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字子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嫡生第三子,母宣穆皇后张春华,为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弟。同样作为司马懿嫡子的司马干,为啥却少存在感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司马懿
其一,司马干的年纪与司马师、司马昭的年纪差距太大。司马干比司马昭小了21岁,仅比司马懿的嫡长孙司马炎大四岁。而司马昭的儿子也不少,且与司马干的年纪相差不大。也就更不会寄希望於司马干,而给予司马干太多的表现机会。
其二,司马干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如史载:干虽王大国,不事其务,...虽有爵禄,若不在己,秩奉布帛,皆露积腐烂。阴雨则出犊车而内露车,或问其故,对曰:“露者宜内也。”朝士造之,虽通姓名,必令立车马于门外,或终夕不见。时有得观,与人物酬接,亦恂恂恭逊,初无阙失。前后爱妾死,既敛,辄不钉棺,置后空室中,数日一发视,或行淫秽,须其尸坏乃葬之。
司马干不但年纪与其两位兄长相差很大,以致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且其自身的才能也与司马师、司马昭有着霄壤之别,还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以致行为乖张而有很多劣迹在身。
光熙元年( 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司马衷,司马越到洛阳后,前往看望司马干,司马干闭门不让他通报。司马越在他家门前停车等了很久,司马干才让人致歉让他回去,而自己门缝中偷看司马越。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的想法,有人说因为他有疾病,有人认为他是隐居匿迹。
司马懿
永嘉五年( 311年)正月二十二日(2月26日),司马干去世,享年八十岁。不久后,正逢 刘聪包围洛阳,所以来不及赠予司马干 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