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害怕功高震主,王翦主动辞官,秦始皇:你不用走,我不敢杀你

害怕功高震主,王翦主动辞官,秦始皇:你不用走,我不敢杀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11 更新时间:2024/1/16 9:48:28

为了新王朝的建立,一些开国功臣们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只可惜最终都因为“功高盖主”四个字,没得到什么好的结局。

尤其以西汉,和明朝为例,绝大部分开国功臣,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被皇帝无情杀害,没有得到想象之中的荣华富贵。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历史上曾经就有一位开国功臣,因为自己害怕功高盖主,主动向皇上辞官。没想到皇帝却对他表示:“你不用走,我不敢杀你。”

而他便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中最重要的一名大将——王翦,那么王翦究竟是如何做到功高盖主以后,还能功成身退的呢?

权倾天下的秦始皇又为什么不敢杀他呢?

大将军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是琅琊王氏以及太原王氏的世祖,和白起、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王翦曾经率领秦军消灭燕、赵两国,并且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同作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更难能可贵的是,最终官拜太师、封武成候、得以善终。

世人提起王翦,最深刻的印象应该就是灭亡楚国的战役,当时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如何灭楚,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

对于王翦的回答,秦王嬴政始终认为这样的人数未免太多,区区一个楚国而已,值得秦国如此重视。恰好此时年轻将军李信表示,只需要二十万人就能够打败楚国,秦王大喜。

认定王翦已经老不堪用的同时,秦王嬴政命令李信,即刻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兵伐楚,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楚将项燕却卖了一个乖,分明有四十万大军在手,却一直故意示弱,引诱秦军一步一步走进包围圈,并安排精锐部队从后方突袭李信。

此次战役之后,秦王不得已重新用王翦,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历程中,少有的一次败仗。

在王翦出征以后,为了消除秦王对自己拥兵自重的顾虑,他连续多次请求秦王赐予自己田地,甚至已经到了部下都觉得不好意思的地步。

长达一年的征战,王翦成功击破楚军,击杀项燕于蕲,并俘虏秦国最后一位帝王负刍。至此,王翦的功绩已然到达顶点,整个秦国上下,也再没有其他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

秦始皇的顾虑

事实上,从上述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来,王翦除去带兵打仗之外,其政治智慧也远超战国时期的另外几位名将。

以同为秦将的白起为例,虽然同样为秦国打下了无数胜仗,最终却被秦昭襄王赐死,这是为何?

原因就在于白起只会打仗,根本不懂得考虑君王在想什么,这样的大将,又怎么可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世人都知道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将赵国打得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和秦国叫板,可很少有人了解,邯郸之战爆发以前,白起还在和秦昭襄王叫板。

也正因如此,最终导致君王离心离德、相互猜忌。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又怀疑皇帝。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两人之间必须没一个,手中筹码更少的白起,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反观王翦,即便被秦王嬴政认定自己老不堪用,他也没有什么怨言,甚至没有为自己便捷,与李信结仇。一位将军能够有这样的胸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皇帝向他认错道歉,并请他重新出山以后,王翦也没有什么架子,您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对秦国的忠心天地可鉴。

原本到这一步,秦王政就已经十分信任王翦。可兵力数量实在太多,如果王翦拥兵自重的话,秦王政也一定十分头疼。为了让秦始皇放心,王翦多次表示想要更多的良田。

这在外人眼里是贪婪,可在秦始皇眼里却是一次又一次委婉地表示忠心。如此聪明的将领,相信古往今来的每一位帝王都会十分喜爱。

也难怪王翦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劳,依然能够功成身退。至于秦始皇为何会对王翦说:你不用走,我不敢杀你。其实答案也很简单,老百姓看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臣子们难道都看不懂?

如果连这样的将领都被杀害的话,还有谁会真正效忠于秦始皇。他可不希望自己身为千古一帝,手下的文武大臣们,都是心思狡诈之徒。

更多文章

  • 如果赵构没有陷害岳飞,坚持出兵抗金,能否比拟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和赵构终极对话,赵构和岳飞谁强,岳飞死后赵构母亲恨赵构吗

    在宋朝当时,金人是宋朝最大的敌人,也是所有的敌人当中最强的,别的势力敌人可以不管,但是金人却不能不重视,而在当时的宋朝,要论谁能够给金人带来威胁和震慑,那就非宋朝的大将军岳飞莫属了,同样,对于当时的金人来说,岳飞的存在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岳飞带着岳家军和宋朝的军兵们,在战场之上面对金兵的时候,几乎都

