 金国两支王牌骑兵,灭掉辽国和北宋,被岳飞一战打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把金国打得有多惨,岳飞灭金国,岳飞对金国最经典的战役

    宋朝期间,金军凭借强大的骑兵部队屡次入侵中原,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拐子马和铁浮图这两支骑兵了。拐子马是对金军主力左右两翼精锐骑兵的统称,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士兵都是精于骑射的勇士,战马也是上等好马,作战时每名士兵一般配备两匹战马,以保证强大的机动性。另外和普通骑兵不同,拐子马不论是士兵和战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