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的幼子为何那么像项羽?不仅力能扛鼎,性格也像,这不是偶然

刘邦的幼子为何那么像项羽?不仅力能扛鼎,性格也像,这不是偶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4/1/24 1:26:21

这个儿子正是淮南王刘长。他是刘邦的幼子,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便将他封为淮南王。刘长的相貌如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刘长在性格和身体素质上非常像项羽,这是毋庸置疑的。

先说身体素质。刘长和项羽一样,也是力大无穷,力能扛鼎。在历史上,力能扛鼎被视为大力士的象征,史书上记载的力能扛鼎者寥寥无几,而秦汉之际力能扛鼎者,只有项羽和刘长两人。

再说性格方面。项羽有两个显著的性格特点 ,一个是快意恩仇、心狠手辣,另一个是宁折不弯,巧合的是,淮南王刘长也是如此。

先说快意恩仇、心狠手辣。

秦军杀了项羽的叔父项梁,项羽对秦军恨之入骨,于是巨鹿之战后,项羽一怒之下,坑杀二十万秦军(当然,坑杀秦军的目的不仅是为报仇);攻入咸阳后,项羽又一怒之下,纵兵劫掠,纵火焚烧秦王宫。

刘长的生母落难时,其弟请求吕雉的宠臣审食其帮忙,但审食其有心无力。刘长后来得知此事,认为审食其不是有心无力,而不是不肯用力,于是对他恨之入骨。吕雉去世后,刘长竟残忍地用铁椎将审食其活活锤死。

再说宁折不弯。

垓下之围,项羽兵败如山倒,只好率领亲信突围。当他杀到乌江附近时,却停了下来,放弃渡江的机会,自刎身亡。他宁愿死,也不愿向刘邦低头;宁愿死,也不愿回归江东,受人指指点点。

汉文帝即位后,作为皇帝唯一弟弟的刘长,甚为骄纵,为所欲为,后来被人告发谋反,汉文帝只好将其发配蜀地。刘长的表现,同样像项羽一样宁折不弯,因不愿忍受屈辱,拒绝进食,最后绝食而死。

我们知道,刘邦的性格是能屈能伸,当年他被项羽打得抛妻弃子也没有想过自杀,如此看来,刘长简直不像刘邦的儿子,而更像项羽的儿子。更何况正如前文所说,刘长在身体素质上也像项羽。

那么,刘长真的有可能是项羽的儿子吗?

我认为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因为项羽去世于刘邦称帝前,而刘长出生于刘邦称帝后,两个时期相差甚远。项羽乌江自刎那年,是公元前202年,而刘长出生于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项羽怎么可能在死后三年还和刘长的母亲生孩子?

那么,既然项羽和刘长毫无关系,为何刘长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和项羽那么像呢?这一切难道都是偶然?绝非偶然!

刘长的身体素质好,可能遗传自刘邦。鲜有人知,刘邦其实是个身体素质很强的人。

在两千年前的古代,人均寿命不过二三十岁,普通人活到五十岁便算得上高寿,而刘邦尽管好酒及色,并不爱惜身体,但仍然活了60多岁。而且,刘邦去世的原因,是因为箭伤发作,换言之,如果没有箭伤,刘邦可能活得更长。

刘邦四十多岁起义,过着劳碌奔波的生活,但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这绝非当时的普通人能做到。刘邦六十岁时,还御驾亲征,讨伐英布,并取得了胜利,这更非常人所及。要知道,此前刘邦还受过箭伤(楚汉相争时,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所以,刘邦生下刘长这样的儿子,也不足为奇。

至于刘长的性格,很可能受两个女人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他的养母。

刘长的生母也是个宁折不弯的女人。

她本为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的妃子,受刘邦宠幸后怀孕。后来,张敖被牵扯进贯高谋反一案,刘长之母也被下狱。当时,刘长之母正怀着刘长,所以她请狱吏如实向刘邦汇报,希望刘邦能让她出狱,安心养胎。

然而,刘邦认为把女婿妃子的肚子弄大颜面无光,加之正因贯高谋反的事大动肝火,遂没有理会刘长之母的合理请求。刘长之母勃然大怒,生下刘长后,便自杀身亡,以发泄对刘邦的不满(这位女子刚烈却很有理智,孩子是无辜的,她虽然对刘邦十分怨恨,却没有弄出一尸两命的悲剧)。

刘长宁折不弯的性格,很可能是遗传的母亲。而刘长心狠手辣的性格,则很可能是受他的养母影响。

刘长的养母正是吕雉。刘长之母自杀后,刘邦非常后悔,于是将刘长交给吕雉,让她亲自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吕雉是何等性格的人物?能心狠手辣到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刘长在她的熏陶下,变得心狠手辣也就不足为奇。

更多文章

  • 刘邦:赏你一个省封地,大臣:一个县足够,最后躲过一劫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封地是成都平原吗,刘邦的封地在现在的四川什么地方,刘邦封地不在巴蜀会怎么样

