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关于宋朝的靖康之耻有多令人悲愤无奈,从宋朝诸多文人的诗词中就能窥见一二,而宋朝之所以会落得如此境地,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重文轻武的朝廷政策。在宋朝士兵的地位却比商人还要低,整个宋朝都由文人来统领军队号令大军,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抵抗强大的外敌?更别提宋朝当时的朝廷风气,腐败一片软弱不堪,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民族气节。
在后代史书上,对于宋朝的评价也都是十分负面的,割地赔款、自愿被俘,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都是真实发生的。而宋朝的靖康之耻,更是所有汉族人民心中不能忘的仇恨,众人皆知,宋朝在这场战役中的惨败,却显少有人知道,在靖康之耻后,宋朝也是有过反击的。
靖康之耻
这场惨剧的由来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他在黄袍加身之后立马就急着要收拢兵权,在朝政还没稳固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是伤了开国武将的心,让君臣离心,这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像赵匡胤这样的开国皇帝都不重视武将,那么之后的皇帝更不会重视武了,所以就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朝廷风气,而这也是宋朝后来打仗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当时的宋朝军队都是由文人来统领号令的,文人与武将本来就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让一个文人来号令千军万马,又怎么可能打得出真正的胜仗呢?
所以,在宋朝与邻国发生几次摩擦之后,别的国家都摸清了宋朝的底细,对这个国家也就不再重视,甚至是轻视了。不过宋朝重文轻武,但它最初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很富裕,在国家鼎盛之时,朝廷与百姓齐心,自然能抵抗外敌。但到了末年时朝廷腐败风气盛行,百姓生活都已苦不堪言,再加上对军队的不重视,那么打仗的结果可想而知。
与金朝的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朝一开始是派了使臣与宋朝商议,想要两国一起联手灭了辽国,这两个国家本来都是宋朝的心腹大患,当时朝廷中也有人提出过不要听取金朝的建议,如果真的把辽国灭了,那么下一个经常要对付的就是宋国了。
然而当时的朝廷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它与金朝联手灭了辽国之后,接下来面对的就是金朝的铁骑了,而当时内里已经腐朽不堪的宋朝,又怎么可能打得过金朝呢?
所以金朝的进攻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宋朝的军队仿佛没有丝毫反抗之力,以至于造成了这场惨烈的靖康之耻,当时的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人所俘虏,甚至还答应了金人的要求,向他们行“牵羊礼”,亲自对着金人跪拜。
皇帝都已经如此可见,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过的怎么样?也是可以预见的了,这件事情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光是朝廷内部分崩离析,民间也是动荡不安,各类起义层出不穷,这段时期的宋朝有多么黑暗,从当时的文人诗词中就能窥见一二了,例如在岳飞的《满江红》中,就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他的悲愤无奈,以及对国家存亡的忧患之情。
赵构建南宋
靖康之耻之后不久,北宋就正式宣告灭亡,后来是赵构重新建立了南宋朝廷,延续了宋朝的脊梁,开始正式的对金朝反击,而赵构此人原本在宋朝皇室之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他也被俘虏了,但他并没有屈服于金人,而是一直伺机逃跑。
后来他找到机会逃出来,便开始四处游说,找到当地的官府鼓舞士气,并唤起国人的爱国之心,努力的去联络个个爱国之才,想要挺起宋朝的脊梁,身为皇室的后裔,他绝不甘心就此成为金人的俘虏,也不甘心已经延续了这么久的宋朝,就这样败在了这里。
所以他才会这么拼命地想要重建宋朝,后来他成功了,在当时那样的情形下,赵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成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宋,但对金人的反击并不是成立另一个朝廷就能管用的,他们根本上的差别还是武力上的差距。
他们的士兵士气不足,训练度也不够,能够带兵的良将也太少了,如果想只靠自己与金人打仗的话,获胜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渺茫的,而赵构显然也非常明白这一点,特别是南宋朝廷刚刚建立,各方面都非常不稳定,想要稳住这个国家,又击退外敌,那只能智取,从别的方面想办法。
于是赵构就想到了另一个国家——蒙古,他联系了蒙古王,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想要与蒙古王联合出兵,把金人打回去,这时候的情形其实与北宋当初与金朝联合是非常相似的,然而这个时候的南宋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联手反击
虽然大家都担心会养虎为患,把蒙古变成另一个金朝,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了,如果不想让自己的百姓在被金人践踏的话,那只能先与蒙古联手,先把金人赶走再说,虽然南宋的军力很弱,但是蒙古兵的战力还是非常强的,在两国联手之下,金人很快就战败了。
两国的联军很快就打到了金朝的内,在进入金国的领土之后,宋朝的将士们就已经按耐不住了,他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的同胞都死在了金人的铁骑之下,死在了那些残忍的折辱之中,这怎能让他们不心痛?
之前朝廷如此不作为,都有这么多有识之士站起来反抗,现在朝廷站起来了,军中的士气自然更加足了,这国仇家恨加在一起,他们与金人之间就是血海深仇,因此,当时甚至都不用将军下令,士兵们都已经就已经自发的开始去进攻金人了。
两国联军面对的是700万的金人军队,本以为金人这么强的战斗力是能够抵挡住的,然而在蒙古军强大的战力和宋军坚定的信念之下,竟然还是节节退败了,而宋军也一鼓作气,将金人杀了个片甲不留。
最后统计战果时,这700万的金人竟然只剩下了十万,虽然听起来这场战役金国败得很惨,但对比之前宋朝的百姓们所受的那些苦难来说,这些被杀的金人不值一提,而这个数字,也体现出当时的士兵们内心的悲愤,他们将这种悲愤化作力量,化作砍在金人身上的刀,而这就是南宋对金朝的第一次反击。
结语
靖康之耻是刻在所有宋人骨血中的耻辱,传承至今,也是在告诫现在的人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轻视任何一种力量,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不被别人所掌控,才能让自己国家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