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时白起如果不死,战国趋势会发生变化吗?

长平之战时白起如果不死,战国趋势会发生变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4/2/21 16:43:23

长平之战时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以至于赵国的国力陷入了冰点,白起主张现在就进军赵国的邯郸一举歼灭赵国,可是秦昭王听信丞相范睢的蛊惑,认为白起在歼灭赵国之后可能会功高震主,为了防止这件事情发生秦昭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可是在随后的赔款中赵国却抵死不给,这下惹恼了当时的秦昭王,于是就让白起带兵再次攻打赵国,但是白起以时机已经丧失而推辞了。

[var1]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秦昭王就让其他的将军带兵攻打赵国,最后的结果就是损兵折将,无奈之下秦昭王多次去请白起“出山相助”,但是都被白起以各种理由给拒绝了。后来秦昭王便以“白起误国”的罪名将其毒杀了,虽然说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百姓、朝堂很大的不满,但是并没有动摇秦国的根基。我们都知道秦昭王之所以不让白起攻打赵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范睢的蛊惑,假如说当时秦昭王杀的是范睢而不是白起,那么秦国的历史会发生改变吗?

以小编的观点来看,秦国和六国的结局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范睢的作用已经用完了,我们都知道范睢对于秦赵王的最大作用就是除掉了秦国的“四贵”,让秦昭王完全掌控了秦国的政权,这件事情是发生在长平之战之前。还有就是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略,这一种战略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深入到秦国战略上来了,即使范睢不再了远交近攻也能继续持续下去,而且范睢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

[var1]

第二点六国已经被白起打残了,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秦昭王时期各国的实力情况。韩国在商鞅变法时被魏国的庞涓打残了,魏国和楚国被白起给打残了,燕国被齐国灭了一次国,而齐国也被乐毅灭国了,而赵国也被白起在长平之战打残了。换句话说,白起现在活不活对大局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他活着可能会加快六国灭亡的步伐。

[var1]

其实白起的死亡,不仅仅是由于范睢的嫉妒导致的,秦昭王的心理也希望白起死去。因为长平之战之后白起的威望不仅在军队中很高,在秦国百姓的心目中也很高,有这样一位“功高震主”的臣子在,你想想秦昭王的心中会舒服吗?所以说无论白起怎么做最后都逃不了死亡的结局。长平之战后,如果白起不死,那么战国的局势会发生变化吗?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为秦赵两国之争,但两国真正较量从这个地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深度解析,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秦赵之盟与长平之战

    [var1]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卿,分割晋后基本以之前封地为基础,彼此交错,开始三家也有一段关系较好的时期,也曾彼此易土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在长平之战时刚开始时,起初和廉颇对峙的是王纥军,属于秦国的偏师,秦军的主力是在野王的白起部队。最初秦国并没有要完全吞并上党的打算,但是在王纥与廉颇的对峙中廉颇连战连

  • 长平之战中赵国几乎亡国,为何还能击败前来进攻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亡国了吗

    然而没想到刚达成的协议,燕国会那么快出尔反尔背弃掉,向赵国发动了强烈的攻击。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燕国措不及防,因为在经历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在国力跟军事力量都在下降的同时,赵国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恢复国力,大败燕国,赵国是怎么做到的呢?[var1]图片:赵孝成王剧照在出使完邯郸之后,燕国栗腹发现,在历

  •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为何能差点灭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人为何不突围

    [var1]长平之战,史书记载一般认为赵国损失45万精锐,国力损失殆尽。其实这里我认为数字记载有夸张的成分,赵国可能确实被杀45万,但是真正精锐,在5-10上下。也就是廉颇早期带去的部队,除了辎重部队外,可能有5-8万人的精锐,再加上赵括的20万援军里,一共的精锐部队在10万上下,其他三十多万应该是

  • 赵国经过骑射改革后,实力大增强势崛起,为何在长平之战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长平赵国失败的真正原因,赵国能打赢长平吗,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实力

    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赵国军队被秦将白起杀死,超过40万人。从那以后,赵国一蹶不振。许多网友认为,在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战力强大,甚至能和秦国比肩,为什么会输呢?听我这个爱历史的宝妈给你分析一下吧![var1]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70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准备先拿下魏国,再攻打韩国。在公元前

  • 长平之战,若赵国廉颇出征,是否能够力挽狂澜,击溃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时赵国倾国之兵有多少,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

    [var1]秦国发动长平之战根本就不是为了上党,或者说不是为了赵国的任何一个城池,为了城池有必要发动那么大的战争?投入那么大的国力?或者说为了城池有必要坑杀降卒?给自己留下重大历史污点。秦国最终的想法是弱化赵国。赵国45万人不全是军人,有许多年老后勤保障等。到国家层面的大利益面前我不认为离间计会成功

  • 长平之战后,秦军为何不乘胜追击攻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后赵国歼灭30万秦军,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那么,假如秦国拒绝赵国割地求和,乘胜挥师继续向前的话,似乎应该能够很快的攻灭赵国,而当时的秦军主将白起也是这样向秦王建议的,可是秦昭襄王却接受了赵国的求和,撤兵回国,为什么呢?原因用一句话来概括——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也就是说,当时的秦国已经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白起作为一线指挥

  • 王天下:盘点齐桓公、李世民、朱元璋三位伟大君王的独特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和李世民治国,朱元璋与李世民谁的权力威望大,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军事统帅能力

    中国自秦始皇称始皇帝以来,总共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在这之前,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各国君主更是难以数计。然而在这众多的君王当中,举凡有作为者,都具有一种品质。1.齐桓公:"葵丘之盟"我们都知道,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是如何称霸的?齐桓公的称霸之路离不开一次会盟。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上存

  • 曹操看走眼遗弃一“小将”,改投刘备后,领军3万吊打魏国20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率40万大军和刘备交战,曹操在刘备手中抢走的三大名将,曹操的六大名将名单

    [var1]想当初听下人汇报许攸来投效了,曹操居然激动的鞋都顾不上穿,直接冲出门去了,可见对人才的重视。甚至连害死儿子曹昂的罪魁祸首贾诩来投降都是完全接纳,到死都没有想过要清算他报仇,可见胸怀之大!但没想到识人如此厉害的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帐下的一小将,曹操觉得他表现平平,一直对他没什么印象。可

  • 春秋第一猛人,连杀二位君主,逼死一相一后,死前遗言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十大狠人,春秋历史上第一个弑君成功的人,春秋猛人

    春秋时期,晋献公伐骊戎,骊戎君主将他的两个女儿骊姬与少姬献给晋献公求和。骊姬获立夫人,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骊姬阴险狡诈,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并参与朝政。[var1]为了让儿子以后夺取江山,骊姬收买晋献公的两个宠臣,把太子申生以及除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少姬的儿子卓子之外的所有公子都派去

  • 春秋怪事:楚王死不瞑目,儿子改完谥号后,立马闭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襄王患了什么病,历代楚王死亡原因,春秋国君谥号规律

    [var1]一、争霸失败故事的主角就是楚成王熊恽!话说楚成王是楚文王的儿子,他在公元前672年攻杀了自己的兄长楚堵敖,夺取了楚国的王位。楚成王在位时期,楚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他也有了北上争霸的想法。公元前639年,楚成王在盂地会盟时,抓住了宋襄公,之后还击败宋国的军队。以楚国的国力来说,楚成王已经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