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的三个后妃,女强人,牺牲品,赢家,不同性格导致三种结局

刘邦的三个后妃,女强人,牺牲品,赢家,不同性格导致三种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4/1/19 15:59:49

第一位,汉朝第一女强人——吕雉,刚毅果敢,手段强硬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吕雉的父亲,因为刘邦的一句“贺钱一万”的大话,就认定此人不凡,就将女儿许配给他。而这个时候,刘邦已经35岁,比吕雉整整大了15岁。

大家不知道的是,刘邦在娶吕雉之前,还有一个“私生子”。

刘邦不仅两手空空,家中更是徒有四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吕雉不仅要接受“私生子”,还要下地干活赚钱,养活自己所生的“一儿一女”。

刘邦的“亭长”一职,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从这个工作性质上来看,吕雉和刘邦基本上就是聚少离多,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吕雉的身上。

生活并没有压倒吕雉,反而让其越挫越勇,确定了一个目标,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刘邦出人头地。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吕雉借助楚地的“鬼神崇拜”文化,迅速将刘邦打造成一个政治明星,才有了“刘邦斩白蛇”的传说。

尽管刘邦在创业的过程中,吕雉被项羽抓取,当了好几年的人质,可以吕雉不改初心,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一个国家的皇后。

吕雉非常的清楚,只有刘邦的位置稳定,自己才可以保住福运。

于是在刘邦为难之时,吕雉主动站出来,除掉了韩信,将彭越剁成肉酱,逼迫英布造反,名正言顺的除掉。

可以说,汉朝三个名将的灭亡,完全是吕后的功劳。

朝廷危机解除,吕雉有开始清理后宫,戚夫人貌美,深受宠幸,觊觎皇后之位,甚至刘邦想将太子之位,也换给戚夫人之子。

吕雉心想,自己人老珠黄,想要刘邦改变主意,只有靠自己的魅力。

于是吕雉,大力的提拔娘家之人,利用各种手段,笼络朝臣。

为了万无一失,吕雉用了一个狠招,直接将足智多谋的张良,给劫持下来,逼迫他必须拿出一个解决当前危机的办法。

结果很显然,最终太子厚礼聘请“商山四皓”,作为自己的后盾,稳住了太子之位。

刘邦死后,吕雉掌管汉朝十五年,除了残杀皇子,大封吕氏之外,他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废除秦朝苛政,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稳定边疆。

在政治上,吕雉并无特别出格之事。

第二位,戚夫人,任性少谋,不善自保,最终成为牺牲者

相传,刘邦在落难之时,被戚夫人一家所救,当时发下宏愿,当上皇帝之后,就娶戚夫人为妻,以报救命之恩。

从这里就可以看见,戚夫人的出身不高,却得到了吕雉都难以得到的宠爱。

戚夫人出身低微不算什么,涉世不深是他最致命的弱点。

刘如意出生之后,甚得刘邦的喜爱。刘邦经常把刘如意和太子做比较,一个“像我”,一个“不像我”,长此以往,戚夫人心里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戚夫人得到刘邦的宠爱,可是从名义上,吕雉是皇后,是原配。妃子的地位根本无法与皇后相比。

为了儿子刘如意的前途考虑,戚夫人认为,这是皇帝家的私事,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于是就“日夜哭泣”,祈求皇帝废掉太子,立刘如意为储君。

刘邦也知道,更换太子之事,关系着国家命运,有点难办。可是刘邦万万没有想到,刚有点心思,就得到满朝大臣的一致反对。

戚夫人主动发起夺嫡之争,一切都是依靠刘邦。

吕雉也不是吃素的,表面上不哭,也不闹,先让刘邦内心受到谴责,暗中让大臣们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并用“商山四皓”制造舆论,占据道义的最高点。

最后软硬兼施,逼迫刘邦,放弃更换太子之事。

刘邦去世之后,吕雉心中怨恨难消,面对政治女强人,戚夫人不仅被做成人彘,还让儿子也丧失性命。

第三位,薄夫人,处事低调,情景隐忍,最后成为赢家

薄夫人的身份,很有意思。

有一个相术大师预言,博夫人的生下的男孩,一定会成为天子。

正是因为这个预言,魏王豹娶了薄夫人,并且成为专宠,然而遗憾的是,三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魏王豹兵败之后,薄夫人被刘邦纳入后宫,仅仅宠幸一次,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恒。

刘恒八岁那年,刘邦去世。

吕雉接管朝政之后,开始对一些受宠的妃子,进行大清洗。薄夫人一直得不到宠幸,获得吕雉的同情,意外的给予特别的优待。

不仅允许他与儿子一起前往封地,还给予他“代王太后”的封号,成为汉朝仅次于吕雉的尊贵妇人。

吕雉专权15年去世之后,刘恒成为汉朝的接班人。

从三个女人的命运来看,并不是什么宿命使然,完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了她们的一生。

更多文章

  • 刘邦临终,为何派陈平去杀妹夫樊哙,老糊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让陈平杀樊哙,樊哙图片,樊哙与卢绾老婆

    樊哙虽然狗屠出身,但他和后来的“狗肉将军”张邦昌不一样,张邦昌尽管写过打油诗,其实没点文化和智慧,樊哙虽然杀狗卖肉,却实在是一个智慧的、有勇有谋的将军。你看樊哙,随刘邦打到咸阳后,人家都去抢金钱泡美女去了,就连刘邦都进入了温柔乡,但樊哙既没有抢金银,又没泡美女,而是看到刘邦进入咸阳宫的如云美女之中后

