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文镜:康熙冷落雍正重用,乾隆评价:比李卫还差!后世褒贬不一

田文镜:康熙冷落雍正重用,乾隆评价:比李卫还差!后世褒贬不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4 更新时间:2024/1/19 11:43:34

当然镜在后续会落下不好的名声,其中雍正也要负极大的责任,只是对于史官来讲,皇帝的所作所为在记录的同时要适当美化,所以后人将大部分错误全部归到了田文镜身上。但是单纯的看田文镜此人,他会后续走上被骂的道路,其中一大部分责任也在于雍正。田文镜究竟做了什么事让康熙乾隆都不削一顾?今天咱们就来一同聊一聊

田文镜受到雍正认可

田文镜入官场时正值康熙在任期间,他担任了多个朝中任职,出身平凡且没有参加科举的他,可以拥有如此成就已经实属不易。只是对于官员来讲,职位高低并不重要,是否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识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惜的是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田文镜始终没有得到康熙的赏识,所以他的职位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始终无法直到朝廷的正中心。直到雍正继位前,田文镜始终处于不高不低的位置,直到雍正掌权后,他的春天终于到来。

突破九子夺谪大关的雍正,在上任后自然是很难信任周边的人,再加上因为竞争而导致分派严重,所以雍正最初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就是在此时五十多岁的田文镜被雍正看中,对于雍正而言,他希望可以拥有信任之人,所以不会在乎背景等问题,务实的田文镜和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到重视。真正令雍正注意到田文镜,是因为他将其他官员谎报的灾情如实上报,从而令他获得了忠君爱民的称号。

而后续雍正的改革政策当中,田文镜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河南省的亏空问题,令雍正头疼不已。显然基层出身的田文镜极为清楚这种亏空形成的原因,他全力参与到清查工作当中,成功地将亏空的钱财逐一讨回,帮助雍正成功地抓到一批贪污人员。虽然他此举是为了大清朝,但是因为行事不顾及后果,所以在河南地区,田文镜得罪了大批的官员,也为他后续走下坡路奠定基础。

田文镜骂名形成

虽然许多人对他看不惯,但是因为雍正极为认可他的能力,所以田文镜的仕途极为顺利,而雍正的重用也令田文镜就得更加忠心。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雍正,田文镜在处事方面变得更加偏执,为了达到目标得罪更多的人,雍正得知此事后虽然劝解,但是却并没有强硬阻止,毕竟田文镜这种偏执,对于雍正来讲是一种忠诚的体现,令多疑的雍正可以放心。

雍正的维护令田文镜越来越不知尺度为,后续在河南的行事更加独断专行,此时的田文镜已经是无人不恨的存在。田文镜在河南任职期间,已经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只一心效忠雍正,从而令他受到御史的弹劾,对此雍正还是选择袒护,甚至给了他巡抚中第一的评价。过高的帽子终于成为了压死田文镜的最后一颗稻草,因为雍正的过高评价,令田文镜更加对重视自己的政绩,所以当河南水灾到来之际,他第一想法是隐瞒灾情。他认为灾情是不祥之瑞,是对他政治生涯的否认,所以不敢说出实情,直到事情再也无法隐瞒。

田文镜从未全力救灾,仅在极为严重的地区设立粥棚,从而令百姓过得苦不堪言。为了证明自己是有能力之臣,刻意的隐瞒实情,置百姓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后续雍正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对田文镜问责,反而是给他找了台阶,令此事简单略过。综合所有来看,田文镜之所以会在后续拥有如此表现,就是因为雍正的刻意纵容和捧杀,最终令田文镜已经忘记初心,一心只想给雍正制造祥瑞,营造自己是爱国爱民的好臣子形象。

田文镜受后人指责

此时年迈的田文镜,自知已经无法胜任重要职位,一直在请辞的状态,但是雍正却迟迟不答应,或许他也与田文镜一样的心情,为自己营造国泰民安的假象。虽然最终雍正还是批准了田文镜的请辞,但是此时的田文镜已经是最后的弥留之际,即便是不离开职位,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存在。但是却给了雍正很好的理由,在其死后为其修立专祠,甚至还追赠谥号。

只是雍正的重视并没有换来其他官员的认可,据野史记载称因为田文镜生前得罪过多的人,在其死后竟无一人吊唁。而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田文镜的处境就更加不堪了,不仅被乾隆评价还不如李卫,更是被官员联名要求,将田文镜从贤良祠当中迁出去。迁出贤良祠就等同于否认田文镜的生前所有作为,同时也是在对雍正的一种否认,所以乾隆在思考过后,还是选择拒绝迁出事宜。

虽然田文镜还是在贤良祠中,但是在史官的笔下,田文镜就是另外一番处境了,夸地讲历史的记录当中,田文镜的为官是相当差的。另外其家乘也没有过多的任何的资料记载,也就意味着他不被后人所认可,无论雍正对他评价如何,在后世人的眼中,田文镜几乎就是一无是处之人,不知田文镜得知此事后,内心会是怎样的想法。

总结:

对于田文镜而言,他后续之所以会改变行事作风,主要就是受到了雍正的影响,他过于看重雍正的看法,才会试图去掩盖一些事实。无论后人如何看待他,对于田文镜而言,他到死都在听从雍正的安排,这足以说明这二人的君臣关系是极为牢固的,他们互相成全互相认同,虽然这其中有许多的错误之处,但是这二人的君臣之名却是极为牢固的。或许雍正也正是因为此点,才会在各种问题面前全力维护田文镜,一代名臣就这样背负着争议被后人所谈论。

