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夷到底做了什么,商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打东夷?考古发现真相

东夷到底做了什么,商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打东夷?考古发现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1/30 5:31:38

不过,这些被征伐的方国在甲骨卜辞中存在的时间很多,在武丁之后就很少再见,但“夷”方却是个例外。

夷方,是对黄淮下游的泛称,夏朝时称“九夷”,商朝称“夷”或“夷方”,周朝称其为“东夷”。商汤灭夏,一个很重要的盟友便是东夷。但到第11任君主仲丁继位时,商夷关系恶化,商朝的主要用兵方向开始转向东夷诸族。

商夷战争持续了数百年之久,殷墟一至四期(盘庚至帝辛)卜辞中,频繁出现对夷方的征伐记载。到帝辛(纣王)继位时,商朝对东夷的战争规模愈发扩大,甲骨文中出现了俘虏东夷首领的记载。

纣王讨伐东夷的胜利,既宣告了商夷战争的结束,但同时也预示着商朝国祚的终结。《左传》曾评价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正因为纣王将更多的主力投入到了东方战场,耗尽了商朝积攒的最后一丝国力,让西方的周国有了可趁之机,最终,周武王完成了商周鼎革的历史伟业。

那么东夷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商朝会如此执拗地与东夷进行百年战争呢?

商朝是一个十分热衷于开疆拓土的,它的建立者成汤“十一征而无敌於天下”,到武丁时,还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妇好

不过,商朝中前期的用兵方向主要集中在西方和南方的羌方、戎、鬼方、蜀以及荆等方国。而对东夷的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和东夷关系的恶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经历了商朝长期的征伐,西方的方国均已臣服,已没有征伐的必要,这个时候商朝将开疆拓土的方向转而东向,也在常理。

但到了文丁、帝乙、帝辛(纣王)祖孙在位时,形势再次发生变化。西方的周国崛起,对商朝的统治再次形成了巨大威胁。

早在周武王的祖父季历在位时,身为殷商臣属的周人就擅自对晋东南一带的余无用兵,这引起商王文丁的警觉,下令处死了季历。

随后,季历之子姬昌继位,这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据陕西周原考古出土的周人1号卜甲记载,周文王曾向先祖盟誓,要走商汤正道(即取商而代之)。果然,《竹书记年》中记载了“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这也是周国第一次向商朝发动直接的军事进攻。

纣王继位后,忠于殷商的崇国君主虎也不断提醒纣王:“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显然,这个时候西方的周国对殷商的威胁已经远远大于处于松散联盟状态的东夷。

特别是在周武王继位后,率兵东渡盟津观兵,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此时距牧野之战只有不到两年时间。夏商周三代,只有宗主国才有资格召集诸侯会盟,周武王此举,反叛之意已不言而喻。

但纣王在对东线和西线的用兵抉择上,依然坚持了将主力部署在东夷战场,这也直接导致了殷商的灭亡。

纣王战略抉择的得失,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事实上,纣王将周文王囚禁羑里7年,最终又将其释放,并且与周文王建立了姻亲关系,这一切已经表明,纣王对西线始终坚持了怀柔拉拢政策,而将主要精力首先用来解决东夷问题,只可惜,周武王没有给纣王这个时间。

纣王之所以执拗于完成先祖讨平东夷的夙愿,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是东夷挑衅在先的缘故,但这个理由并不能完全解释对于军事威胁更大的西周,为何纣王却采取了怀柔的态度。

直到3000多年后,考古学家才从考古学文化类型中发现了端倪。

我国的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现已证实:华夏文明为满天星斗式的多元起源,在长期的融合发展中逐渐多元归一,在夏前期及以前,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类型,囊括了广袤的黄河中下游农耕区。

此后,以二里头为代表的夏晚期文化、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都揭示了夏、商在中国建立了广域王权,不同区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相同的习俗和文化面貌,这也是华夏文明能够多元归一并最终形成大一统的关键所在。

但在东夷聚居的海岱地区(山东全境、豫东地区和苏皖北部)却存在着一个近乎独立的发展脉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海岱文化—岳石文化。

直到商朝前期,海岱地区依然与中原地区是长期并行独立发展的谱系。而此后商朝倾举国之力对东夷的数百年经略,终于成功打破了东方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对立的格局,终结了东方地区相对独立发展的脚步。

显然,商朝以亡国为代价换来东西文化区域的归一,正是做到了夏朝始终没有做到的“万世功业”,这种远高于短期军事胜利的追求,才是商朝执着于讨伐东夷的主要原因。

800多年以后,殷商遗民后裔—秦人,踏寻着殷商王朝的脚步,最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

