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经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后来也成功了,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没有战死,更没有选择自杀,他带着为数不多的王族和一部分军队回了蒙古高原,有趣的是他在明朝军队的追击之下,惶惶不可终日,两年之后便过世了,从这开始蒙古王族便一代不如一代,渐渐没落了。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的功绩,元顺帝走的时候只带走了少数人,有很多蒙古族人都没逃成,尤其是女性,他们都滞留在了中原,这些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这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元朝贵族统治中原之时,汉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蒙古女人是不能嫁给汉人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会如何对待他们呢?在这就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格局很大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好理解,简单的解释就是,如果愿意做臣民,那就好好生活吧,不会特殊对待他们。由于滞留下的蒙古女人太多,朱元璋想了一招,那就是蒙古女人必须嫁汉人,否则100军棍,说白了就是不嫁就死。
蒙古人有个规矩,如果兄长去世了,弟弟就可以娶嫂子,这个制度直接被朱元璋给废除,规定蒙古女子必须穿汉衣,语言要统一,姓氏也要简化成汉人的姓氏,并且丈夫是汉人,这样下来,其实没有多久就完成了同化。不得不说朱元璋这样的措施废除有效,总得来说,朱元璋对她们真的非常好,在明朝,嫁给汉人是更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朱爽的正妃便是蒙古族,朱元璋的思想是很开明的,他不仅鼓励民间这样做,自己也以身作则,让儿子娶了滞留的蒙古女子。至于那些拒绝同化的人,幸运的跑了,没跑成的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一百军棍下去,几乎没人能硬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