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靠陌刀打天下,为何威力强大的陌刀到了宋朝却被抛弃了?

唐朝靠陌刀打天下,为何威力强大的陌刀到了宋朝却被抛弃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3/12/17 15:36:07

据《唐六典》所载,陌刀是一种步兵所使用的长刀,类似“古之断马剑”。既然类似长剑,陌刀必然是双刃。

《新唐书·阚棱》印证了这一点,阚棱“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陌刀既然称之为刀,应该就是将剑加宽,加厚,两边开刃。而且,长约丈余,换算成现在的度量单位,长度应该在3到3.6米,比普通的长枪略短。

而在《新唐书·张兴传》中,则记载有“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唐朝一斤,大约是现代的一斤二两。换算一下,陌刀重约9公斤上下。这可要比普通的长枪、长矛重多了。

陌刀长,而且重,所以,要求使用者必须十分的健壮。比如阚棱就是“貌魁雄”,而张兴则是“长七尺,一饭至斗米,肉十斤”,同样是能吃的壮汉。

据史料推测,陌刀所用的材料,以及制作工艺也非常的精湛。唐朝,灌钢冶炼法已经比较时尚,使用搭配合适的生铁、熟铁冶炼混合,得到碳比例合适的钢,当时称之为“宿铁”。然后,再使用“百炼钢”的工艺,对宿铁进行反复的折叠锻打,最终,才能得到一把坚韧且锋利的陌刀。

陌刀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人力,所以,陌刀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据说,一把陌刀的制作成本,远超一匹优质战马的价值。

好在,陌刀的高成本,带来了高回报。陌刀在战场上,通常都是“一挥杀数人”、“一举刀,辄数人死”、“锋刃所加,流血漂杵”等等。

唐朝名将李嗣业更是凭借陌刀建立了赫赫战功。

安禄山部将李归人,率精锐之师,突入了唐营,唐军大乱。李嗣业脱掉衣服,手持陌刀,赤膊上阵。只见“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瞬间杀了十余人,稳住了唐军的阵脚。

通常,两军对阵之时,唐朝的陌刀队排成阵列,如同一堵刀墙一般,向前劈砍。这跟著名的马其顿方阵颇有点相似之处。面对这样的对手,不要说敌人的步兵了,即使是骑兵也无法再有效地发起冲锋。

李嗣业手下的陌刀队,在李嗣业士气的振奋之下,“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反败为胜,大败安禄山大军。正是在李嗣业所率陌刀队的有力支持之下,郭子仪率军顺利收复了东都洛阳。李嗣业也由此获封虢国公。

陌刀在唐兵的手中,屡立战功,为什么到了宋朝,反而被抛弃了呢?这主要是因为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都在进步,战法也在不断的创新,所以,陌刀在得到继承、进化之后,就逐渐被淘汰了。

其一、陌刀的制造、使用、维护成本都太高,在战争比较频繁的五代十国,以及宋朝时期,大量装备的成本太高,不符合战争需要。

其二、陌刀应该进化为了宋朝时期的鋽刀、三尖两刃刀,然后,又被单刃长刀所取代。毕竟开单刃刀的制造成本,以及耐用程度、维护成本,要比开双刃的刀有优势。这跟剑逐渐被刀取代类似。

其三、宋朝时期,辽、金、西夏的军队中,人和马全部覆盖甲胄的重甲骑兵增多。此时,陌刀的杀伤力反而不如长矛、神臂弓的穿透力,也不如锤、斧等钝器的打击力,更没有宋朝新式斩马刀(麻扎刀是其中一种)的灵活机动。岳飞在对金作战中,就充分发挥了宋朝斩马刀,以及锤斧的优势。

正因为宋朝时期,有了比陌刀更合适的替代武器,所以,才抛弃了唐朝的陌刀。

因为陌刀的制造成本非常昂贵,作为唐朝军队的常备武器,需求量也非常巨大。因此,唐朝时期,禁止陌刀陪葬。这也导致直到现在,都没能发现陌刀的考古实物。加上史料上也没有陌刀的图画,陌刀到底长什么样子,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更多文章

  • 陕西出土李世民女儿墓,看到不光彩一幕,考古学者怒斥:禽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女儿墓,李世民的女儿李安澜,李世民女儿墓地被盗完整版

    相信大家对于秦始皇兵马俑都不陌生,它其实就是属于秦始皇陵墓中的一部分,也正是由国家历史文化官方出面挖掘,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恢弘一幕。而事实上,除了这种大型墓穴以外,还有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地,埋葬在土地深处。中华封建时代延续千年,这其中所埋葬的皇室人员无数,金银财宝也是不计其数,自然就引起了一些不法分子

  • 马嵬驿兵变、逼死杨贵妃,为啥可以视为太子李亨的成功危机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命丧马嵬驿,李亨为什么离开杨贵妃,马嵬坡兵变全过程

