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为什么会选中秦国去完成统一,秦国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为什么会选中秦国去完成统一,秦国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02 更新时间:2024/1/21 5:04:03

那么,历史为什么会选中秦国去完成统一,秦国相比于山东六国,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var1]

一、成熟的政治制度

在外逃亡十余年的公子连在秦人的迎接下,回国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献公。秦献公即位之后,深感此前秦国庶长制度过于限制秦国君权(公子连丢掉秦君之位和后来回国继位都离不开秦国庶长的操纵),便将几位庶长手中最为重要的民治权力分给了当时的上大夫甘龙(就是后来陷害商鞅的主谋之一),又将庶长手中的兵权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们,后来更是让自己的儿子嬴虔担任了最为重要的左庶长。

秦孝公即位之后,又将民治之权从上大夫甘龙的手中收回,交给了左庶长嬴虔,此时左庶长的权力已经和山东六国的开府丞相权力几乎一致,这是为商鞅接替嬴虔,开始变法“铺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奖励耕战,设立了二十等爵制,使得秦国的庶长成为了等爵制中的爵位,不再有实权。为了保证法治的长久推行,秦孝公不惜处罚自己的儿子,向天下表达自己改革变法的决心,这在山东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后来,秦惠文王更是改大良造,设开府丞相,总摄朝政,又严格按照军功授爵,成功的用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在政治制度上领先了六国。

[var1]

二、从始至终悍不畏死的秦人与强大的军事实力

秦国,这是一个因为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方才被封为诸侯的,秦国立国之初,土地并不多,加上地处西陲,经常会被周围的游牧民族骚扰,所以秦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形成了悍不畏死的性格,就算是绝境之中的秦国,秦人为了护国,那更是前仆后继,这才有了后来冉冉升起的西陲霸主。

在秦人悍不畏死的性格之下,秦国军事实力一直都不弱,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按军功授爵的施行,秦国军队之中有了一条公平的晋升之路,这才有了秦国“虎狼之师”。

[var1]

三、优越的地理位置

秦国位于西陲,对比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赵,东方的齐国,秦国有着固若金汤的“崤函之固”,又有着比较富庶的河西、关中之地,比起苦寒的燕赵之地,一马平川的齐国,秦国的地理位置不能说不优越。后来,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农业便就是变法的核心之一,秦国十分鼓励农业的发展。

加上秦惠文王时期,吞并了巴蜀之地,后来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巴蜀和关中成为了秦国的粮仓,秦国东出根本不用担心粮草不足而匆匆退兵的事情。

[var1]

四、厚待列国流失的人才

我们前面说到过,秦国很早就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这就使得秦国会对人才十分重视,正巧,秦国的世仇——魏国,又是秦国的人才输出基地,从魏国出走秦国的商鞅到张仪,再到范雎,最后到尉缭子,正好撑起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王政的霸业,还有陈轸李斯等人,在历代秦王厚待人才之下,秦国的人才不可谓不多。

更多文章

  • 商鞅既然是决策者,法律都由他制定,为何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实商鞅,孙膑评价商鞅,商鞅转变的帝王之术

    [var1](商鞅剧照)一、留退路则改革无法成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商鞅努力确保制度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不讲高低贵贱,不讲人情关系,要做到铁面无私,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执行下去,变法才能成功。《史记》记载,商鞅最后在出逃的时候,因为没带证件(相当于我们现

  • 战国七雄中立国时间排序,秦国不是最早,赵魏韩不是最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是从七雄之中,立国最为悠久的国家开始说起。[var1]楚国说起楚国这个国家,这是一个比周王朝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国家,公元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前1115年),楚人在江汉一带建立起了国家,后来又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王,灭掉殷商,可是不知为何,周武王并未重新分封楚国为周王朝的诸侯国,直到后来周公摄政

  • 秦国,有五种女人不能娶,如果娶了,法律就会鼓励你赶紧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法律关于男女恋爱,秦朝男女婚姻规定,秦国法律对女性的保护

