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诸帝的归葬之处,“起辇谷”可能在哪儿?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

元朝诸帝的归葬之处,“起辇谷”可能在哪儿?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22 14:16:44

一个“挖不开”——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乾陵;

一个“不敢挖”——秦始皇陵;

一个“找不到”——成吉思汗墓。

1227年,蒙古帝国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在西征途中病逝于六盘山,按其秘嘱遗体随即秘葬,下葬地点至今仍然是迷雾一团。

与历代皇帝不同,成吉思汗生前并未为自己修建陵墓,死后也未举行隆重的丧礼,仿佛他这一生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离去,留给世人的只有无尽的遐想.......

多年来,各国考古学家翻阅了几乎所有与其相关的文献、运用了几乎所有的科技手段,试图寻找成吉思汗的墓地,至今为止,没有人能找到.......

那他究竟长眠在哪里了?

是否就如人们推测的,他被葬入了《元史》描述的元帝陵起辇谷?

有了地名,又为何几百年来还没有找到成吉思汗、甚至他的后代子孙的埋葬地?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传奇又拉开了序幕.......

成吉思汗从一个草原上蒙古乞颜部落里落魄的少年,到有一天征服了将近半个地球,有关他的传奇故事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地流传在世界各地。

他对世界和历史的影响持续至今........

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成吉思汗生前并未留下任何画像,也没留下任何文字来记载荣耀,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成吉思汗画像,是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太庙来供奉先祖神位,命和礼霍孙所作的;

而史学家们钻研的《蒙古秘史》,是窝阔台时期的文献。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能够从一无所有,却建立起当时最强盛的帝国?

其实,史书中很多细节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的结拜兄弟扎木合为什么要与他为敌?

当时的铁木真已经表现出一种“舍得”精神,他将所有战利品都分给了共同作战的人们,不经意间就收买了扎不合的部下。

即使后来他建立了蒙古帝国,他都没忘记封赏所有跟随他的人:无论地位、出身,不论是汉人、鲜卑人还是塔塔儿人,

只要是部下自己挣来的战利品,都统统归他们自己所有,成吉思汗面对金钱和财富,几乎没有什么占有欲。

同样,他能够接纳失贞的妻子,将仇人的儿子当亲生子来养,且与对待自己儿子无异,就这样的胸怀,如何不能得天下?

这个在马背上征服世界的勇士,在临死前还想着局势,他嘱咐子孙:不要发丧举哀,使敌人不知我已死去.......

关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多年来说法不一,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元帝陵“起辇谷”,但是起辇谷在哪里又分裂出多个说法;

第二,宁夏境内的六盘山;

第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第四,新疆北部阿尔泰山;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有一天路过起辇谷,看见一棵孤树十分喜爱,他在树下盘桓良久后,跟随从说:等我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

先是,帝道过起辇谷,见一大树,爱之,盘桓树下良久,谓从者日:异日必葬我于此。

于是,成吉思汗死后,子孙就带着他的棺木回到了漠北,将他葬在了这棵树下。

以上史料都出自《史集》。

这部《史集》堪称蒙古族史的“第一手材料”,是14世纪初伊儿汗国(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的拉施特奉命,主持编撰的史书,历时十年编纂而成。

而此书参考的正是原始版本的《蒙古秘史》。

起辇谷是哪里?

尽管元史记载元朝皇帝死后都被葬入了“起辇谷”,实际上并未具体说明起辇谷大约在哪里。

根据拉施特的记录,起辇谷很可能指的是圣山“不儿罕合勒敦山”,这里树木茂密,也被称为“禁地”。

但是,“不儿罕合勒敦山”又在哪里?

现代史学家、考古学家们推测,“不儿罕合勒敦山”很可能属于距乌兰巴托东北方部肯特山脉的某个区域.......

但是,考古队带上了地理学家、地质勘探专家、3D研究专家,带着各种精密仪器,反复探查了N年,仍旧是一无所获。

当初的起辇谷究竟是否指的是如今的肯特山脉,这还有待考证。

其实这种说法纯属推测。

有人认为,8月的天气十分炎热,而六盘山距离漠北十分遥远,按当时的行程,最快怎么也得走上几个月,

这样的话,成吉思汗的尸身不就腐坏了吗?

其实我觉得,即使没有高超的防腐技术,无论成吉思汗死在哪里,无论路途多远,也要把他的灵枢运回漠北。

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是比较特别的,不会厚葬,也不会带什么陪葬品。

很多人猜测,成吉思汗作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会不会带着许多珍品宝藏陪葬?

