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派的代表人。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过他的许多诗歌,例如《观沧海》、《龟虽寿》等等,除了自己创作,曹操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赎回了蔡文姬,留下了大量文化典籍。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邕,字伯喈,陈留人,通经史,善辞赋,还精于书法,善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权臣董卓当政时,为笼络人心,拜蔡邕为左中郎将,3天之内提拔了三次。但正是董卓的提拔,造成了蔡邕的悲剧。董卓被杀后,蔡邕感到比较难过,此事被除掉董卓的司徒王允知道,王允命人将蔡邕抓捕入狱。蔡邕上书谢罪,提出即使砍脚刺面,也要留自己一命,以完成《汉史》,王允最终没有答应,将蔡邕杀死。
蔡邕像
蔡邕死后,他的女儿蔡文姬的苦日子也就到来了。蔡文姬从小聪明好学,蔡邕很喜欢她,对她精心培养,让她读了大量的典籍。蔡文姬也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才女。蔡文姬本来已经出嫁,嫁给了河东人卫仲道,但卫仲道死的很早,蔡文姬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于是就回到娘家居住,谁曾想,此时父亲却被处死。
董卓死后,天下大乱,蔡文姬流落民间,当时匈奴不断南下侵扰,蔡文姬不幸被匈奴骑兵俘虏。匈奴人看到蔡文姬非常漂亮,气度不凡,于是将她献给左贤王。
左贤王很喜欢她,蔡文姬只好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地与左贤王生活了12年,还为他生了2个孩子。但她的心一直留在故乡,无时不在想念故土。此时,曹操已经基本平定了北方,曹操和蔡邕的私交不错,为蔡邕没有后代感到难过。他听说蔡邕的女儿流落匈奴,于是专门派使者去匈奴,用金银珠宝把蔡文姬赎回。蔡文姬抛下自己幼小的孩子,跟从使者回到内地。
回来之后,曹操做媒,将她嫁给了董祀。
但是蔡文姬命运多舛,董祀在做屯田都尉时犯了法,要被处死。蔡文姬非常着急,于是跑去找曹操求情。曹操正在宴请宾客,听说蔡文姬到来,对众人说:“蔡邕的女儿来了,我叫她见见大家。”蔡文姬蓬乱着头发走进来,向曹操替董祀认罪,声音凄凉,众人都非常动容。
曹操说:“处斩董祀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这可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您的马厩里这么多马,为什么要怜惜一只马的腿,而不怜惜一个人呢?”曹操被她打动,于是赦免了董祀。
曹操问她:“听说你家藏书很多,现在还有吗?”蔡文姬说:“我父亲留下4000多卷书,由于战乱已经没有一本留存下来。但我能背下来的有400多篇。”曹操于是决定派人帮蔡文姬将这400多篇书整理出来。
蔡文姬靠着自己的记忆,将这些书都默写了出来,据说很少有遗漏和错误。
这些书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它们能够保存下来,不仅是蔡文姬的功劳,也是曹操的功劳。曹操有朋友之义,将朋友的女儿从胡人手里赎回,曹操还爱惜文化,为后世保存下诸多历史文献,从这一点说,曹操的功绩是刘备和孙权没有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