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的存在,曾经是一把利刃,经过提升与改变,西汉战胜了他们

匈奴的存在,曾经是一把利刃,经过提升与改变,西汉战胜了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3/12/13 20:04:16

作为新的领导,他在军队实力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渐从战败的打击之中恢复,变得更加猖狂和肆无忌惮。

而当时中原正陷入内乱之中,自己的安危都难以顾及,怎么可能会对来势汹汹的匈奴提起重视呢,也因此让他们钻了空子,迅速发展壮大并不断抢夺中原的人与物。

当初刘邦建立西汉,看似风光无限,但内部是千疮百孔,经过了长期的战争,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军队也需要时间进行修整,总的来说就是国力衰微。

匈奴自知中原此时的悲惨现状,于是趁机对北方地区进行了大肆掠夺,抢占了许多领土,汉高祖六年,冒顿单于再次带领骑兵对中原发起进攻。

这一战中韩王信投降,致使刘邦大怒。后来亲自出征带领三十万大军进行反抗,但是竟然被困在了白登山上。

要不是因为对阏氏进行贿赂,估计会丧身于此,这件事情也反映出了汉军的军队不足以与匈奴进行对抗。

一、与匈奴对抗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需要改进之处

1.以“和亲”换来短暂的和平

在那之后的十年里,中原地区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卑微至极,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和亲”政策正式出台,通过献给匈奴人女子成亲来求得国家短暂的安全。

之后的关系还是比较缓和的,虽然偶尔也会有战争,但都不是什么大规模的进攻,但是这种安全是在失去尊严的前提下获得的,逐渐壮大的汉朝自然不会甘于受辱,双方必然要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2.骑兵受到重视,实力增强

汉朝早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那就是作战方式上面的落后,匈奴人天生的优势使其以骑兵为主,而汉朝步兵与车兵是主力军,自然无法与之对抗,所以也开始逐渐训练骑兵。

汉文帝前元六年,匈奴再次入侵,这次应战的已经有一部分的骑兵了,经过实践证明有很大的提升。

在这之后的皇帝开始设立军马场,积极训练骑兵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骑兵的比重大幅提高,经过养精蓄锐后的汉朝终于有了主动出击的实力。

3.成功完成复仇,将其赶走

西汉帝国的地位终于崛起,沉重地打击了匈奴的势力,迫使其交出之前的中原领土并且逐渐撤回。

在汉武帝的政策之下,最终匈奴被打得再也不敢有任何想法,慢慢消失在了社会上。实际上是因为汉朝本身认识到自己不得不强大起来进行反抗。

终日承受挨打的现状早已经让他们抬不起头,所以才会不断加强军事实力、进行军事改革;而匈奴这边固守自己强大的现状,没去思考对手的行动,最终被击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完成了从消极防御到提升实力,再到反击的逆袭

1.最初态度的转变得益于文景之治

在汉文帝之前的每场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没有任何悬念,所以才会使中央被迫与之进行表面的叫好。

但是文景之治出现之后,西汉的综合国力已经得到了改变,国家内部的信心相较于之前也得到了提升。

经过反思与改进,养马的高潮出现,战马在战争中的地位得到认同,七国之乱结束后,西汉军队的战斗力更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所以后来出现了在战争中第一次做到与匈奴不相上下的对抗。

2.西汉军队的全盛时期到来

汉武帝继位之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皇室地位;进行军事体制重整,提高武将的地位;

对南北军的数量进行了更改,对中央军队进行扩大等等,与此同时沿用之前的优秀政策,战马规模得到提升。

这之中最令人佩服的还属招募士兵的制度,不局限于汉人,少数民族也包含在内,这样的制度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赞美,汉武帝“以夷制夷”的理念得到了极大的认同。

最终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两位大将主动出击匈奴,这一次打得匈奴人再也无力南下,为后来的中原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西汉军事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仿佛也置身到那段历史中,从受欺负委曲求全到逐渐改变自己进行反抗,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突破,但是西汉还是坚持下来了。随着匈奴的退出,西汉一跃成为了当时的东亚霸主。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

更多文章

  • 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自杀前留下遗书,汉武帝阅后怒骂: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子夫汉武帝,卫子夫是怎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的,汉武帝在卫子夫死后最宠谁

    卫子夫公元前91年,时值深秋,花草枯萎,百木凋零,一阵凉风吹起,扬起一地的萧瑟。一曲长笛,又勾起宫人满腹的愁思。此时,皇宫深处,一个满头花白,身材佝偻的老妪,正对着眼前的一片荒凉,动情地吟唱着:“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这是出自

