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之耻”发生后,南宋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最终仅剩下10万

“靖康之耻”发生后,南宋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最终仅剩下10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4/2/1 5:09:10

“靖康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关于宋朝的靖康之耻有多令人悲愤无奈,从宋朝诸多文人的诗词中就能窥见一二,而宋朝之所以会落得如此境地,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重文轻武的朝廷政策。在宋朝士兵的地位却比商人还要低,整个宋朝都由文人来统领军队号令大军,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抵抗强大的外敌?更别提宋朝当时的朝廷风气,腐败一片软弱不堪,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民族气节。

在后代史书上,对于宋朝的评价也都是十分负面的,割地赔款、自愿被俘,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都是真实发生的。而宋朝的靖康之耻,更是所有汉族人民心中不能忘的仇恨,众人皆知,宋朝在这场战役中的惨败,却显少有人知道,在靖康之耻后,宋朝也是有过反击的。

靖康之耻

这场惨剧的由来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他在黄袍加身之后立马就急着要收拢兵权,在朝政还没稳固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是伤了开国武将的心,让君臣离心,这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像赵匡胤这样的开国皇帝都不重视武将,那么之后的皇帝更不会重视武了,所以就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朝廷风气,而这也是宋朝后来打仗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当时的宋朝军队都是由文人来统领号令的,文人与武将本来就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让一个文人来号令千军万马,又怎么可能打得出真正的胜仗呢?

所以,在宋朝与邻国发生几次摩擦之后,别的国家都摸清了宋朝的底细,对这个国家也就不再重视,甚至是轻视了。不过宋朝重文轻武,但它最初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很富裕,在国家鼎盛之时,朝廷与百姓齐心,自然能抵抗外敌。但到了末年时朝廷腐败风气盛行,百姓生活都已苦不堪言,再加上对军队的不重视,那么打仗的结果可想而知。

与金朝的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朝一开始是派了使臣与宋朝商议,想要两国一起联手灭了辽国,这两个国家本来都是宋朝的心腹大患,当时朝廷中也有人提出过不要听取金朝的建议,如果真的把辽国灭了,那么下一个经常要对付的就是宋国了。

然而当时的朝廷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它与金朝联手灭了辽国之后,接下来面对的就是金朝的铁骑了,而当时内里已经腐朽不堪的宋朝,又怎么可能打得过金朝呢?

所以金朝的进攻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宋朝的军队仿佛没有丝毫反抗之力,以至于造成了这场惨烈的靖康之耻,当时的宋徽宗宋钦宗都被金人所俘虏,甚至还答应了金人的要求,向他们行“牵羊礼”,亲自对着金人跪拜。

皇帝都已经如此可见,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过的怎么样?也是可以预见的了,这件事情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光是朝廷内部分崩离析,民间也是动荡不安,各类起义层出不穷,这段时期的宋朝有多么黑暗,从当时的文人诗词中就能窥见一二了,例如在岳飞的《满江红》中,就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他的悲愤无奈,以及对国家存亡的忧患之情。

赵构建南宋

靖康之耻之后不久,北宋就正式宣告灭亡,后来是赵构重新建立了南宋朝廷,延续了宋朝的脊梁,开始正式的对金朝反击,而赵构此人原本在宋朝皇室之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他也被俘虏了,但他并没有屈服于金人,而是一直伺机逃跑。

后来他找到机会逃出来,便开始四处游说,找到当地的官府鼓舞士气,并唤起国人的爱国之心,努力的去联络个个爱国之才,想要挺起宋朝的脊梁,身为皇室的后裔,他绝不甘心就此成为金人的俘虏,也不甘心已经延续了这么久的宋朝,就这样败在了这里。

所以他才会这么拼命地想要重建宋朝,后来他成功了,在当时那样的情形下,赵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成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宋,但对金人的反击并不是成立另一个朝廷就能管用的,他们根本上的差别还是武力上的差距。

他们的士兵士气不足,训练度也不够,能够带兵的良将也太少了,如果想只靠自己与金人打仗的话,获胜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渺茫的,而赵构显然也非常明白这一点,特别是南宋朝廷刚刚建立,各方面都非常不稳定,想要稳住这个国家,又击退外敌,那只能智取,从别的方面想办法。

于是赵构就想到了另一个国家——蒙古,他联系了蒙古,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想要与蒙古王联合出兵,把金人打回去,这时候的情形其实与北宋当初与金朝联合是非常相似的,然而这个时候的南宋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联手反击

虽然大家都担心会养虎为患,把蒙古变成另一个金朝,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了,如果不想让自己的百姓在被金人践踏的话,那只能先与蒙古联手,先把金人赶走再说,虽然南宋的军力很弱,但是蒙古兵的战力还是非常强的,在两国联手之下,金人很快就战败了。

两国的联军很快就打到了金朝的内,在进入金国的领土之后,宋朝的将士们就已经按耐不住了,他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的同胞都死在了金人的铁骑之下,死在了那些残忍的折辱之中,这怎能让他们不心痛?