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但应该带着与他“荣耀”有关的物品,比如他的“蒙古刀”,更不会有类似“夜明珠”之类的东西。

都未想过为自己建陵,也不需要后人祭奠,连葬身之地都是凭自己“眼缘”随意选择的,

在成吉思汗的眼里,应该不会有金银财宝这类东西。

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鄂尔多斯有个“八白宫”,类似祭祖的太庙。

这就是个观念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墓地所在地才会建立“太庙”,

但这种说法实在靠不住,别说蒙古族,在我们历史上许多地区都会建立祠堂、庙殿来祭祀先人或者英雄,

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也不止一处,内蒙古东西部都有,

墓地怎么可能横跨这么大的纬度呢?

所以,“八白宫”只是个纪念场所,类似“灵堂”,作用与“衣冠冢”差不多,而不是尸骨。

另外,由于“八白宫”有守护者,让一些学者更加坚信这是成吉思汗的归宿地。

据说,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守护在身旁的部将从白骆驼额头上取下一绺绒毛放在他的嘴上,吸收了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口气,即留下他的“灵魂”,而这绺绒毛连同成吉思汗的部分遗物就被供奉在了这座“白色宫帐”里........

所以,不要想多了,不可能供奉尸骨。

据马可波罗说,元帝陵在阿尔泰山,他认为蒙古皇帝死后,按例应该葬在一座名叫阿尔泰的山上。

史料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阿尔泰山驰骋。这里也是蒙古大军西征西亚、东欧的必经之路。

因此,这里也就留下了许多与成吉思汗有关的传说和大量的历史遗迹。

一切鞑靼人的大汗和成吉思汗——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死后,按例应该葬在一座名叫阿尔泰的山上...............当蒙哥罕驾崩后,遗体运往阿尔泰山的途中,护送的骑兵一路上把遇到的人,至少杀了将近两千人......《马可波罗游记》

但马可波罗说元帝陵在阿尔泰山,不可信。

即使各种文献对元诸帝葬地说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指向漠北起辇谷,根本跟阿尔泰山没关系。

据《元史》记载,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然喜欢住在“蒙古包”里,而皇帝、皇后若是生了疾病,无法治疗后,他们会被移入毡帐,并殡殓其中。

此外,元朝帝后的棺木与汉地习俗不同,是将香楠木一分为二,挖出个“人形”将尸骨“嵌”在里面,装殓前,给去世的人穿上貂皮、戴上皮帽,陪葬品有金壶瓶二、盏一,碗楪匙筋各一,然后用四条黄金箍住棺木,将灵柩运回漠北.......

送葬队伍的前面是一名蒙古巫媪,穿着新衣服,所骑的马以黄金饰鞍辔,被称为“金灵马”,每天要用羊奠祭三次,

等到了所葬地,挖穴的时候,挖出来的成块的土,并依次摆放在一边,埋下棺木后,将这些土块复位,并将多出来的土块扔在远处。

送葬队伍里也有三名官员,这三个人要等到三年后才能返回。

另据《草木子》所说,元朝皇帝“无冢”,棺木下葬后会驱赶万马踏平,让人看不出痕迹,等到杂草长出来后,就再也找不到墓地所在了,

想找到只能靠着埋葬时的一匹母骆驼,因为母骆驼到了埋葬地会想起自己孩子被杀在此处而悲鸣.......

而国外一些文献记载,蒙古帝王死后以金银珍宝为随葬品之外,还有用人殉葬的记载,而成吉思汗就用了四十名美女。

但是,在元史、宋史都不见这样的记载。

其实这里有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就是语言!

即使将《蒙古秘史》这本史书翻译得再精准,都无法解决一个难题:地名。

其实就是《蒙古秘史》这部史书最原始的版本已经丢失了,史学家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元明时期以及后世翻译或修改过的版本,

这样看来,语言翻译得是否准确就值得推敲了,人名尚且可以用“铁穆耳”、“帖木儿”、“铁木儿”来区分,地名呢?

更多文章

  • 元朝虽不足百年,但是多数外国学者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历史,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的真实历史,百年前的元朝,元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纵观整个世界,中国所在版图位置不仅与欧亚相连,而且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上占尽优势。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在武器方面稀缺的情况下,在二战中依旧能以一己之力抵挡日本的进攻,将日本“三个月攻陷中国”的计划毁于一旦。苏联当初将中国的北面与西面全部拦截,以致于中国的战略空间大大缩小,1991苏联解体之后,中国

  •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女俘虏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投降元朝,朱元璋被谁俘虏过,朱元璋灭元后对蒙古男女人的处理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大败,40多万赵军成为俘虏。赵军反复无常,白起担心让他们活着,会留下隐患。他和部下商议后,设计将所有赵军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中国历史上,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俘虏中的男子大都被杀,而女俘虏的命运更悲惨。她们被流放到边疆,或者被送到后宫中从