  • 夷陵之战爆发后,为什么没有大将追随刘备进攻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打吴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输

    刘备63岁的时候。他毅然率领士兵向孙权进军,为二哥关羽报仇。虽然刘备那时很老。但他已经是汉代的皇帝了。虽然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但他仍然想吞并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去了解刘备当时为孙权远征而排的队,我们会发现,他基本上是领导进攻的人,而他的五位虎将则不是。为什么没人能陪他去打孙权?不是他不带人。小说中可悲

  •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天生自带“主角光环”的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的书全集,描写主角是刘秀的小说,主角叫刘秀的小说有哪些

    刘秀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市,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子,虽然刘秀身上流的是刘邦的血,但也只能算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尽管刘秀后来取得了王位但并不是从刘家子孙中接手过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智谋和双手打回来的。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其世系传递为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长沙王刘发→舂陵侯刘买→郁

  • 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侄女夏侯氏做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有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张飞夏侯氏,张飞和夏侯婴的关系,夏侯渊和夏侯氏

    夏侯氏,征西将军夏侯渊是其伯叔父,博昌亭侯夏侯衡、车骑将军夏侯霸、兖州刺史夏侯威等是其堂兄弟。《魏略》载:“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建文五年(200年),芳年十三四岁的夏侯氏,在外砍柴被张飞发现,张飞见其美貌,又得知

  • 明末清初崛起,在清朝烜赫一时的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号称有八大晋商,临汾亢家、祁县乔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候家、范家,祁县的渠家、和太谷孔家。在著名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各家晋商的财富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中间有的人已经富可敌国。然而曾几何时,这些雄踞山西的富商巨贾,似乎一夜之间走向了没落,只留下一座座深宅大院,供后人凭吊游览。纵横天下数百年的

  • 弘时:一位悲惨的皇子,因为和允禩交往过密,被多疑的雍正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赐死弘时是真的吗,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弘时是雍正哪个妃子所生

    在权力面前,尤其是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亲情甚至是儿女亲情也是不足一提的。这一点,经过残酷的九子夺嫡,且最终胜出的胤禛肯定深有体会。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这一辈的经验教训,所以胤禛成为雍正帝后,才不惜对自己的儿子痛下下手。雍正帝的三儿子弘时,死时年仅24岁,无论是被监禁抑郁而死,还是被其父亲赐死,都跟其父

  • 年少不知李鸿章?洗白李鸿章,才是不了解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什么时候叫李鸿章,李鸿章真实的经历,年轻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在他们描述中,虽然李鸿章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那与他无关,李鸿章只是慈禧团队的替罪羔羊,无法靠一己之力拯救衰败的晚晴。他能做到的,只有拖着自己年迈的身体,四处奔走,对外国人低声下气,以减少一些赔款,他们列举的典型案例便是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时,挨了一枪,帮大清省下一亿两白银。《马关条约》的真

  • 巨贪和珅倒台之后,失去对手的纪晓岚,晚年心境荒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纪晓岚刘墉和珅,纪晓岚死后和珅怎么样,纪晓岚与和珅的人生观

    和珅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和珅生于清朝乾隆时期一普通家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家境惨淡,有幸得老家丁保护,和珅和弟弟和琳才得以安顿。失去双亲的和珅,只有努力读书走上仕途这一条路,才可以换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年少时的和珅勤奋好学,精通满,汉,藏,蒙四族文字,四书五经,品学兼优的他深得老师的喜爱。正是和

  • 他娶工厂女工为妻,总觉得妻子与众不同,6年后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哪位名人娶了十九岁的干女儿,40岁工人娶皇妃,45岁的车夫娶了38岁皇妃

    自古以来,气质脱俗的女子常常被人们冠以绝代佳人的称号,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个人的气质大概都是能看出来的,有些人既有美丽的容颜又有气质,但是有的即使长相完美,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很像一个普通人。或许真正散发美丽的人,无论从面貌还是思想来看,她都是与众不同的。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心里都对它充

  •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他在执拗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羹尧,年羹尧死后雍正后悔吗,年羹尧对雍正的态度

    因为类似的情况以前曾经发生过一次,那是在他于雍正元年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他能够直接在雍正面前盘腿而座,态度傲慢,那个时候雍正都没有对他如之何。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当时雍正刚刚继位,很多事情还没有理顺,朝中又有年妃,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在,所以雍正采取了忍的策略。而年羹尧显然是没有看清形势,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