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手下谋臣虽然很多,但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袁绍手下谋臣虽然很多,但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4:19:50

作为三国前期的北方霸主,坐拥四州的袁绍实力不容小觑。袁绍手下,说是兵精粮足,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一点不为过。在袁绍手中,名将有河北双雄、河北四庭柱等等,而谋臣一样也不少。在袁绍手中,出名的谋士非常之多,个个看起来能力非凡。但从这些谋士的表现来看,不得不说,袁绍手下的谋臣虽然很多,但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袁绍

在袁绍刚刚消灭公孙瓒不久,刘备向袁绍告急求救。由于实力强大,加上骄傲异常,袁绍倾向于出兵灭曹。从袁绍的角度来看,消灭曹操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但如何执行却是一个问题。一向多谋少决的袁绍,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谋士们。

曹操

在是否立马和曹操决战的问题上,袁绍的谋士分为两派。郭图审配许攸都主张和曹操决战,免得曹操逐渐壮大起来。而且这三个人还特别能蛊惑袁绍,对袁绍的实力一番吹捧,本就自信满满的袁绍在他们的鼓励下更加的忘乎所以。别的暂且不提,就说在对曹作战的战略上,这三个谋臣就过于急功近利,所他们都不靠谱一点都不冤枉他们。

当然,如果仅仅以这个事情就来说他们完全不靠谱,估计这些人也不会信服。首先说说郭图,郭图在袁绍手下并不是最受信任之人,但却总能出一些馊主意。在袁曹大战中,关羽斩杀了颜良,郭图便劝说袁绍斩杀刘备,逼走了一个理性的手下。后来曹操偷袭乌巢,又献计围魏救赵,结果白白把张郃高览两位名将送给了曹操。郭图虽然忠心可嘉,实力确实不咋地。

许攸

再来说说审配,审配在袁曹大战中也没发挥太大的作用,虽然力劝袁绍打曹操,却在战争发生后献计屡败。后来袁绍病死,审配不遵从封建时代立长不立幼的金牌定律,支持立袁绍次子继承地位。引发了袁绍两个儿子互相争夺,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也难怪被荀彧评价“专而无谋”,不过好歹比较忠心,但明显也不算靠谱。

最后来说说许攸,从许攸的种种行为来看,许攸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在献计不被采纳以后,立马就背叛自己的主公,这节操令人鄙视。虽然帮助曹操献出了宝贵的偷袭乌巢之计,但这并不能算许攸有多厉害,而是叛徒罢了。后来竟然居功自傲,惹来曹操厌烦而被杀,也算是极不靠谱之人。

在袁绍手中,真正比较靠谱的就是田丰沮授。在商议如何对付曹操之时,这两人都坚决反对袁绍的急切进军决战。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俩是有头脑的,堪称谋士。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最终决定和曹操决战,却因为幼子生病而延误战机。田丰本来不支持速战,但在曹操东征刘备之时,还是献计突袭曹操。可惜袁绍并不听从,对此,田丰无可奈何,只能仰天长叹。

后来,袁绍又突然决定进攻曹操。此时,刘备已被曹操击败,袁绍已经错过了最佳战机。于是田丰再次力劝袁绍不要攻打曹操。田丰这一次实在看不下去,触犯袁绍,强行劝谏。可惜田丰不仅没有劝动袁绍,反而因为惹怒了袁绍而被下狱。田丰或许有智谋,但却只会犯言直谏,即便他是对的,如果不能想办法让袁绍听从,那又有什么用呢?这种谋臣,也算不得靠谱。

沮授

至于沮授,和田丰一样,也是能力出众,但却不懂得以袁绍能接受的方式提供计谋。最后,因为察觉到乌巢有危险,强行劝谏袁绍而得罪袁绍被锁。本来换个方式,想别的办法让袁绍做出更为正确的选择才是王道,可沮授刚直又自傲,这能算靠谱吗?

所以袁绍和曹操的决战,袁绍虽然谋臣很多,却没有一个靠谱的。有的人没有谋略,虽然忠心,得到了袁绍的认可,却无济于事。有的人虽然能力强,但脾气大,不会转弯,谋略再厉害不得用又有啥意义呢?做人做事还是更加灵活一点才是,否则,强大如袁绍者,也难免败于弱敌之手。

更多文章

  • 三国贡献谁最大,曹操有一种贡献,刘备和孙权都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派的代表人。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过他的许多诗歌,例如《观沧海》、《龟虽寿》等等,除了自己创作,曹操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赎回了蔡文姬,留下了大量文化典籍。蔡文姬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邕,字伯喈,陈留人,通经史,善辞赋,还精于书法,善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 刚起兵反秦的时候,缺兵少将的刘邦,是如何攻入沛县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有谁,刘邦未起兵前在沛县做过什么,刘邦回沛县老家完整版