更多文章

  • 清朝贪官和珅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皇帝说道:拿把锤子把柱子凿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抄家全过程,和珅被抄家砸开柱子,和珅被抄家纪晓岚去哪了

    贪官富可敌国,亦可独霸一方。纵观中国百代,清朝时期的贪官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有的贪官家中所私藏的银两堪比国库,其中的代表便是乾隆时期的朝廷命官和珅。贫困起家贪钱财,顺风顺水家万贯清朝大贪官和珅年幼时过得极为凄苦。在其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弟弟。然而6年之后,和珅的父亲因患重病,治疗

  • 清朝灭亡后,侥幸存活的太医揭露了一隐秘,才知道慈禧不仅是奢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对于她的评价多是野心勃勃,骄奢淫逸,弑杀专权,认为她是个强悍狠辣的女人。但这也只是慈禧“多面人生”的其中一面,其实她还做了许多无耻下作的事情,如果不是后来侥幸逃出的太医对外公布了一件事,大家可能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垂帘听政慈禧出生于1835年,家族乃是当时满清显赫一时的“叶赫那拉氏”,这样的身份背

  • 清朝地位最高的丫鬟,她坐在桌子旁吃饭,皇后嫔妃都得站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最牛丫鬟,清朝皇帝最爱的丫鬟,历史上真实的清朝丫鬟

    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却有一个丫鬟,能在宫里的嫔妃娘娘们跟前坐着吃饭,而且是坐在太后身边吃饭。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她又凭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呢?苦心经营终得道这个不一般的丫鬟就是“九千岁”李莲英的妹妹李莲芜,人称“大姑娘”。传说中的李莲英究竟何德何能,让自己的妹妹也能享有如此殊荣呢?因为他审时度势,能

  • 清朝不得人心的皇帝,在皇宫遭厨师刺杀,百位侍卫围观没人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皇帝被厨师刺杀,清朝有侍卫刺杀皇帝的事件吗,嘉庆被厨师刺杀

    历史学家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自清朝第7位皇帝嘉庆帝继位之后,曾经强大一时的清朝便开始摇摇欲坠。而在清朝统治期间有一位皇帝,在皇宫之中竟然遭到厨师的刺杀,侍卫却无人前去救驾反而是在一旁围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一、康乾盛世难延续,百业凋零终成空清朝嘉庆帝在历史当中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

  • 清朝一公子,不顾世俗与“妹妹”结婚,生下一个儿子成近代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面对支离破碎的大清王朝,任何人都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李鸿章明知大势已去,但仍旧凭借着卓越的眼光以及敏捷的手腕通过变法自强,来使得清朝有了一战之力。兄妹二人结成夫妻,诞下一子有传奇李鸿章的父亲名叫李文安,在长大之后便娶了自己的妹妹作为妻子。但其实这个妹妹与李文安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 革命剧《特赦1959》热播,王霙孙维民演伟人,马晓伟演蒋介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特赦1959》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对俘获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给予了“不审不判不杀”的人道主义待遇,并组织他们劳动改造。王英光临危受命,负责监管这些人,在此过程中他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奇闻异事,最终在王英光等人的积极调节下,以及党中央再三的关怀与宽容,终于打动了这些俘虏。这部

  • 清朝的“宰白鸭”到底有多残忍,连亲生儿女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宰白鸭事件,宰白鸭的真实照片,清朝的贡鸭

    但是为了钱将自己的骨肉至亲送上断头台的却是世间少有!清朝年间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被称为“宰白鸭”事件。这些被处决的人无一不是冤枉的,然而他们的父母却不会上诉,甚至亲自作证将孩子送上法场,令行刑的官员都于心不忍。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知道,是将鸭子杀掉,只不过清朝的案件中这个“鸭”指的是贫苦人家的人。陈其元

  • 皇帝出巡是非常烧钱的事,康熙又是一代明君,他为何还要六下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曹家曾经显赫一时,康熙6次南巡,有4次都是由曹家负责接待。但是因为频繁地接待,让曹家落下了很大的亏空,结果曹家最终家道中落。以康熙的智慧,他不会不知道自己南巡是个非常烧钱的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多次南巡呢?这还要从一条河说起。公元前486年,把越王勾践打的卧薪尝胆的吴王夫差,决定北

  • 沈眉庄历史原型:14岁入宫,为雍正生下一子,是清宫晋级最快的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沈眉庄生孩子了吗,沈眉庄是谁的后代,沈眉庄第一次怀孕被谁害死了

    在后宫之中,做一个善良的人就那么难吗?确实难,但也有人做到了。比如说,沈眉庄。在剧中,沈眉庄可以说是后宫的一股清流,她是标准的大家闺秀,端庄美丽,大方得体,娴于礼法,谈吐不俗……堪称古代名门淑女的典范。如此完美的女人,自然会受到雍正的垂青,有了皇帝的宠爱,沈眉庄并没有恃宠而骄,对人依旧谦和有礼,依旧

  • 民国女神级演员,自尽后10万市民自发为她送葬,鲁迅提笔为她著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文|草莓很暖民国著名的女神级演员,自尽后10万市民自发送葬,鲁迅提笔为她著文。民国时期,有这样一名著名的影后,她名字叫做阮玲玉,出生于1910年4月26日,原名阮凤根,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南蓢左步头乡。7岁的阮玲玉在上海一家姓张的大户人家里做女佣,并且第一次碰到了与比她大6岁的张达民,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