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战败之谜,被一组铭文解开,学者:周武王和姜子牙真是太狡猾

纣王战败之谜,被一组铭文解开,学者:周武王和姜子牙真是太狡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2/19 16:50:21

军事上的失败,一般可以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分析。以牧野之战为例,也可依照这个范式。从战略上来说,纣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不仅不能团结国内贵族,更不能亲睦友邦,最终导致绝大多数诸侯都投靠于周人。纣王的失败印证了那句老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但若想从战术上来分析,却困难重重。毕竟牧野之战距离今天已有3000多年,第一手资料极为匮乏,光凭字史料很难有说服力。从近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纣王是具有相当军事才能的君主:

由上述甲骨文可以看出,纣王时期,商朝屡次出征,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击败对手,虏获大量奴隶。由此可见,纣王并非无能之辈。论行军作战,周武王和姜子牙未必是他的对手。

此外在牧野之战中,周军是远道而来,纣王坐镇主场作战,无论是人数还是地形,都占有优势。那么,纣王为何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战败呢?

1976年,陕西省临潼镇零口镇出土了一尊铜簋,名曰利簋,它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从做工与材质来看,属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更令学者们惊奇的是,器内底部还铸有铭文4行33字,简单记述了牧野之战的经过:

简单翻译来就是,武王讨伐商朝,在甲子之日早上, 天还没有太亮的时候就把商灭了。对于这个发现,学者们非常惊喜,这毕竟是我国首次发现牧野之战的第一手资料。

结合史书的相关记载,周军确实是在甲子日早上天色未明的时候发起了进攻。例如《国语·周语》曾记载:“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由此记载可见,周军在晚上时就已开始布阵。

从《尚书·牧誓》来看:“时甲子昧爽,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乃誓。”也就是说,周军到达朝歌郊外时已经布阵完毕,并开始誓师。

在古代,由于照明条件不足,一般只会进行偷袭战,而不会进行堂堂正正的阵战。毕竟在缺乏视野的情况下布阵,很容易出现阵型混乱的情况。然而周武王和姜子牙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夜里布阵。从《牧誓》的记载来看,周武王为了维持阵型严整,不惜牺牲行军速度:

简单翻译就是:今天决战,我们进攻的阵列的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每次行军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

就这样,周军保持着阵型,一步步地挪到朝歌附近。当纣王和商朝军人一觉醒来,周军早已摆好阵型、严阵以待。到了这时,纣王只好动员军队仓促应战,虽然商军人数占优,但已来不及布下完美的阵型。

在古代战争中,阵型的严整与否决定了一场战役的成败,完美的阵型可以建立局部的人数优势。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因为布阵得当。最终,纣王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完败于周武王,而军中的奴隶趁势造反,导致商军的完全失败,而纣王自焚的命运,也就是不可逆转了。

结合利簋铭文与史料,纣王之所以在战术上败给周武王,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周武王算准时间,出其不意地在夜晚布阵,最终得以出奇制胜;其二,周军在布阵方面占得先机,而纣王仓促应战,来不及布阵,最终在主场败给了周军。

在笔者看来,周武王的胜利正好符合《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军事思想,最终一战制敌,得以建立800年国祚的周朝。

更多文章

  • 周朝的历代先王中,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历代诸侯王名称,周朝最厉害的帝王,历史上的周朝谁最厉害

    这些先王要说起来时间跨度很大,从帝尧封姬弃于邰地开始,到商末周文王兴起于西岐止。一共经历了约1000余年,这期间不知产生了多少代先王,我们只从几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先王身上来对比。那么这几位就是:始祖后稷、第一次迁徙的姬不窋、第二次迁徙的姬刘(公刘)、第三次迁徙的姬亶(古公亶父)、兴周的周文王。1、后

  • 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人,为何被周王以残忍手段烹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后人排名,姜子牙的历史事件和影响,西周姜子牙最后去哪了