  • 刘邦为了让女人生孩子,就想了1个妙招,却让天下女人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野史故事,刘邦生育能力,刘邦促进生育的方法

    春秋战国混战几百年,人口迅速的减少。秦朝完成一统之后,又开始修长城,修陵墓,盖房子,这些工程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在修建这些工程的时候,死了很多的人,人口又少了很多。秦朝灭亡之后,楚汉战争,打了几年,人口少了很多,因此刘邦建立的汉朝是一个民生凋敝,人口极少的王朝。王朝的发展与建设需要人,准确的来说

  • 刘阿斗真的扶不起吗?诸葛亮临终前,阿斗说了句话让孔明冷汗直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刘禅诸葛亮,阿斗哭孔明,阿斗最后给诸葛亮说的什么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书中的人物被冠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比如曹操的多疑,关羽的忠厚,诸葛亮的睿智以及周瑜的善妒等等,诸如此类。正是这样的标签让我们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好的了解。但是不幸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千百年来也背负着一个标签,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更有甚者,后人甚至于怀疑,刘禅的脑

  • 刘邦的幼子为何那么像项羽?不仅力能扛鼎,性格也像,这不是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幼子怎么像项羽,刘邦的幼子为何那么像项羽,项羽和刘邦

    这个儿子正是淮南王刘长。他是刘邦的幼子,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便将他封为淮南王。刘长的相貌如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刘长在性格和身体素质上非常像项羽,这是毋庸置疑的。先说身体素质。刘长和项羽一样,也是力大无穷,力能扛鼎。在历史上,力能扛鼎被视为大力士的象征,史书上记载的力能扛鼎者寥寥无几,而秦

  • 刘邦:赏你一个省封地,大臣:一个县足够,最后躲过一劫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封地是成都平原吗,刘邦的封地在现在的四川什么地方,刘邦封地不在巴蜀会怎么样

    南宋文学家陈亮曾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韩信掌握重兵,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且留下了大量作战的方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检验,依旧非常实用。西楚霸王项羽正是中了他的十面埋伏,才会自刎乌江,可以见得韩信有多厉害了,然而他用兵虽然厉害,但是他的权谋技巧却不行。正是因为韩信手上掌握大量的兵马,刘邦才会担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抱歉,他才是中华五千年来最大气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刘禅扶不起阿斗,刘禅是不是阿斗,阿斗刘禅的父亲是谁

    提到刘禅,想必大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这句有名的“乐不思蜀”。作为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也被后世之人视为蜀汉灭亡最大的诱因。尽管坐拥诸葛亮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奇才”,蜀汉依旧成了最先亡国的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也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笑谈。那么,刘禅真的是如人们口中的这样懦弱和无能吗

  • 刘邦临死前明知吕后专权,那么为何不杀掉她呢?真相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为什么不废掉吕后,吕后专权原因,吕后专权全集视频

    吕雉是与刘邦共患难的,从他打江山开始,吕雉就陪在刘邦身边,所以刘邦手下的人,也是吕雉经手过的。最开始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是刘邦的兄弟,也是吕雉的老乡;樊哙还是吕雉的妹夫。陈平、曹参这些人,与吕雉的关系也不错。所以就算刘邦想杀吕雉,她身后有一堆人脉,都会阻止刘邦。刘邦对吕后的政治能力是比较认可的,当时天

  • 刘邦彭城兵败被项羽追击,数次把儿女踹下车,不是无情实乃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彭城之战,彭城之战后刘邦为何还能赢,刘邦项羽大战彭城完整视频

    刘邦彭城大战后,被项羽追击,情急之下把两个孩子踹下车汉二年四月,刘邦项羽爆发彭城大战,刘邦及诸侯50多万大军被项羽3万多人击败,刘邦仅带着几十人逃出。逃难路上,遇到了自己和吕后所生的一双儿女,即后来的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驾车的夏侯婴下车把两个孩子抱上车。由于人多马乏,车速变慢,项羽又追得急,刘邦多次

  • 刘邦的智慧:明知老婆给他戴“绿帽”,为何不对他们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100句高情商话,大汉帝国刘邦

    一个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另一个就是鲁元公主。而且刘邦一生当中,也就是只有这一个女儿!不过,刘邦和吕后两个人,并没有在一起恩爱很长时间。因为刘邦成了逃犯,开始藏身在芒砀山,从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和吕后离多聚少了。秦末乱世的期间,刘邦索性就直接参加了起义,整天打打杀杀的刘邦,不可能和吕后厮守在一起了。这时

  • 传说关羽平时不睁眼,睁眼必伤人,这是不是关羽雕像闭眼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刮骨看出关羽什么性格,关羽闭眼和关羽睁眼的区别,老版关羽对比新版关羽

    "夜读春秋文夫子,单刀赴会武圣人。"很多关帝庙前都会有这么一副对联,说的就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对于关羽的推崇,由明代开始,自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成书后,关羽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在明代的洪武年间,正式确定了关羽的武圣称号。清代更是对关二爷推崇备至,以至于到了现代,民间对关羽的供奉已经仅次于财神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