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学生比孔子多,名气比孔子大,孔子当官后却杀了他,名字很耳熟

他学生比孔子多,名气比孔子大,孔子当官后却杀了他,名字很耳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22 23:41:12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不少学者,都纷纷开门收纳自己的弟子,而在鲁国,当时最著名的老师便是少正卯,当时的人们,多以官职配名相称,而少正是职务,卯是名字,少正卯拥有着渊博的学识,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听众。

[var1]

史书上关于少正卯的出生年月,以及辩论学识,都没有讲述,然而这依然不影响他时不时的被后世拿出来做一番讨论,因为在少正卯授课的时候,鲁国的另外一位知名人物孔子,同样也在当地进行讲学。

然而孔子成名,已经是中老年时期,至于他的学说远播四方,成为汉文化的中心思想,更是在死后才有的事情。讨论当时的名气成就,孔子也远远不及鲁国的当红讲师少正卯。

[var1]

于是当时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少正卯一开讲,孔子坐下为数不多的学生,纷纷跑到少正卯的地方进行学习,只有颜回没去,对此孔子同样也是无可奈何,然而风水轮流转,公元前499年,周游归国的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鲁国的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相当于鲁国的宰相,手中有着很大的权力,而孔子仅仅在上位七天之后,便下令将大夫少正卯抓起来并且诛杀,并且暴尸三日。

[var1]

《孔子家语》记载:“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这件事情,让学生子贡也看不下去了,他不由得询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著名的文人,您这样诛杀他,是否是错误的呢?(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

孔子是如何解释的呢?他给少正卯列下了五大罪状:“一曰心逆而险(通晓世事而用心险恶),二曰行僻而坚(行为邪僻而不知悔改),三曰言伪而辩(强词夺理善于狡辩),四曰记丑而博(刻意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五曰顺非而泽”。

[var1]

然而这些罪名,并没有什么干货,显然过于勉强,但是孔子却认为,这五条罪状,任何一条都是不可饶恕的,因此他诛杀少正卯的做法,是“君子之诛”(孔子学术观点很反对对犯人进行死刑的处罚)。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var1]

遗憾的是,少正卯到底干了嘛,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关于孔子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引发了激烈的争辩,有些人认为孔子不过是假借律令,进行刻意的报复,但是一批儒生都赞同孔子“君子之诛”的做法,而朱熹等人则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实际上这件事被记载在了《史记》、《淮南子》等多本名著当中,为此儒家学界还诞生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就叫做“少正卯之诛”,用来形容正法那些妖言惑众之人,对于孔子的行为,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史记》、《孔子家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先把赵姬送给嬴异人,后又将嫪毐送给赵姬,喜欢赵姬的吕不韦为何如此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和赵姬偷偷约会被嬴政发现,赵姬是吕不韦的姬妾吗,赵姬是嫁给了秦王还是吕不韦

    [var1]前言对于吕不韦相信没有人会陌生,而吕不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吕不韦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多生意的奇才,而且在吕不韦看来,什么都是可以拿来做生意的,包括他后来进入政坛的初衷也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var1]期初只是想找个靠山吕不韦是个生意人,在古代商人是被看不起的,士农工商这个排序把

  • 大宋:韩非子的亡国之征与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非子亡国之道,北宋亡国前的最后辉煌,北宋亡国之战

    [var1]祭祀在封建时代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活动,《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和军事,否则国家会不稳定甚至灭亡。韩非子和《左传》对于祭祀鬼神的态度表面上有一些矛盾,一个认为祭祀会导致亡国,一个认为祭祀可以保证国家稳定。韩非子说的是迷信

  • 他名气高过孔子, 门下学生比孔子多, 孔子得势后将其诛杀暴尸三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各家学派群起而争,宣传各家思想,开展讲学活动,还设有专门的学社供各派进行交流辩论。各个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var1]“诸子百家”并非指真有百家门派,主要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代表,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各家思想在长时间的历史发

  • 陕西发现传说中的“黄帝城”,占地约425万平,《山海经》没骗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帝城的传说,黄帝城遗址故事,陕西黄帝城在哪里

    [var1]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石峁遗址,石峁遗址距今大概在4000年左右,后来更是被列为了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而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是,这座石峁遗址很可能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黄帝城”哦,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山海经》确实是没骗人,这世上果然存在黄帝的都城-昆仑城。 而这座石峁遗址的确

  • 为何说荆轲刺秦王注定是场悲剧?翻开史料,一人没来一人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是真实历史么,荆轲刺秦王历史评价,荆轲刺秦王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var1]上面这段是荆轲刺秦王(始皇帝)的一些细节,而笔者说这些的

  • 从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入手,探析赵国为何会“一都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国的三个政治中心,赵国现在的位置,赵国地理条件

    [var1]一、历史背景春秋和战国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界,由此开始,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不断成长壮大。赵国的都城也随各方面局势变化而迁徙,依次为晋阳、中牟和邯郸。赵国于公元前479年定都晋阳,历经赵襄子和赵献侯;公元前423年迁都中牟,历经赵献侯,烈侯,武公;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直到赵灭。由此可见

  • 为何老师从不提起,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学者:代价实在太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从完璧归赵中分析蔺相如的特点,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蔺相如为何能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81年,然而赵国灭国于公元前222年,期间只有60年的时间,至于爆发那场战国最著名的大战,长平之战,只短短19年不到。[var1]有人说,正是渑池会盟,赵国得罪了秦昭王,才让两国爆发战争,还不如将和氏璧献给秦王,服个软,或许避免了战争和干戈,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首先我

  • 介子推曾割股奉君救过重耳,晋文公即位之后为何烧死了介子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介子推的死亡真相,介子推的历史地位,关于介子推的记载

    重耳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是各个春秋五霸版本中都公认的霸主,他的一生可以是传奇的一生。因此就有人拍了一部长达七十二集的《重耳传奇》的电视剧,我一集都没有看完,不仅演员阵容有点水,剧情也太拖沓了,典型的历史灌水剧,我对这部剧的了解,大部分也是看别人的吐槽,其实我能理解他们的吐槽,出品方对整部剧的拍摄肯

  • 从苏秦两次回家,看人性的丑陋,刺激,过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秦回家被嫌弃,人性丑陋的一面显示得淋漓尽致,苏秦个人修养

    [var1]苏秦早年师承鬼谷子,和张仪、孙膑、庞涓都是师兄弟。苏秦学成之后,变卖产业,西去秦国去游说秦惠王。苏秦提出“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的主张,和后世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蓝图如出一辙;怎奈秦惠王刚刚除掉商鞅,对游说之士心有余悸,且自量“并天下”的时机尚未成熟,就委婉拒绝了苏秦的主张。[var1]

  • 乐毅连克齐国70余城为何独留2座?这背后隐藏的是他无比狠毒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乐毅,乐毅的最著名战绩,乐毅伐齐历史回顾

    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刘克庄《杂咏一百首·王燭》春秋没有哪个诸侯国一直兴盛。战国也没有哪个诸侯国一路衰亡。总是处于战国七雄末席的韩国和燕国,也都曾让其余诸侯国瞩目过。赵国、魏国、齐国、楚国,也都曾有一统华夏的能力,只是历史的天平倾向了秦国而已。尤其是战国后期的齐国,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