之前朝廷如此不作为,都有这么多有识之士站起来反抗,现在朝廷站起来了,军中的士气自然更加足了,这国仇家恨加在一起,他们与金人之间就是血海深仇,因此,当时甚至都不用将军下令,士兵们都已经就已经自发的开始去进攻金人了

两国联军面对的是700万的金人军队,本以为金人这么强的战斗力是能够抵挡住的,然而在蒙古军强大的战力和宋军坚定的信念之下,竟然还是节节退败了,而宋军也一鼓作气,将金人杀了个片甲不留。

最后统计战果时,这700万的金人竟然只剩下了十万,虽然听起来这场战役金国败得很惨,但对比之前宋朝的百姓们所受的那些苦难来说,这些被杀的金人不值一提,而这个数字,也体现出当时的士兵们内心的悲愤,他们将这种悲愤化作力量,化作砍在金人身上的刀,而这就是南宋对金朝的第一次反击。

结语

靖康之耻是刻在所有宋人骨血中的耻辱,传承至今,也是在告诫现在的人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轻视任何一种力量,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不被别人所掌控,才能让自己国家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为何领土面积会缩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其后经历数次北伐,到永乐年间国土面积达到最大,疆域包括两京十三省、奴儿干都司、关西七卫、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旧港宣慰司等,约997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此后就一直走下坡路,直至明末所辖领土仅仅包含汉地十三省,约35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为何呢?

  • 如果大宋王朝不是重文轻武,能够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王朝现状,大宋真的弱吗,北宋重文和轻武

    如果宋朝没有重文轻武,而是提拔武将,大力发展军事,宋朝会被金国覆灭吗?答案是不一定,但中国历史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宋朝在当时时代中,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贸易都是世界第一,尤其是海上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在经济方面,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

  • 李自成百万雄兵,为何自山海关一战后竟一蹶不振?还有个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顺军在东征的过程中可谓是势如破竹,明军根本不是对手,很快,义军就进至北京城下。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惶恐不已,都城被围,崇祯帝只能求救于外援,可惜的是,勤王大军所至者甚寡,根本不能挽救都城之危。同年,大顺军攻破北京外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已经处于巅峰时刻的李自

  • 朱元璋的马皇后生了那么多皇子,为何朱元璋独爱朱标,大明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与朱标的故事,朱标怼朱元璋,朱元璋表扬朱标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只靠着这一点,就赢得了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的出身就是农民,有些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因为他变成皇帝就消失了。譬如,他家族秩序的重视,以及如何设计出那套藩王体系以保障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再挨饿,这些都是出身带给他的影响。对于儿子的问题也是如此。朱标是朱元璋的

  • 朱元璋的儿子打了一人,朱元璋大惊,我23年都没敢得罪,你想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的26个儿子,朱元璋的儿子哪一个最厉害,朱元璋后代有多强大

    儿行千里母担忧,朱元璋也是,于是就命人把儿子的生活记录给自己。在赶往太原的路上,朱?脾性失常,动不动就大动肝火,随行的大臣经常受到呵斥,甚至辱骂,这些都有人用密信告知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大臣的申诉,只是一笑,并不当回事。后来一封信中,说朱?某天因为饭菜不合口味,把随行的厨子全部用马鞭抽了一顿,朱元璋大

  • 朱元璋父母去世后,跪求安葬遭拒,他称帝后如何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称帝,朱元璋称帝的主要原因,朱元璋登基后家乡有哪些变化

    在父母死后,朱元璋自然要埋葬父母,当时他是根本没有钱去买得起棺材,所以就用了两张破席子将父母收拾打理好之后,他就像地主刘德求情,希望能够借一块地来安葬自己的父母。地主刘德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再加上朱元璋又偷吃了她的小牛仔,所以他自然不愿意借地给朱元璋。后来还是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到朱元璋这个小孩子非常

  • 明朝时,6万锦衣卫遍及各地,他们是如何领取工资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十大顶级锦衣卫,明代锦衣卫数量,明代的锦衣卫全是太监吗

    当时锦衣卫的高层每月的工资是在7.5石米,而基层的小兵是7石米。这样的份额在当时是没有便捷的银行系统的,那么他们的工资是如何领取的呢?加之锦衣卫一年四季,全国各地的到处抓人。在京城的人可以直接去皇宫领取,那么外地的人员呢?锦衣卫每次出任务的时候都是会向皇宫里报备的,而且锦衣卫在各地都有眼线,这些眼线

  • 明朝开国五虎将,每一位都是不可一世的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34个开国功臣,明朝五虎大将顺口溜,明朝十大虎将排名

    1、徐达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逐渐确立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徐达不仅具有“刚毅武勇”的性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尤长于谋略”,善于观察事物

  • 北宋,一个经济与文化同时繁荣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属于哪个朝代,北宋的兴衰史,历史上的北宋有多强大

    公元960年,一个男人,在众多部下的强硬态度之下,半推半就地将黄袍披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内心的狂喜几乎要满溢出来,但是他的脸上不仅不能表露出一丝一毫的喜悦,还要假装很为难很勉强的样子。这个男人,就是赵匡胤。当年他为了当上皇帝,自导自演了一出皇袍加身,从此,宋这个朝代就出现在了历史的笔下。从公元960年

  • 北宋皇帝都是如何努力收复幽云十六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幽云十六州是五代时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塘割给辽国的,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石敬塘本来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主要任务是保卫山西,防止北方的辽国南下。当时的后唐皇帝李从柯,因为弑君篡位上台,对石敬塘非常顾忌,一直想要除掉他。石敬塘感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于是请求辽国出兵,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