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陈亮曾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韩信掌握重兵,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且留下了大量作战的方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检验,依旧非常实用。西楚霸王项羽正是中了他的十面埋伏,才会自刎乌江,可以见得韩信有多厉害了,然而他用兵虽然厉害,但是他的权谋技巧却不行。
正是因为韩信手上掌握大量的兵马,刘邦才会担心他会造反,不管是谁,只要做到了皇帝的位置,都会有这个顾虑。可是韩信却没有这个意识,多次被人诬陷他也不解释,相信清者自清,所以才会让人抓住他的把柄。当他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不采取行动,忠心耿耿,坚决不造反,正是因为他的妇人之仁,才会被吕后谋害。一带枭雄,竟落得如此结局。
萧何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既能镇守国家,又能不断供给粮草,所以刘邦才能取得天下。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因此感情更深,但是萧何的人缘极好,在家乡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刘邦对他起了猜忌,刘邦一共试探了三次萧何,萧何全部都躲过了,刘邦大为高兴。萧何也曾被打入大牢,差点失去了性命,只有他,从始至终刘邦对他都非常放心。
此人就是张良,张良曾多次帮刘邦脱身于险境,也多次帮自己脱身于险境,但刘邦夺得天下的时候,张良并未出现,避免功高盖主。刘邦封赏功臣的时候,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相当于一个省的封地,但是他却拒绝了,只要了一座小县城养老。
张良还是非常聪明的,这座小县城是他们当初相遇的地方,之后张良又向刘邦要了“留”这个字,也就是说当时是你让我留下来的,现在又要赶我走了吗?刘邦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除此之外,张良还在立太子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太子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刘邦想废了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两边的势力各自展开,互不相让。
张良知道后挺身而出,劝说刘邦,这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之后张良功成身退,因此刘邦一直都非常敬重他,没有为难他。这是因为刘邦知道戚夫人斗不过吕后,但他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吕后因为他拥护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感激他。而刘盈当上了皇帝之后,也很感激张良,把他当作自己的恩人,所以张良才能得已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