  • 让刘备自己选择:诸葛亮庞统法正只能留下一两个,他会先后抛弃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法正和庞统,诸葛亮庞统刘备可以配吗,庞统和法正谁有实力

    虽然还没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但刘备伐吴缺一个好参谋长,那却是不争的事实,连诸葛亮事后也扼腕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十分清楚,在刘备面前,法正说话更好使,如果法正还在,伐吴之战也是可以打一打的,而且也未必会打输。法正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很高,“外统

  • 他妈是个传奇,他爹真够狠心,汉武帝临终前杀她决不手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临死前杀了所有的妃子吗,汉武帝传奇,汉武帝传奇500字

    八岁的幺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在位十二年,年仅二十岁即驾崩。汉昭帝年幼即位,一直由霍光独掌朝纲,后又英年早逝,因此在正史《汉书》中关于昭帝的记载,事迹廖廖,其作为一代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在史书里很横糊。 一、他妈是个传奇 刘弗陵的母亲是钩戈夫人,她是一个平民得幸天子的传奇,据说她出生手里

  • 司马懿曾立下遗嘱不准子孙扫墓,1700多年后才明白,真是老奸巨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临死前预言,司马懿临终前的遗嘱,司马懿晚年的样子

    司马懿自幼聪明伶俐,当她长大后,她学到了很多东西,融会贯通很多知识本领,他帮助曹操夺取政权后称帝,后来,他为国家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临终前留下了一份可疑的遗嘱,他生前就提前谋划,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并要求后人死后穿上平日里的常服。司马懿的筹谋当时,大多数皇室贵族都

  •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如何来的?四回合大战,两死一伤一逃脱而得其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死后谁才是三国第一猛将,猛将吕布,天下第一猛将吕布

    方悦,本是河内名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方悦作为河内郡太守王匡的手下部将前去出战,在虎牢关前挑战吕布,面对于天下第一猛将竟丝毫不将吕布放在眼里挺枪而出,没有还手余地的方悦竟被吕布一招斩于马下,不到五个回合竟被吕布所杀!对于这一场的战斗吕布可谓是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赢得了比赛。面对于千军万马吕布都

  • 吕雉太后:刘邦的“糟糠之妻”,被捕受尽折磨,归来后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夫人吕雉,吕雉对刘邦的态度,吕雉心狠手辣

    吕雉剧照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首位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女性。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她与唐朝的武则天不相上下,并称为"吕武"。而在她把持朝政的那段时期,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为汉朝的后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是亦有人说她"开国母后莫不贤明,独吕雉以妒悍称制,外戚之祸,汉为最烈,贻谋可

  • 吕布战死,赤兔马神采奕奕,关羽被杀后,赤兔马为啥绝食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观看古装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时,主人公在本领高强的同时,座下更有是一匹汗血宝马, 正是靠着它,每次都能从敌人的手下逃走,可是说拥有一匹汗血宝马是大家所有人的梦想,作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汗血宝马,那无疑是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赤兔马”了。赤兔马到了吕布手里,正应验了那一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杨仪是小人吗,杨仪是谁,口水三国杨仪

    本来杨仪以为,他带领蜀汉大军撤回之后,立有大功,肯定会被重用,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位置,肯定非他莫属,然而,诸葛亮死前早有安排,他看中的是蒋琬,诸葛亮认为杨仪的性格太小气狭隘了。就这样,蒋琬接了诸葛亮的位置,担任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没得到,也没有被委任要职,只担任了中军师这样一个职务,成了一个可有

  •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还能坚持三十年不灭,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坚持北伐,消耗魏国的实力蜀汉从诸葛亮开始一直北伐其实都是被曹魏逼的,如果不北伐蜀汉早就被灭了,首先曹魏的地盘大,各地人才远多于蜀汉和东吴两国,如果不北伐凭借曹魏的能力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曹魏有能力直接打败两国联手,诸葛亮和后面的姜维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都在不断的北伐为的就是消耗曹魏的军事实力。魏国经过

  • 诸葛亮五丈原去世后,蜀汉为何等了20年,才让姜维率军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死时蜀汉的情况,诸葛亮死后姜维坚持了多少年,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路线

    诸葛亮的确做到了,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蜀汉,刘备去世后,整个蜀汉政权风雨缥缈。此时的诸葛亮展现出他超强的执政能力,迅速将蜀汉的人心聚拢在一起。在军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乱,在朝廷上,他选拔培养人才,为蜀汉将来做打算。诸葛亮执政前期不管是平定南中还是治理朝政,所做的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匡扶汉室,报答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