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通情达理,听完刘备的一番述说,加上之前三次来访都没有放弃的毅力,诸葛亮被刘备的行为深深感动到了。虽说刘备的志向相当远大,乃宏图之志。但刘备却没有实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仅兵马不足,甚至连如何匡扶汉室的方法都不清楚,但是诸葛亮当时也是年轻人,心中一腔热血,也想要创造出一番大事业,最终便跟随刘备一起闯荡。
后来世人皆是看不起刘备的,说他是个废物,离开诸葛亮就连小兵都不如,万事都是诸葛亮打理,而他却是坐享其成。可他们却没有想过,为何诸葛亮会跟着刘备,难道诸葛亮蠢吗?肯定不是,诸葛亮肯定也是看出刘备的未来,看得出来刘备有一副君王之相,一个国家强盛的核心,必定是那给力的君主,而刘备有着成为君主的潜能,所以诸葛亮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他。后来,有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的大业一路突飞猛进,最终占领了一方地区,建立了后来乱世最强大势力其中之一,蜀国。建立蜀国后,刘备给诸葛亮加官加爵,最后甚至将军权也一并交给了诸葛亮。
其实在此之前,诸葛亮还是略微有些不安,害怕自己不被看重。但刘备这人善于拉拢人心,在诸葛亮加入刘备的阵营后,就让旗下最重要的兄弟,关羽和张飞全部都听诸葛亮的安排,诸葛亮心中的石头便落了地。但是不知道为何此后在对待同样是庞龙凤雏中的庞统的态度却是让他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导致了庞统的离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后来诸葛亮与刘备出生入死,一起慢慢建立了蜀国后,诸葛亮有了归属感,对待蜀国就好像自己的家,尽心尽责。
建立蜀国后数年,刘备驾鹤西去,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时限不多,于是他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看人的本事一流,很快便选好了角色,他就是姜维。后来诸葛亮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了姜维,姜维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将诸葛亮的本领一一学会。可令诸葛亮万万没想到的是,姜维最后并没有守住蜀国,被魏国军队打败,蜀国上下全部都被抓住当了俘虏。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学会了诸葛亮一身本领的姜维没能守住蜀国呢?
后世,有人说,蜀国猛将到了后期都是死伤无数,蜀国五虎也只剩一人,蜀国实力大不如前,当然守不住了。又有人说,是司马懿的谋略远超姜维,年轻的姜维在老道的司马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其实姜维失败的原因是在自己的身上,由于年轻气盛,姜维做事非常冲动,性格暴躁。这跟之前张飞的性格有些许相似。而这点可以从钟会向姜维投降后可以看出,他没有成功的策反钟会,而是选择拼搏到底,从而导致蜀国的灭亡。廖化曾说过姜维,只懂得拼命,而不懂迂回不适合当领导者,当蜀国的宰相。
可惜诸葛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虽然可能看出姜维的才能出众,但却没有看出姜维本人的性格。但没办法,诸葛亮的时间不多,他要在去世前,帮助蜀国找到靠得住的人才,显然以姜维的能力显然能够胜任,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只能当辅佐君王身边的谋士,而是决定大事的宰相。而当时其实还有一个人选,那就是廖化。他能看得出姜维的缺点,那自己身上肯定是没有这个短处的。倘若让姜维当这个宰相,那么蜀国还会灭亡吗?小编觉得虽说蜀国最终必定是会消亡的,毕竟魏国的实力摆在那里,蜀国肯定是敌不过的,但肯定没有姜维管理的消亡那么快。不知道观众们是怎么想的,是强盛起来呢?还是一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