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刘备、曹操、袁绍、刘表、吕布、董卓......每个人都是单名,再配上两言字。不过这些人的名字都不难念,因为没啥生僻字眼。《三国演义》人物里有6人的名字是最容易读错的,大部分人张口就错,能一次过堪称“三国通”。
阚泽。历史上的阚泽是吴国中书令、太子太傅,非常博学,属于实力派,还被称赞可与“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相比,而演义中的阚泽则是一个看人看事都能看出本质的神人,而且还把奸雄曹操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阚泽的姓氏念kàn(音同“看”),而不是敢(gǎn)。
逢纪。逢纪是个谋士,还是个运气不怎么好的谋士,辅佐袁氏一族,最后落得个被斩杀的下场。虽然逢纪曾经帮助袁绍反客为主占领冀州,郭嘉却看穿了他的命运,早早预言他必定会在袁氏集团里和其他人“交斗相离”,后来果然应验。
逢纪的姓氏念páng(音同“旁”),当然逢姓还有另一个读音féng,这个字根据读音不同,原本是两个姓。
步骘。步骘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曾经代陆逊做丞相,他参加了东吴的“二宫之争”,一帮文武大臣各自站队,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演义中的步骘出场不算多,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轻而易举就败下阵来,原本想讽刺诸葛亮是说客的他,被诸葛亮噎得无力反驳。
步骘名字中的“骘”读成zhì(音同“制”),同阴骘的骘,常有人说怕“伤了阴骘”,这里阴骘跟阴德基本是一个意思。
荀彧。荀彧在曹操阵营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不像其他谋士一样只为某件事出谋划策,而是为曹操制定全方位的大局计划,又帮曹操搜罗了一帮人才。奈何荀彧内心还记着自己是个汉臣,这一点让曹操很不高兴,结果他只能郁郁而终,看不到汉室复兴。
荀彧的名字读xún yù(音同“寻玉”),不是“荀或”。
蒯越。蒯越出身荆州望族,从小就是个聪明人,在何进身边时就看出他迟早要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被宦官们害死,便早早想办法调离何进身边。果不其然,何进死了,蒯越却一点事都没有。曹操也听到了蒯越的名声,蒯越归降曹操,曹操激动得说得到他比得到荆州还高兴。
蒯越的姓氏念kuǎi(“快”字读第三声),而不是念péng(朋),这个很容易读错。
朱儁。朱儁虽然没有活到三国鼎立时期,但演义情节刚刚展开时,他也算是个重要人物。平定黄巾之乱,皇甫嵩被列为第一功臣,朱儁被列为第二功臣,奈何朱儁的性子烈,李傕郭汜相争时他就气得病亡了。
朱儁的名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儁读jùn,古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俊”是一样的,现代取名嫌“俊”太俗,可以用同义的“儁”替代。问题来了:以上6个人名,你是否全读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