更多文章

  • 歌剧《封神榜》节选《妲己幽魂》(二):当初我也是冀州侯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封神榜妲己惊艳合辑,妲己幽魂,90版封神榜苏妲己唱歌

    《妲己幽魂:我妲己当初又何尝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充良家而骗人,老伎俩了!》(妲己,傅艺伟扮演。)天光里阴沉,她以退为进她身上的薄纱,若隐若现穿得那么少,却告诉你寒冷她对你所说,无非缺衣少食--以薄纱而诱惑,又自称贫穷诱惑你的躯体,色之挑逗令你感情怜悯,钱包兑现--每一段她呼唤着你的到来,每一次貌若无

  • 三星堆文明和夏朝文明渊源极深,古蜀文明或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谁更早,三星堆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夏朝和古蜀有什么关系

    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诚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这件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

  • 上千年里姜太公的武圣地位牢不可破,为何最后被关羽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圣姜太公简介,姜太公为何成为武圣,姜太公真实事迹

    对于姜子牙,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一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则是来自于元朝建安虞氏的刊本《武王伐纣平话》,这也能够间接的说明,小说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原历史。姜子牙作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后世里他因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奉为了武圣,同时也成为了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里头的常

  • 一代传奇人物姜子牙,怎样辅佐姬昌成大业,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诗经·大雅·大明》中这样描写姜子牙:“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姜子牙,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兵学的奠基人。姜子牙这姜子牙的一生可谓是色彩斑斓。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立志要辅佐明君建立一番伟

  • 《大秦赋》一对活宝:西周君与东周君,为何周朝同时有两个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君与西周君,西周君和东周君是什么关系,东周君简历

    (西周君与东周君给周天子请安)西周君的拙劣表演剧中,西周君出现在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立为嫡子不久。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认为秦国到处征伐,破坏了当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于是举天子之旗,联络东方六国,集50万大军合纵攻秦。大军包围秦之伊阙,秦国形势危急。然而,秦昭襄王举重若轻,他根本不救伊阙,也不

  •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与闻太师谁厉害,大罗金仙合集,妲己能打过通天教主吗

    是我手贱,这两人根本就没可比性。 闻太师乃是大罗金仙中期的高手,比区区神仙境界的姜子牙,其修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然而闻太师与姜子牙的几番交战,为何除了第一次闻太师小胜外,几乎都是惨败。 我们看“封神”时,基本上都是一边骂着纣王,一边怜悯闻太师。闻仲去北海平反凯旋而归之后,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在大殿

  • 《封神榜》越拍越魔幻,殷墟三星堆想打人:商代武士头盔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榜照片大全,商代头盔图片,封神榜场景分析

    编者按:古老的商周文明,虽然距离当代已经非常遥远了(以西周灭商的牧野之战为例,已经距今3066年了),但因为明末小说《封神演义》,所以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小说中,各路神仙辅佐西周军队,最终战胜了反动的纣王(他们同样有神仙帮助),但实际情况里,商周军队当然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真实的历史

  • “西周第一豪车”清理保护完毕 马车装饰华丽被嵌成千上万绿松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青铜马车多少钱,西周马车,古代豪华马车图片欣赏

    7月30日下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院泾渭基地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宝鸡岐山县周原遗址贺家村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近年来的室内考古发掘情况。经过考古人员持续多年的努力,这辆2014年出土的被称为“西周第一豪车”,也是目前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铜轮牙马车”,近日终于清理保护完毕,重现昔日雄风。根据小麦颜色

  • 25万殷商军队神秘消失,3000年后在玛雅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与玛雅人有何关系,殷商和玛雅文明的联系,玛雅文明与商朝军队

    主力大军的首领叫攸侯喜,是殷商末年非常有权势地位的一个侯爵,封地在今天的江苏淮夷一带。这位首领,连着他的士兵,在商朝灭亡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中,离奇消失。一直到3000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进入世人眼中,这时人们才发现,当时消失的25万大军是去了玛雅。当然,曾经的25万大军已经找不到了,但

  • “我像狗一样带着锁链,像驴子一样挨打”-论古罗马时期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 一个看门的奴隶曾经这样描述他自己公元前八世纪一个奴隶制小城邦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上初现雏形。但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古罗马开始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发展壮大,奴隶制也逐渐兴盛起来。直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奴隶的数量占据了古罗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