    而这三个原因和到一块,就是周朝的天下走向了礼乐崩坏,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了,就得先把这件事重新说一下,然后再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事情的经过。 齐国是周朝最为重要的封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年周武王为了酬谢各个功臣和自己的宗室,对天下实行了分封制,而第一个接受封地的就是姜子

  • 众神之神姜子牙的墓葬,千年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子牙的墓,姜子牙的墓有没有被盗,姜子牙的墓如何发现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到姜子牙这一代的时候,家境中落。为了生计,姜子牙做过宰牛的屠夫,也开过酒肆。但是人虽穷却志不短,在闲暇之余,姜子牙抓住一切的时间在学习,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天文地理,亦或者是风水

  • 陕西郿县大发现:西周怪马被当做不祥之物,专家紧急救回引发热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怪马被当作不祥之物,西周怪马的传说,西周玉马

    在建国初期国家经济落后为了改善国家经济状况陕西郿县李村的所有村民积极开垦荒地以加大农业发展,其中有一位村民在开垦的过程中从地下挖出了一个青铜器,村民将他拿到河边洗干净后发现是一个形状似一匹马的青铜器,村民觉得这是一件宝物便没有声张偷偷的拿回家中。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自从这件青铜器被拿回去后村里便接二连

  • 为什么神仙自从商朝之后再也不干涉朝政呢?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对于商朝的了解最多的来自于《封神演义》,不过《封神演义》一直都是一个谜团,《封神演义》是谁写的,一直都有争论,现在大都以鲁迅所说的明朝许仲琳为主,那么一个明朝人为什么知晓这么多商朝的事情?《封神演义》讲述了商朝末年周王伐纣的故事,其中有无数仙神在伐纣过程中做了幕后推手,他们影响了商周的局势。但是

  • 闻喜县出土“怪”铜车,专家经研究,为我们揭开三个西周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铜车軎,铜车图片大全,闻喜出土铜车图片

    https://p9.toutiaoimg.com/origin/pgc-image/fd528e92193c4587b68ef87bf7d1eda4?from=pc(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84年夏天,闻喜县连日

  • 为什么说夏朝存在了470年?专家:是真的,战国一史书有明确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朝真正历史,夏朝的基本历史信息,深度揭秘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其历史距离如今。已经有了快4000年的时间,因此关于夏朝的争议,也始终未曾停止过,在国内外不少专家的眼中,夏朝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文人,比如胡适、顾颉刚和郭沫若,就认为夏朝不应该存在,而是周朝为了推翻商朝,证明自己合法地位,故意杜撰出来的产物。理由也十分好理解,至今为止,人们尚

  • 中国这个王朝存在471年,为何欧洲不承认?西方学者:无实际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存在最久的王朝,中国各王朝存在多长时间,中国的各个王朝持续了多久

    关于夏朝的详细记载,可以见于《史记·夏本纪》当中,《礼记》、《左传》对于夏朝历代国君,官制、历法、刑法、土地等问题都有十分详细的描述,但是一些西方的历史专家却也给出了自己不承认夏朝的原因:没有实际证据。在《哈佛中国史》和《剑桥中国史》中,中国历史往往是从秦汉两个大一统帝国开始写起的,不但漏掉了夏朝,

  • 为何中国人被称为“华夏子孙”,难道夏朝之前还有1个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跟夏朝有关吗,夏朝和华夏是什么关系,夏朝之前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国人的远祖可追溯到炎帝和黄帝。相传在上古时期,在黄河流域有两个比较大部落,姜姓的炎帝部落和姬姓的黄帝部落。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资源就那么多,两个大部落在各自扩张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最终诉诸于战争。黄帝部落略胜一筹,兼并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经过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

  • 为什么周武王叫“姬发”,而他的哥哥却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姬发为什么能当武王,武王姬发的历史,周武王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首先,在商周时期,古人的称呼和现代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一般是不称姓的。像姬昌、姬发、姜尚、赢政等等,都是后人这样叫的,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那时候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称姓的,这些带着姓的名字都是后人对他们的称呼。在《史记·管蔡世家》中是这样描述周文王的儿子们的:“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