    他们在听闻陈胜起义时,本也有意投奔,但因人少势弱,又缺乏门路,只好暂时观望,准备找机会大干一场。那么,刚刚起义的刘邦,缺兵少将的,是如何攻入沛县城,打响起兵反秦的第一枪的?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民众揭竿而起,秦帝国摇摇欲坠。各地方官员在此情况下,大为惊恐,纷纷留后手、找出路,当然,刘邦老家沛县

  • 刘邦身边为何有这么多“牛人”陪伴?运气和实力并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刘邦身边为什么扎堆出牛人,刘邦身边的顶级人才,刘邦为什么运气那么好

    其实这不难理解。一、刘邦是起义军首领,名声在外,有才之士投靠很正常说刘邦之前,先来提提秦朝末年第一个起义的人,陈胜。陈胜本来只是秦朝最底层的存在,因为忍受不了秦朝的暴政,选择了起义。随后,以此为开端,各地纷纷响应陈胜,开始起义。陈胜厉害吗?陈胜就是一个普通的有点志向的农民。他虽然有自己的志向,但是依

  • 吕布被称三国第一武将当之无愧,这两个本领刘、关、张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公认三国第一武将,刘关张能打过吕布吗,吕布为什么被称为三国第一战将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面对很多名将的描述不可谓是让人目眩神迷。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能止啼哭的张辽,出其不意的夏侯渊等等,无一不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除了这些人物以外当然还有很多名将,但就是那么一个人才猛将辈出的年代,却有一人名冠群雄,威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几乎成了猛将的

  • “神化”面纱之下,真实的关羽是何形象?不像战将,更像一位侠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介,关羽的忠义真实图片,关羽最短简介

    在我看来,关羽现象真的值得研究,一个武将竟能成圣成神,而且与他的功过基本没什么关系,主要与他的行为方式有关,成了忠义的代表。与其说关羽是忠义的典型,不如说统治阶级和民间对于忠义的渴望,投射到了关羽的身上,因此,关羽既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想象共同体。我们都知道,大肆宣传的英雄,大多都是烈士,

  • 赵云忠心耿耿功绩卓著,为何职位低于叛将魏延?刘备临终吐露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赵云为何终身不被重用,魏延比赵云小多少,赵云在正史中怎么归顺刘备的

    ▲今人制作的赵云塑像因此在东汉末年,许多人都对袁绍这种有着四世三公背景的主公趋之若鹜,袁绍也因此在起兵后不就就拥有百万之众。然而赵云却不一样,赵云在对袁绍为人处世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后,断定袁绍并非良主。于是赵云一路北上,追随“白马将军”公孙瓒。▲袁绍剧照不久之后,公孙瓒一路溃败,赵云在邺城遇到了穷困潦

  • 作为“优秀员工”的杨修被曹操杀死,真相太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杀杨修的三个原因,杨修什么时候被曹操杀的,杨修之死犯了曹操什么忌讳

    话说杨修终于被曹操杀了。杨修以为死的冤屈,死得太不值当,于是他的灵魂始终不去投胎。等啊等,有一天,他等到了曹操的亡魂,就迅速上前质问:“明公慢走,你当初为什么要杀我?” 曹操一看是杨修,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答道,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杀你吗?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你的智力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

  • 同样是搞郡县制,为何秦始皇搞亡国了,刘邦搞却落地生根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这样的秦朝却二世而亡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有赵高弄权,有刑法严苛,还有郡县制。不过,奇怪的是,在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赢得胜利,建立了汉朝。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也施行了郡县制。可是刘邦施行了郡县制以后,却将汉朝完美的传承了下去,以至于到了如今,很多人都以汉人自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 刘邦驾崩,陈平用妙计自保,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救了刘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平刘琦,陈平辅佐刘邦的6个奇计,刘邦死前给陈平留下的棘手问题

    秦朝末年,刘邦帐下有两位著名的谋士,一位是 张良,擅长用阳谋;另一位是 陈平,擅长用阴谋。陈平在刘邦击败项羽、攻打匈奴时,屡屡贡献出奇谋,多次拯救刘邦。作为一代谋士,陈平在刘邦驾崩后,立即想了一个奇谋,以求自保。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归来后,一病不起。此时,燕王卢涫叛变,刘邦派大将 樊哙

  • 为何张飞一人能退曹兵百万?原来曹操说过11个字,结果把自己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一声吼震退曹操10万大军,历史上张飞和曹操的关系,张飞和曹操有什么关系

    后汉三国时期,刘备堪称白手起家的典范。这位汉室宗亲在出道时除了有关、张二虎将外,基本上一无所有,但人家硬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从小商贩逆袭而成蜀汉开国皇帝。在刘备创业的前几十年里,这位仁兄基本上过着被人追着跑且提心吊胆生活。吃败仗似乎是刘备的家常便饭,而长坂坡惨败,却意外成就了他的三弟张飞。公元2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