    为啥这么讲?绝大部分军事行动,背后都由政治动机驱动;马嵬驿兵变的发生,禁军只是执行者,而主导者则是那股试图改变李隆基逃跑路线的势力,其核心就是太子李亨。对于他而言,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危机处理:杀掉杨家、缢死杨贵妃,既为了断绝大唐军政核心流窜西南的趋势,更为了终结过去20余年的权臣体系、打破李隆基早已

  • 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会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的下场,安史之乱军事实力,安史之乱有哪些资料

    唐玄宗剧照“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正在长安沉湎于莺歌燕舞之中的唐玄宗,听闻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命令前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等人,先后率领大军前去平叛。可以说封常清、高仙芝等当时唐朝边镇名将,在与远比自己的强大的多安禄山叛军交锋时,打的还是不错的,虽然东都洛阳丟了,但退守潼

  • 唐王朝十大节度使中哪位节度使拥兵最多,战斗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的藩镇节度使,唐朝后期最强节度使,剑南道节度使和黔中道节度使

    这十大节度使,各自承担战略任务,又因任务不同而各具鲜明的特点。十节度使1、河西节度使。711年,唐睿宗以贺河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统赤水、新泉、玉门等8军及张掖、交城、白亭3守捉。这也是大唐设立的第一个节度使。因此,凉州也有“天下第一节度”之称。之所以在此设立第一个节度使,是因河西特殊的战略

  • 李世民死因谜团被揭开,死的太蠢难怪没记载,如今咱爸妈也得当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隋唐英雄李世民死因,李世民吻玳姬原版

    李世民算是史上难得的能文能武,且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到了顶尖的帝王。李唐的江山说实话,大部分功劳都得算在李世民头上;除开打天下的功劳,在治理朝政,安定天下方面,李世民也是个中好手。最重要的是,他难得很清醒,一般帝王都追求长生不老,像是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去海外寻访仙山、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将女儿嫁给道士

  • 大唐名相狄仁杰举贤不避亲,却惨遭姨娘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武周时期,狄仁杰任职宰相,为人正直耿介,常常犯颜直谏,而女皇武则天非但不怒,反而对这位喜欢挑刺儿的老臣非常敬重和信任,多次采纳了他的谏言,从不直呼其名,而称呼他为“国老”。狄仁杰晚年时期,多次请求辞去官职,武则天始终不同意,特许其上朝不必行跪拜之礼,并亲切地对他说过:“朕看了你跪拜在地,朕的身体都有

  • 他是隋唐中隋朝名将,因为手里有四件宝贝名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十大顶级高手,真正的隋朝名将,隋唐有名的名人

    尚师徒是《说唐全传》中虚拟人物,隋唐第十条好汉,他武艺高强,是临潼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尚师徒为虎牢关总兵,出场时为伍云召因父亲伍建章被杀而据南阳关造反,韩擒虎挂帅攻打南阳关不利,调尚师徒和新文礼前来助战。新文礼与尚师徒到后,与韩擒虎、宇文成都合围南阳关。伍云召败逃后,尚师徒就回虎牢关镇守。

  • 唐朝一丑小伙,因为一个包裹找回信心,成为大唐著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宰相崔琬个人资料,唐朝宰相朱敬则,唐朝时期有名人物

    史料记载,裴度年轻的时候,长得瘦弱矮小,其貌不扬(朝天鼻),古代人迷信,非常注重面相,有人就认为裴度是天生穷酸相,一辈子也不会发达。一开始裴度并不相信这些,他坚信只要刻苦读书,总能考中进士,飞黄腾达。可惜天意弄人,裴度考了几次进士,都以失败告终。一连串的打击,让裴度也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裴度真的注定

  • 李治性格仁弱,竟敢与父亲的才人武媚私通,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媚简历,李治的照片,李治晚年的生活视频

    武则天剧照然而,李治这个乖孩子,也有惊世骇俗之举,竟在父亲生病侍疾期间,与父亲的才人武媚私通!不过,这段不伦之恋的结果比较美好,李治发现了自己的挚爱。李世民驾崩后,武媚被迫在感业寺出家,李治并没有忘记这段旧情。于是,武媚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一步步从宫女、昭仪到皇后,没有辜负自己在感业寺青灯古佛之下对李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其他的藩王为什么不出兵支援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封赏靖难功臣,朱允炆能打赢朱棣吗,朱棣如何处理靖难遗孤

    朱元璋的很多儿子在朱允炆继位时成为了藩王,朱棣名义上是不满侄子削藩而发动的“靖难之役”,本质上就是为了篡夺皇位,这一点其他藩王不可能看不出来。朱允炆即便再过懦弱,也不可能一位藩王的支持都得不到,可为何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时,明明是皇权正统的朱允炆却得不到任何藩王的出兵支援呢?政治在任何时刻都是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