    前219年,秦始皇巡行至山东,在泰山刻石曰:“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前215年,秦始皇巡行至河北,在碣石山刻石曰:“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前210年,秦始皇巡行至浙江,在会稽山刻石曰:“有子而嫁,倍(背)死不贞。防隔内外,男女洁诚”什么意思?[var1]碑文要

  • 古代封王大都用秦王、燕王这些封号,那其中哪个王最牛?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王晋王燕王哪个尊贵,燕王封号,古代各个王的封号排名

    有的人可能会说,当然是秦王啦,因为李世民就是秦王嘛;也有人会说,必须是燕王,燕王朱棣清君侧嘛;诚然,李世民和朱棣的知名度是很高,但真论起这些藩王封号中哪个最牛,恐怕靠李世民和朱棣的名气是不足以确立的。首先我们看下,历史中一般封王都会封哪些。[var1]一般比较常见的:有秦王、燕王、齐王、晋王、蜀王、

  • 庞煖败燕,合纵诸侯伐秦,赵悼襄王余晖,六国与秦的大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悼襄王死因,赵国名将庞暖,赵悼襄王杀了李牧吗

    [var1]到秦王政登基之初始,列国仍旧一如既往的纷乱,不过,纵观山东六国对秦国的野心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暴露在秦攻击之下的韩国惶惶不可终日,只能虚与委蛇,魏国自马陵战败,魏武卒覆灭,河西之地被夺至今,仍然是伤重未愈,只能苟延残喘;至于赵国,在长平惨败后,国力大减,再也不复对秦的正面角

  • 魏国灭亡后,还有哪些以“魏”为名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是魏的什么国,魏国灭亡后的现状,魏国分成哪三个国

    [var1]其实我们翻翻史书,历史上还有不少以“魏”为名的国家,分别是战国魏国、曹魏、冉魏、翟魏、北魏、东魏、西魏、元颢的南魏、隋末瓦岗魏国等。为什么这么多政权喜欢以“魏”为名呢?大约是因为“魏”是“大”的意思。《史记》记载:“魏,大名也。”东汉大儒服虔也在作品里写道:“魏,喻巍巍高大也。”一、曹魏

  • 他身为孔子后裔,却曾在泉州施行残暴的军阀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时期孔子后人,福州孔子后代今何在,历史上有名的孔子后人

    在这武夫当国的时期,人性总不免变得更加残忍冷酷。今天,我们要分享这一位曾经统治泉州大地的北洋军阀,是位孔子后人,但他在泉州的所作所为却和“温良恭俭让”是沾不上的,他就是时任北洋军阀陆军第十二师二十四旅旅长的孔昭同。[var1]一、火拼民军独霸一方时间要从1923年10月说起,当时的军阀头子孙传芳在周

  • 他学生比孔子多,名气比孔子大,孔子当官后却杀了他,名字很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不少学者,都纷纷开门收纳自己的弟子,而在鲁国,当时最著名的老师便是少正卯,当时的人们,多以官职配名相称,而少正是职务,卯是名字,少正卯拥有着渊博的学识,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听众。[var1]史书上关于少正卯的出生年月,以及辩论学识,都没有讲述,然而这依然不影响他时不时的被后世拿出来做

  • 先把赵姬送给嬴异人,后又将嫪毐送给赵姬,喜欢赵姬的吕不韦为何如此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和赵姬偷偷约会被嬴政发现,赵姬是吕不韦的姬妾吗,赵姬是嫁给了秦王还是吕不韦

    [var1]前言对于吕不韦相信没有人会陌生,而吕不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吕不韦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多生意的奇才,而且在吕不韦看来,什么都是可以拿来做生意的,包括他后来进入政坛的初衷也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var1]期初只是想找个靠山吕不韦是个生意人,在古代商人是被看不起的,士农工商这个排序把

  • 大宋:韩非子的亡国之征与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非子亡国之道,北宋亡国前的最后辉煌,北宋亡国之战

    [var1]祭祀在封建时代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活动,《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和军事,否则国家会不稳定甚至灭亡。韩非子和《左传》对于祭祀鬼神的态度表面上有一些矛盾,一个认为祭祀会导致亡国,一个认为祭祀可以保证国家稳定。韩非子说的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