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如何 两人关系到底有多好

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如何 两人关系到底有多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3/12/6 6:50:38

还不了解:雍正兄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有多好?

若论帝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

十三爷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生母是章佳氏,生他的时候仅是一名宫女。胤祥小时候就很聪明,康熙皇帝非常喜欢他。从12岁开始,康熙每次出巡都带着胤祥,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失宠。

与《雍正王朝》中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是个能能武的全才。论武功,胤祥精于骑射,百发百中。有一次跟着康熙皇帝去打猎,树林里突然蹿出来一只猛虎,十三阿哥胤祥表现得非常镇定,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就向这只猛虎刺去。论文采,胤祥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很拿手。有一次康熙南巡,在行宫里邀请众大臣赏识胤禛和胤祥的书法,大臣们“无不欢跃钦服”,虽有阿谀奉承之嫌,但仍可看出胤祥的书法在康熙眼中还是拿得出手的。

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胤祥就突然不得宠了,或许是受到废太子事件的影响。在《雍正王朝》里,胤祥被康熙圈禁了十年,原因是出于保护这个十三儿,以免让他卷入九子夺嫡的漩涡之中。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胤祥到底有没有被圈禁还存在争议,就算是被圈禁了,也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不过,从这一年开始,胤祥失宠倒是真的。废太子胤礽被复立之后,康熙给成年阿哥们封赏爵位,唯独十三阿哥胤祥没有被封爵,直到康熙去世,胤祥还是一个没有爵位的闲散阿哥。

雍正即位后,胤祥才真正得到重用。雍正一朝,胤祥负责处理了康熙和孝恭仁皇后的丧事,管理内务府,负责西北用兵的后勤供给,统领圆明园八旗禁卫军,负责审理重大案件,负责治理水患,负责勘察建造皇帝的陵寝,负责外国传教士事务,负责营田水利。可以说,家事国事天下事,十三爷胤祥都替雍正操劳着,并且处理得非常得体,雍正很满意。有人说,雍正一朝,十三爷胤祥是名副其实的“常务副皇帝”。

胤祥和雍正

但是十三爷胤祥身体不好,从康熙年间就患有一种叫做鹤膝风的病,到了雍正年间病情加重,又因为日夜操劳国事,所以胤祥在雍正八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四十四岁。

棠棣情深

雍正常称自己的十三弟为“柱石贤弟”。尽管二人在朝堂上更多的是政治盟友关系,但是二人是因为兄弟和睦才结为政治盟友,又因合作融洽使得兄弟之情更深,这两种因素其实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棠棣情深”。

雍正即位的第一天,就封自己的十三弟为和硕怡亲王。一朝之间,从一个没有爵位的边缘皇子到晋封为最高等级的亲王爵位,十三爷胤祥也是独一份了,可见雍正对十三弟的感情之深。

雍正和十三爷胤祥

同时,雍正下令将原来归自己管理的佐领人丁统统划到十三爷名下,在亲王定额之上再增加十七名护卫,在怡亲王仪仗中额外增加豹尾枪、长杆刀,用以突出十三爷胤祥的皇恩殊隆。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下令在亲王的爵位之外,再给十三爷加封一个郡王爵位,让他从自己的儿子当中任选一名授封该爵位。

十三爷胤祥为雍正选了一块“上吉之壤”的陵址,雍正认为这是十三弟的功劳,所以就在自己的“上吉之壤”旁边选了一块“中吉之壤”赐给他,后被十三爷胤祥坚决推辞掉。

十三爷胤祥去世后留下遗嘱,遗言自己的陵墓要从简不要奢华,雍正帝没有遵从,反而给十三弟建造了一个亲王当中最大、最奢华的陵墓,占地四十万平方米,陵园里修建了三十多座建筑。

胤祥死后,雍正帝特意将十三爷的名字从允祥改回了胤祥,这在清代历史上是独一份。

雍正和十三爷的关系有多好、感情有多深,用雍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后世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两人的兄弟情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班书简介 鲁班书的作者信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鲁班,历史解密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

  • 司马炎有多达26个儿子为什么偏偏传位给一个白痴儿子?司马炎不认为自己儿子是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因而造成了灭国的悲剧呢?(司马炎)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第一,司马衷相当于嫡长子。司马炎的嫡长子不是司马衷,是司马轨。但司马轨两

  • 刘询是如何政治官吏的?有哪些成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

  • 蔡国曾参加的两场战争,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国,春秋,历史解密

    二郎台这个建筑的名字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掘,它将永远沉默于地下。它和神话人物杨戬并没有关系,真正与它相关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名字叫蔡国。我第一次接触到它的名字,是在《史记》的管蔡世家中。全部读完了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国家很是不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一直起起落落,

  •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名有才,为什么还要去争做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朝诗人宋之问自荐枕席的故事。宋之问在唐代诗人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写诗也颇多,传世甚广,宋之问的诗句对仗工整,格律严密,对律制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那么他为什么放着诗人不做要去做男宠呢? 这就要提到当时

  • 糜芳曾帮助刘备崛起,为何最后会投降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各方诸侯势力为了保存壮大自己的力量,都会费尽心思的收留人才,当然这种人才的来源方式也有多种方式,纳降是最常见、最有效、最受欢迎和最有争议的用人方式。有部分降将依然做出贡献,他们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而另一些将军则被后代羞辱和抛弃。三国时期的降将有的被后人歌颂,有的却被人们

  • 明朝时期的诏狱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诏狱,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背景下,严刑酷法构成了牢狱的一大特色。不了解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有一幕,身为锦衣卫的殷澄为了不去诏狱,宁愿自刎而死,由此可见诏狱之恐怖。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逐设立锦衣卫,而其最初的职能便是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诏狱中有

  • 能从刘邦手下逃出来的功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能从刘邦手下逃出来的功臣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建国皇帝刘邦非常强硬,在建国之后为了西汉的和平发展,他屠戮了多位有功之臣,之后只有少许的大臣活下来,那这些大臣是如何活下来的呢?其实都是想方设法的取得刘邦的信任。首先,是派族人跟随刘邦博取信任,才有活下来的机会。根据《汉书》记载,

  • 陆逊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孙登死后,孙权因立嗣之事和孙和关系逐渐恶化。后来孙霸同孙和争夺嗣子之位,却给东吴内部带来分裂的迹象,兄弟之间更是积怨已久,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这件事也让东吴就此转衰,关键是陆逊也被卷入到了这场嗣子之争,最后胜愤忿而卒。有人说陆逊是被孙权给活活逼死,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陆逊死因

  • 有关于多尔衮的死众说纷纭 多尔衮的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多尔衮,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多尔衮之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39岁就意外死亡,多尔衮的死是阴谋吗?真相是什么样的?公元1650年,清代的实际掌权人、摄政王多尔衮突然去世。当时,清代已经基本站稳了脚跟,多尔衮去世以后,年仅13岁的顺治皇帝亲政。关于多尔衮的死因,存在很多的说法。一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