  • 修水渠发现北宋宰相墓,棺材尸骨都不翼而飞,却挖出3吨重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最新考古发现的宋墓,北宋早期土墓,古墓发现大量国宝

    在安阳有一个叫做皇甫屯的小村落,在前几年的时候,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下,皇甫屯成为了必经之地,为此自然是需要开始大力的施工建设了,但是毕竟河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挖出了大量的墓葬。为此当时河南省文物局的领导就派遣考古专家来到皇甫屯进行考古探测,别到时候施工到中途的时候,却挖出古墓,这样的话会大大

  • 元朝铁骑中,士兵常带的“深簷胡帽”含义是什么?背后又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双檐帽,元朝帽图片大全,元朝士兵军帽叫啥

    明朝初建时期,明成祖朱元璋曾发布禁止“胡服”的诏令时,特定指出了元代流行的“深瞻胡帽”。而这种帽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俗称“帽笠”,在不同地区,也叫“方笠”、“四角笠子”。帽笠本来是女真的服饰,后来深受蒙古人喜爱,并被接受。随着蒙古铁骑征战,帽笠遍及全中国,中亚以及波斯地区。明朝成立后,将“帽笠”视

  • 元朝灭亡的时候,蒙古四大汉国为什么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四大汗国排名,元朝分了多少个汗国,元朝几个汗国灭亡日期

    最初,成吉思汗分封了四大汗国,后因蒙哥大汗去世,争夺大汗,四大汗国支持了不同的阵营。最终忽必烈成为大汗,改大蒙古国为大元,新的四大汗国也逐渐产生。这四大汗国分别为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及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经术赤次子拔都西征后,占据东欧和中欧地区,成为

  • 元朝和清朝两个统一王朝的建立对汉人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汉人只剩800万了吗,元朝和清朝有多厉害,清朝对元朝的统治制度

    汉人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1.游牧民族快速发展,与汉文明的差距在缩小。辽国、蒙古帝国、后金并不比同时代的汉人政权差。2.汉人政权坚持中央集权,作为汉人政权唯一的发展方式,拒绝必然导致分裂的殖民式扩张。3.汉人认识到扩张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朱元璋颁布15个“不征之国”。4.汉人没有更高级更先进的学习对

  • 你被明朝的锦衣卫追杀该怎么办?锦衣卫:我允许你先跑八百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锦衣卫与假锦衣卫的区别,锦衣卫长途奔袭之战,锦衣卫追杀王爷视频

    明朝有三大男团他们分别是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那今天咱们就主要来说一下锦衣卫。在三大男团中锦衣卫是最高冷帅气,但是也是最心狠手辣的。说起锦衣卫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不是就会想起电视剧锦衣之下里面超级帅气的陆绎大人呢。锦衣卫这个职业不是虚构的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其帅气程度有没有陆绎大人那么帅还有待考证。锦

  • 万历援朝战争:明朝虽胜利,但吃了暗亏,埋下日后江山易主的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历抗倭援朝过程,万历时期发生的战争,明代万历的战争

    明朝的抗倭援朝的战争,因为发生在爆发在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所以又称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 这场战争是由日本人丰臣秀吉发起的,原因很简单,日本从公元1467年应仁之乱起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在乱世中崛起,并逐步统一了日本,然

  • 明代宣城籍处士李和甫墓志与户役制度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第1192期一、墓志录文李处士墓志铭 登仕佐郎、国子学录、广信李奎撰/ 奉议大夫、刑部郎中、同郡徐行书 / 翰林检讨管助教事、四明张山篆/ 正统丙辰之秋七月二十五日,宣城李处士以疾卒于金陵之寓舍,其孤景贤/介乡友太学上舍戴恕衰绖诣予,以礼部郎中黄养正所铭处士寿藏、及工部/主事艾凤翔所述处士传哭拜,请

  • 千古忠臣方孝孺,被诛十族下场凄惨,873个冤魂是谁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方孝孺死得不冤,方孝孺被谁杀,方孝孺诛十族有多惨

    永乐大帝众所周知,朱棣并不是朱元璋钦点的皇位继承人,他的帝位是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过来的,继位并不合法。朱棣担心世人说他不孝不仁,就想找个在海内外有广泛声望的大儒来替他草拟一份继位诏书,堵住世人的嘴,收买一下人心。在讨论草诏之人选时,文武大臣们说:“草拟继位诏书意义重大,须得方孝孺这样名满天下的人来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