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功臣元老?他们又是如何逃过一劫

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功臣元老?他们又是如何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4/4/7 16:21:06

据说,官吏们在上朝之时,都要观察朱元璋把所佩带的玉带放在哪个位置。如果朱元璋把玉带高高地贴在胸前,那么这一天杀的人及遭处罚的人就会少些;当玉带被他低低地放在肚皮之下,那就意味着今天要杀很多人。

当时在京的官吏,每天早晨入朝之前,必先和妻儿诀别,以备不测。当上完朝平安回到家中时,全家就开始庆祝,因为自己又幸运地过了这一天。时间一长,有些人就受不了这种日子了,于是装疯卖傻的事就出现了,御史袁凯就是一例。

袁凯,字景,松江华亭县人氏,他在元末的时候做过府吏,洪武三年被荐授为御史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而且口才很好,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很让其他官员敬佩。但有一次,刑部报审一批案犯的判刑名单,朱元璋审批后主张全部处死。

后来又派袁凯将这些名单送到皇太子朱标那里去复审,而皇太子却主张减轻刑罚,宽大处理。袁凯朱元璋做了汇报不料,朱元璋反问袁凯:“我与太子的主张,哪个正确?”袁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了一个自以为十全十美的办法来,便回答道:“微臣愚见,阵下主张全杀,这是执法;太子主张救咸,这是心慈,都有道理。”

谁想到,朱元璋被这样的回答激怒了。他认为这是袁凯在耍滑头,于是就将他关进了监狱。袁凯在狱中绝食三天后才被释放。但当袁凯上朝时,朱元璋见了他就说:“是持两端者。”袁凯发觉到事情不对劲,感到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心里着实恐惜害怕,该怎么办呢?

于是,袁凯就装出疯傻的样子,朱元璋当然不相信会有这事,就要验一验这是否是真的朱元璋叫人用木椎子椎袁凯,说疯子是没有感觉的。袁凯咬住牙,忍住痛苦,不叫出一声。这下朱元璋有点信了,以为袁凯真疯了,因此把他放回家。

御史严德眠是吴人,由御史提升为左金都御史。洪武年间,他害怕杀身之祸,遂因病向朱元璋提出辞职。朱元璋极为生气,于是让人踪其面,也就是在严德眠的脸上刺上字并涂上墨,这就让严德的脸上一辈子都有这个耻辱的字迹。后来他被贬发配到广西南丹,几年后遇教放还。

从此,严德眠穿上布衣,甘愿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竟活到了宣德年间。一次,由于某件事他被御史逮到公堂。他跪在堂下,说自己曾在御史台当过官,通晓那些法规制度。

御史问他任什么官,严德眠回答说洪武中台长严德眠就是他。御史听了大吃一惊,马上向前把严德飛从地上扶了起来。严德眠回到了家中,害怕朝廷再叫他做官,于是收拾家当,离开了那里。

果然,第二天御史到他家中探访,但发现已人去楼空。后来,有位国子监教授与他一起吃酒,见他脸上有刺字,还戴了顶破帽子,就问他犯了什么罪受到这种处罚。严德眠向教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接着又说以前国法如严厉,做官的人经是不能保住自己性命的,这顶破帽子是很难才戴住的啊!说完还向北方作握拱手,连称:“圣恩!圣恩!”

袁凯、严德眠等辈,都是被逼成这样的,也都是被冤枉的,很是无奈,但固执的朱元璋却一意孤行,在惩治贪官污吏的同时枉杀了不少好官。而他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我们无从知晓。

更多文章

  •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原因只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封建君主专制为政治格局的。封建君主专制很好理解,那就是君王就是这天下权力最大的人,没有任何人能约束他,享受着众人的朝拜,同时还能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这样的位置对于无数人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存在。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在汲汲营营一生,都在追逐这样的地位,但是这种位置

  • 朱棣亡后,灵魂去见太子,让他登基,姚广孝推算出大明有三巨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死后姚广孝去哪了,姚广孝比朱棣厉害吗,姚广孝和朱棣最后对话

