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中对》虽好但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是诸葛亮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隆中对》虽好但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是诸葛亮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1/16 13:04:05

纵观三国历史,蜀汉帝国能有如此成就都离不开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计策,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只有区区新野小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平定巴蜀汉中和半个荆州与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分庭抗衡。从战略角度出发《隆中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天下匡扶汉室,可是最终结局却不尽人意,到底是《隆中对》计策出了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缘由,为何《隆中对》无法让刘备统一天下,是诸葛亮能力不行还是别的原因。

《隆中对》的计划

首先我们从隆中对的计划分析,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如若想统一天下必须要完成这三个步骤,第一点就是要占据益州和荆州,第二点就是结盟孙权,第三点则是从益州和荆州率领大将兵分两路北伐曹魏。

从历史的进程和结果来看,前两点确实让刘备受益良多,因为曹操南下赤壁之战的契机,让刘备有机会和孙权结盟共同抗击曹操,不仅如此,在盟军的基础上刘备军才有机会偷得荆州三郡,至此有了战略根据地。

后来在庞统的加盟下,以及在荆州的养兵发展下开始对巴蜀益州展开了攻势,虽然庞统不幸战死沙场,但是刘备也夺得了益州和汉中,蜀汉帝国也就此形成。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夸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刘备改变了人生,然而《隆中对》的第三点却成为了许多人争议的地方。

益州荆州兵分两路北伐曹魏,从计策上来看确实不错,但是从实际上考虑的话就有点想当然了,打战不仅仅打的是兵力也打的是经济实力,虽然刘备占据了益州和半个荆州,但是和曹操相比实力还是差距悬殊,经济不如曹魏,军力也不如曹魏,在此基础上兵分两路确实有点以卵击石,因为在历史上这个战略因为关羽丢了荆州没有实施,所以我这里只能从两国实力上去分析优劣,具体成果究竟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隆中对》的实施

《隆中对》计策虽好,但是有很明显的缺陷就是用人不善,好的计划必须要有好的实施者才能成功。诸葛亮因为两人毁了自己的棋盘,其中之一就刘备,另一个则是关羽。从庞统的入川的计划来看,庞统是希望刘备能借刘璋借战之名去暗杀刘璋,然而因为刘备的“仁慈”、优柔寡断导致蜀军错失了绝佳良机,不仅如此刘备在益州混吃混喝了整整一年,不仅耽误了战略计划,也给了曹操赤壁战败喘息的机会,最终虽然拿下益州,但是庞统也因此丧命。

第一点的入川计划因为刘备的寡断丧失了顶级军师,第二点结盟孙权和北伐计划则彻底被关羽和刘备打乱,因为益州和汉中的连连告捷,镇守荆州的关羽便开始急于建功,不顾阻拦向樊城发起进攻最终丢失了荆州,蝴蝶效应下刘备攻打东吴最终夷陵大败,至此孙刘联盟和荆州荡然无存,诸葛亮的隆中计划也彻底泡汤,如果诸葛亮能给刘备做好心理建设,重新调兵遣将,派关羽守汉中,让魏延守荆州想必结果就大大不同,因为关羽的冲动最终破坏了隆重计划也是诸葛亮的败因,好的决策没有好的实施者自然不会成功。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得军心才能打胜仗,跟诸葛亮学如何才能得军心!换位思考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大破魏兵感悟,诸葛亮用兵策略,诸葛亮用兵技巧口诀

    一、对手是司马懿,自己军中又有八万人面临退役魏军中,司马懿已亲率大军直奔祁山了,而此刻,诸葛亮的营中,将领们还在为一件事情费尽了口舌。眼看着魏军三十余万大军连营数里,气势磅礴,而己方却有八万士兵面临退役!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延迟这八万老兵退役,等打完这一仗再好好犒劳他们。这种言论看似大义凛然,被迫

  •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称帝到死多少年,刘邦在称帝后有什么历史事件,刘邦为什么50岁后称帝

    封建时期,皇帝是九五至尊,就算是长辈见到皇帝也需要行礼参拜。尽管这合乎君臣之礼,但是却始终有些不妥。这条“任何人见到天子都必须下跪的礼仪”在汉朝初期被废止,作出这个举动的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大多数人对于刘邦的印象都来源于《史记》,

  • 秦始皇为何49岁就死了?他生前爱吃的“元水”,史书都不好下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一生的真实事件,秦始皇死在河北为啥要葬在陕西

    秦始皇,名嬴政,22岁亲理朝政后,短短17年时间统一六国,在李白的诗中是这样形容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度量衡、建造长城、铸造兵器、为了保证军姿运送及时修建铁路,种种来看秦始皇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实力使然。但除了这些外,秦始

  • 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历史上杀华佗了吗,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

  • 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放如今是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身长九尺现实身长多少,历史上真正的关羽身高,关羽身高九尺放到现在有多高

    阅读历史书籍就会发现古人动不动就说七尺男儿,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这个“七尺”都没有概念,不知道所谓的七尺男儿究竟有多高。其实,如果要用现代的单位去计算七尺,应该是2.3米。而《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身长九尺,大概就是在三米。很显然,古人的尺子与如今的不一样。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

  • 刘邦做皇帝后,每日都给父亲送去一种“美食”,其父求饶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当皇帝后怎么封赏他的兄弟,刘邦烹食其父典故

    刘邦从小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也不事生产,是沛县有名的泼皮无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有三个儿子,刘邦排行第三。大哥和二哥都勤劳踏实,在家务农种地,到年纪就娶妻生子,按照中国传统家庭的节奏安排着人生。这样的做法,对父母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而刘邦就不同,不但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种地,还经常与沛县的三教九流混在

  • 刘备临终前为何告诫军师:“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子龙和刘备相遇,历史上刘备为什么不喜欢赵子龙

    历史上三国时代人性光辉最为突出,天下进入了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当中包含了:忠、义、孝、礼等。三国时期可谓是高手云集,因为失误遭遇了“夷陵之败”最终病死在白帝城,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子龙不可重用。”要清楚赵云是对刘备最忠诚的大将之一。那么为什么在临终之时,告诫

  •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没有开发挖掘, 只因这三个原因, 项羽都因他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挖开过秦始皇陵吗,刘邦为何没有破坏秦始皇陵墓,秦始皇帝陵不是被项羽挖出来了吗

    第一、历史上各种各样关于秦始皇陵的传说诅咒机关让人望而却步。盗墓这一行当从古代就有了,所以秦始皇一定会下大功夫防止这些盗墓人,召集当时著名的能工巧匠、奇人异士、交给心腹花很多心血去建筑秦始皇陵。地宫里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还有各种巧妙厉害可以杀人的机关,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当然除了这些更让人们

  • 秦始皇病死沙丘前便天降三大异象,始皇帝死而地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死在沙丘的原因,秦始皇死前三大怪异事,秦始皇的沙丘

    第一件就是“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荧惑守心”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的古代把“火星”叫做“荧惑”,二十八宿中之“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上的“天蝎座”,主要是3颗星组成。当火星运行至

  • 赤兔化龙、的卢妨主、绝影无影,哪匹才是三国最影响格局的战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第一马,这“马中佼佼者,赤兔胭脂兽”必定当之无愧,你可以不了解三国,但你一定听说过“赤兔”。关于赤兔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虽说只有短短七个字, 但是能够名载史册对于一匹马而言已经算是最高荣誉了。而在演义中对赤兔马的描述更是奇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