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宗社党?由哪些部分组建而成?

什么是宗社党?由哪些部分组建而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25 11:46:34

宗社党,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组织,正式的名称是“君主立宪维持会”,由满族贵族组成。

1912年1月12日,为对抗辛亥革命,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秘密召开会议,1月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他们密谋打倒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袁世凯通过汪精卫授意京津同盟会分会暗杀宗社党首脑。1月26日,同盟会杀手彭家珍炸死良弼。在京满族权贵惶恐不安。2月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逊位。宗社党遂告解散。

1912年1月12日, 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召开秘密会议,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被称为“宗社党”(即“宗庙社稷”的简称)。成员胸前刺有二龙图案,满文姓名为标志,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企图夺回袁世凯的内阁总理职权,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并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1月,京津同盟会专设北方暗杀部, 由彭家珍、赵铁桥领导,在北京西河沿设置办事机关,旨在诛杀元凶巨憝。成员20余人,每人均负有直接行动任务,另兼部分事务工作。满人良弼因组织宗社党,遂被选为暗杀目标。

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复辟清朝的反动组织。1914年4月,日本政府大限重信第二次组阁后,积极支持“满蒙独立运动”。1912年3月已经解散的清皇族复辟组织宗社党.重在日本成立,部设东京,大连设支部,主要成员有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陕甘总督升允、蒙古贵族巴布扎布,还有日本人川岛浪速.头山满、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余人。潜居大连的肃亲王善耆领导大连支部的活动.与川岛浪速等共同策划,在大连、安东(今丹东)、皮子窝等地招降纳叛,于1916年3月组成宗社党“勤王军”,配合日本掀起的“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进行军事活动。川岛等人认为张作霖是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决定用暗杀手段除掉他,然后乘乱杀入奉天城,使东北成为“宗社党”的天下 。1916年5月,日本土井少将接到除掉张作霖的密令,马上来到奉天满铁附属地,纠集日本浪人伊达顺之助、三村预备上校等组成“满蒙决死团” 。

1916年5月27日,日皇之弟闲院宫载仁亲王从俄国返回日本经过奉天,张作霖要到奉天车站去迎送 。张作霖在归途中路过小西边门,突然遭到炸弹袭击 。张作霖情知有变,立即跳下马车,蹿上马背,以极快的速度同卫兵互换上衣,然后在马队的保护下,从小西边门背胡同,穿过大西边门绕道奔回将军署 。张作霖经过奉天图书馆时,突然从图书馆门洞里跑出来一个人,手拿炸弹向张作霖扔去 。由于张作霖飞马疾驰,炸弹在张作霖的身后爆炸,气浪只炸飞了张作霖的帽子 。张作霖赶回了将军署,在门口架起了机关枪,卫队也被紧急召集起来,处于戒备状态 。这次暗杀事件给了张作霖一个重要教训,使他懂得,不能不对日本加以防备 。其间由于日本对华政策发生变化,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失败。“勤王军”解体;宗社党大连支部亦随之解体。

标签: 宗社党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如何 两人关系到底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雍正兄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有多好?若论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十三爷胤祥爱新觉罗·胤祥,

  • 鲁班书简介 鲁班书的作者信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鲁班,历史解密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

  • 司马炎有多达26个儿子为什么偏偏传位给一个白痴儿子?司马炎不认为自己儿子是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因而造成了灭国的悲剧呢?(司马炎)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第一,司马衷相当于嫡长子。司马炎的嫡长子不是司马衷,是司马轨。但司马轨两

  • 刘询是如何政治官吏的?有哪些成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

  • 蔡国曾参加的两场战争,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国,春秋,历史解密

    二郎台这个建筑的名字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掘,它将永远沉默于地下。它和神话人物杨戬并没有关系,真正与它相关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名字叫蔡国。我第一次接触到它的名字,是在《史记》的管蔡世家中。全部读完了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国家很是不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一直起起落落,

  •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名有才,为什么还要去争做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朝诗人宋之问自荐枕席的故事。宋之问在唐代诗人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写诗也颇多,传世甚广,宋之问的诗句对仗工整,格律严密,对律制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那么他为什么放着诗人不做要去做男宠呢? 这就要提到当时

  • 糜芳曾帮助刘备崛起,为何最后会投降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各方诸侯势力为了保存壮大自己的力量,都会费尽心思的收留人才,当然这种人才的来源方式也有多种方式,纳降是最常见、最有效、最受欢迎和最有争议的用人方式。有部分降将依然做出贡献,他们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而另一些将军则被后代羞辱和抛弃。三国时期的降将有的被后人歌颂,有的却被人们

  • 明朝时期的诏狱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诏狱,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背景下,严刑酷法构成了牢狱的一大特色。不了解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有一幕,身为锦衣卫的殷澄为了不去诏狱,宁愿自刎而死,由此可见诏狱之恐怖。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逐设立锦衣卫,而其最初的职能便是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诏狱中有

  • 能从刘邦手下逃出来的功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能从刘邦手下逃出来的功臣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建国皇帝刘邦非常强硬,在建国之后为了西汉的和平发展,他屠戮了多位有功之臣,之后只有少许的大臣活下来,那这些大臣是如何活下来的呢?其实都是想方设法的取得刘邦的信任。首先,是派族人跟随刘邦博取信任,才有活下来的机会。根据《汉书》记载,

  • 陆逊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孙登死后,孙权因立嗣之事和孙和关系逐渐恶化。后来孙霸同孙和争夺嗣子之位,却给东吴内部带来分裂的迹象,兄弟之间更是积怨已久,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这件事也让东吴就此转衰,关键是陆逊也被卷入到了这场嗣子之争,最后胜愤忿而卒。有人说陆逊是被孙权给活活逼死,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陆逊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