    朱棣出征,心悸病发作,晕倒没呼吸了。恰好朱瞻基来了,慌忙叫了军医,军医给朱棣扎针,让朱棣缓过来了。朱棣给朱瞻基看折子,上面让朱瞻基回京,这折子已经到了几天了。朱棣明白自己命不久矣,不想朱瞻基走,所以压下了折子。朱瞻基哭了,劝朱棣回京,他留在这打仗,朱棣不愿回京。朱棣怀里还有一份折子,朱棣让朱瞻基拿出

  • 赵匡胤穷途末路之际得到高人指点,开始从军展示抱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命运,赵匡胤最终结局,赵匡胤真的有大志吗

    他的家乡是洛阳,他本来应该向西去凤翔,可偏偏走错了路,一路向南,径直走到了襄阳。从洛阳到襄阳,足足有六七百里地,他耗尽了身上的盘缠,一贫如洗。赵匡胤举目无亲,正到了日暮穷途、进退维谷的时刻,他只好向一处寺院求助。谁知寺院的僧徒势利得很,见他行李萧条、衣履暗敝,知道他是个落魄之人,自然对他白眼相对,还

  • “靖康之耻”发生后,南宋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最终仅剩下10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靖康之耻宗室名单,关于南宋靖康之耻的资料,南宋灭国后有多惨

    “靖康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关于宋朝的靖康之耻有多令人悲愤无奈,从宋朝诸多文人的诗词中就能窥见一二,而宋朝之所以会落得如此境地,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重文轻武的朝廷政策。在宋朝士兵的地位却比商人还要低,整个宋朝都由文人来统领军队号令大军,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抵抗强大的外敌?更别提宋朝当时的朝廷风气

  •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为何领土面积会缩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其后经历数次北伐,到永乐年间国土面积达到最大,疆域包括两京十三省、奴儿干都司、关西七卫、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旧港宣慰司等,约997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此后就一直走下坡路,直至明末所辖领土仅仅包含汉地十三省,约35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为何呢?

  • 如果大宋王朝不是重文轻武,能够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王朝现状,大宋真的弱吗,北宋重文和轻武

    如果宋朝没有重文轻武,而是提拔武将,大力发展军事,宋朝会被金国覆灭吗?答案是不一定,但中国历史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宋朝在当时时代中,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贸易都是世界第一,尤其是海上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在经济方面,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

  • 李自成百万雄兵,为何自山海关一战后竟一蹶不振?还有个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顺军在东征的过程中可谓是势如破竹,明军根本不是对手,很快,义军就进至北京城下。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惶恐不已,都城被围,崇祯帝只能求救于外援,可惜的是,勤王大军所至者甚寡,根本不能挽救都城之危。同年,大顺军攻破北京外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已经处于巅峰时刻的李自

  • 朱元璋的马皇后生了那么多皇子,为何朱元璋独爱朱标,大明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与朱标的故事,朱标怼朱元璋,朱元璋表扬朱标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只靠着这一点,就赢得了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的出身就是农民,有些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因为他变成皇帝就消失了。譬如,他家族秩序的重视,以及如何设计出那套藩王体系以保障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再挨饿,这些都是出身带给他的影响。对于儿子的问题也是如此。朱标是朱元璋的

  • 朱元璋的儿子打了一人,朱元璋大惊,我23年都没敢得罪,你想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的26个儿子,朱元璋的儿子哪一个最厉害,朱元璋后代有多强大

    儿行千里母担忧,朱元璋也是,于是就命人把儿子的生活记录给自己。在赶往太原的路上,朱?脾性失常,动不动就大动肝火,随行的大臣经常受到呵斥,甚至辱骂,这些都有人用密信告知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大臣的申诉,只是一笑,并不当回事。后来一封信中,说朱?某天因为饭菜不合口味,把随行的厨子全部用马鞭抽了一顿,朱元璋大

  • 朱元璋父母去世后,跪求安葬遭拒,他称帝后如何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称帝,朱元璋称帝的主要原因,朱元璋登基后家乡有哪些变化

    在父母死后,朱元璋自然要埋葬父母,当时他是根本没有钱去买得起棺材,所以就用了两张破席子将父母收拾打理好之后,他就像地主刘德求情,希望能够借一块地来安葬自己的父母。地主刘德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再加上朱元璋又偷吃了她的小牛仔,所以他自然不愿意借地给朱元璋。后来还是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到朱元璋这个小孩子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