    南宋文学家陈亮曾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韩信掌握重兵,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且留下了大量作战的方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检验,依旧非常实用。西楚霸王项羽正是中了他的十面埋伏,才会自刎乌江,可以见得韩信有多厉害了,然而他用兵虽然厉害,但是他的权谋技巧却不行。正是因为韩信手上掌握大量的兵马,刘邦才会担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抱歉,他才是中华五千年来最大气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刘禅扶不起阿斗,刘禅是不是阿斗,阿斗刘禅的父亲是谁

    提到刘禅,想必大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这句有名的“乐不思蜀”。作为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也被后世之人视为蜀汉灭亡最大的诱因。尽管坐拥诸葛亮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奇才”,蜀汉依旧成了最先亡国的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也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笑谈。那么,刘禅真的是如人们口中的这样懦弱和无能吗

  • 刘邦临死前明知吕后专权,那么为何不杀掉她呢?真相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为什么不废掉吕后,吕后专权原因,吕后专权全集视频

    吕雉是与刘邦共患难的,从他打江山开始,吕雉就陪在刘邦身边,所以刘邦手下的人,也是吕雉经手过的。最开始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是刘邦的兄弟,也是吕雉的老乡;樊哙还是吕雉的妹夫。陈平、曹参这些人,与吕雉的关系也不错。所以就算刘邦想杀吕雉,她身后有一堆人脉,都会阻止刘邦。刘邦对吕后的政治能力是比较认可的,当时天

  • 刘邦彭城兵败被项羽追击,数次把儿女踹下车,不是无情实乃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彭城之战,彭城之战后刘邦为何还能赢,刘邦项羽大战彭城完整视频

    刘邦彭城大战后,被项羽追击,情急之下把两个孩子踹下车汉二年四月,刘邦项羽爆发彭城大战,刘邦及诸侯50多万大军被项羽3万多人击败,刘邦仅带着几十人逃出。逃难路上,遇到了自己和吕后所生的一双儿女,即后来的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驾车的夏侯婴下车把两个孩子抱上车。由于人多马乏,车速变慢,项羽又追得急,刘邦多次

  • 刘邦的智慧:明知老婆给他戴“绿帽”,为何不对他们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100句高情商话,大汉帝国刘邦

    一个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另一个就是鲁元公主。而且刘邦一生当中,也就是只有这一个女儿!不过,刘邦和吕后两个人,并没有在一起恩爱很长时间。因为刘邦成了逃犯,开始藏身在芒砀山,从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和吕后离多聚少了。秦末乱世的期间,刘邦索性就直接参加了起义,整天打打杀杀的刘邦,不可能和吕后厮守在一起了。这时

  • 传说关羽平时不睁眼,睁眼必伤人,这是不是关羽雕像闭眼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刮骨看出关羽什么性格,关羽闭眼和关羽睁眼的区别,老版关羽对比新版关羽

    "夜读春秋文夫子,单刀赴会武圣人。"很多关帝庙前都会有这么一副对联,说的就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对于关羽的推崇,由明代开始,自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成书后,关羽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在明代的洪武年间,正式确定了关羽的武圣称号。清代更是对关二爷推崇备至,以至于到了现代,民间对关羽的供奉已经仅次于财神了。不知

  • 刘邦的“狐朋狗友”,杀狗的、赶车的、吹丧的,为何都是军事大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邦的成功是离不开他的老乡的,可是,我们也都有发现,刘邦的老乡,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比如说他们有杀狗的、赶车的、吹丧的,为何到了跟着刘邦起义的时候,这些人各个都是军事大才了呢?我们先看看这些从事底层职业的人,他们都是谁吧?杀狗的人是樊哙、赶车的人是夏侯婴,吹丧的人是周勃。这些人确实都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刘备的老前辈刘焉,是如何经略益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为什么不杀刘循,刘备入西川后刘璋现状,刘备十大悍将之死

    此后刘备集团的战略重心开始偏重于益州。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还有山川之险。失去荆州后,诸葛亮就依靠一州之力,频年进行北伐,还在军事层面上对曹魏产生压制力,由此可见益州的重要性。其实作为益州军阀,刘备只是个“晚辈”,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到益州开荒,割据一方的人是刘焉。那么刘焉是如何在汉末的乱

  • 许褚对决五虎大将:遇见关羽绕着走,遇见张飞摸肩膀,遇见马超赵云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超张飞许褚武力比较,许褚赵云决战,赵云马超张飞

    古代冷兵器战争讲究一力降十会,两军阵前,任何花哨招式都是浮云:披重甲骑战马,闪转腾挪不便,比的就是谁能一家伙把对手整趴下。在演义小说中,武将的力气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比如纪灵和文丑,打不过关羽就是因为体力不支,曹洪跟马超大战五十回合,也因为体力不支而刀法散乱。《三国演义》中的许褚有一股子虎劲儿,蜀汉

  • 历史上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真的是个丑女吗,到底有多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丑女吗,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有何才学,丑女黄月英照片

    首先,黄月英百分百不是一个丑女,当然也不会是一个绝色美女,就相貌而言,就是一个正常的女子而已。黄月英的“丑”其实最早是从她得父亲黄承彦嘴里传出去的,那么作为父亲为什么会有此有悖常伦的言论呢?笔者以为,应该有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黄月英的容貌有别于常人,或者说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吾有一丑女,黄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