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传奇人物姜子牙,怎样辅佐姬昌成大业,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

一代传奇人物姜子牙,怎样辅佐姬昌成大业,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28 更新时间:2024/1/19 16:52:07

《诗经·大雅·大明》中这样描写姜子牙:“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姜子牙,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兵学的奠基人。

姜子牙

这姜子牙的一生可谓是色彩斑斓。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立志要辅佐明君建立一番伟业,因此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奈何始终没有遇见伯乐,直到他古稀之年才在渭水之滨遇见了当时的西伯侯姬昌,最终得到了姬昌的信任,成为了他的军师。

姜子牙先是辅佐周文王开始谋划天下,后来又帮助周武王一举消灭商纣建立了周朝,而他也因为有功,被封为齐侯,负责管理齐国一代。他也这样成为了齐国的缔造者,大齐文化的创始人。

姜子牙

可以这样说,周朝能够建立,姜子牙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对于齐国人而言,这姜子牙并不只是开国者,更是奠基人。

家境贫寒,古稀之年方得重用

姜子牙出生在东海边,根据历史记载,他的祖先曾经也在夏朝做过官,甚至还辅佐夏禹治理洪水,立下过大功,到了姜子牙那一辈,他的家境早就已经落败了,因此在他年轻的时候,还做过屠夫和在酒店卖过酒来贴补家用。好在这也没有影响姜子牙的志向,无论怎样他都仍然坚持学习,自发的研究治国的道理,就是希望能够再有一天能够为国效力。奈何天不如人愿,到了七十岁他仍然没有得到伯乐的赏识,只能闲赋在家。

姜子牙

终于在他七十二岁的时候,他在渭水之滨垂钓,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求见还只是西伯侯的姬昌,在经过短暂的交谈之后,姬昌便觉得此人能堪重用,一定能辅佐他建立大业。于是便把他称为太师,将他带在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在后世,人们也把这个故事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由此看来,这姜子牙确实颇有才华,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能使姬昌信服于他。而他也知道感恩伯乐,任劳任怨地辅佐姬氏家族建立了一番伟业。

辅佐姬昌父子,终建立周朝

跟随在姬昌身边的姜子牙格外的用心,不仅是为了感谢姬昌对他的信任,而是他对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也是颇为无奈。再说这姬昌曾经有一次被商纣王囚禁在商朝的都城朝歌,为了营救他,姜子牙便决定投其所好,四处寻找美女和奇珍异宝献给了商纣王,以此成功的赎回了姬昌。回到周国的姬昌便开始暗中与姜子牙策划如何推翻商朝的统治。在姜子牙看来,推翻一个朝代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需要慢慢谋划。

姬昌

就这样,他开始辅佐姬昌施行德政,以此来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在对外关系上,他还说服姬昌联系了许多

对商纣王统治不满意的诸侯王,私底下结成联盟关系,一起迷惑商纣王,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

除此之外,他在国内大力的鼓励生产,训练军队,军队实力得到大大提高。在实力逐渐提高之后,姬昌便慢慢地开始向其他不配合的诸侯王进攻,最终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投入了他的手下,而这些都离不开姜子牙的谋划。

姬昌

与商朝的最后一战,最终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进行。战争刚开始,姜子牙便率领着精锐部队在前面为姬发开路。虽然商朝的军队人数众多,但是士兵们都不肯再继续受到商纣王的压迫,纷纷倒戈。姜子牙利用这种局势,采取迅猛手段,带领军队势如破竹。商纣王自知大势已去,便只能逃回王宫,自杀而死。就这样,在姜子牙的帮助之下,姬昌的儿子姬发顺利的入主朝歌,宣告商朝已经灭亡,周王朝的建立。

封邦建国,一手建立齐国

姬发建立周朝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怎样管理全国。在姜子牙的建议之下,全国被分成许多个不同大小的诸侯国,由周王分给那些在推翻商朝中作出贡献的有功之臣,以此来保护周王朝的统治,这也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姜子牙

作为军师,姜子牙被封为齐候,负责稳定东方。当姜子牙披星戴月带领人马前往封地的时候,由于连夜来的赶路,大家都很疲劳,根本没有封邦建国的样子。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姜子牙便立刻整顿人马赶往封地。恰好在这个时候遇见了莱国军队入侵,两军因此便展开了战斗。在姜子牙的冷静指挥下,士兵们都骁勇善战,将敌军杀的丢盔弃甲,失败而归。

就这样,姜子牙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开始对国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肯定离不开的便是人才,他便采取重金悬赏的政策,从当地土著中选拔了一大批真正的人才加入了统治阶层,让他们一起为齐国的发展作贡献。而他挑选官员,不是按照西周以来实行的宗法制来判断,而是根据这个人是否有才华,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带来了弊端。在齐国的发展上了正轨之后,姜子牙便回到了朝堂中辅佐当时的周王周公旦,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

姜子牙

唐朝的著名诗人李商隐也十分欣赏姜子牙,曾经这样评价他:“武故时非无臣也,然其卒佐武,有牧野之誓,白旗之悬,果何人哉?非太公望不可也。”

作为一介文人,这姜子牙的经历也算是特殊,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建树,但是到了古稀之年却得到贵人的赏识,从而建立了一番伟业,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传奇。在他的辅佐下,姬昌父子先后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还创建了分封制这样的制度,使当时的社会得到进步。因此在我看来,这姜子牙确实文韬武略,样样俱全,在他的统治下,齐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后汉书》

《诗经·大雅·大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秦赋》一对活宝:西周君与东周君,为何周朝同时有两个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君与西周君,西周君和东周君是什么关系,东周君简历

    (西周君与东周君给周天子请安)西周君的拙劣表演剧中,西周君出现在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立为嫡子不久。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认为秦国到处征伐,破坏了当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于是举天子之旗,联络东方六国,集50万大军合纵攻秦。大军包围秦之伊阙,秦国形势危急。然而,秦昭襄王举重若轻,他根本不救伊阙,也不

  •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与闻太师谁厉害,大罗金仙合集,妲己能打过通天教主吗

    是我手贱,这两人根本就没可比性。 闻太师乃是大罗金仙中期的高手,比区区神仙境界的姜子牙,其修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然而闻太师与姜子牙的几番交战,为何除了第一次闻太师小胜外,几乎都是惨败。 我们看“封神”时,基本上都是一边骂着纣王,一边怜悯闻太师。闻仲去北海平反凯旋而归之后,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在大殿

  • 《封神榜》越拍越魔幻,殷墟三星堆想打人:商代武士头盔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榜照片大全,商代头盔图片,封神榜场景分析

    编者按:古老的商周文明,虽然距离当代已经非常遥远了(以西周灭商的牧野之战为例,已经距今3066年了),但因为明末小说《封神演义》,所以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小说中,各路神仙辅佐西周军队,最终战胜了反动的纣王(他们同样有神仙帮助),但实际情况里,商周军队当然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真实的历史

  • “西周第一豪车”清理保护完毕 马车装饰华丽被嵌成千上万绿松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青铜马车多少钱,西周马车,古代豪华马车图片欣赏

    7月30日下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院泾渭基地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宝鸡岐山县周原遗址贺家村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近年来的室内考古发掘情况。经过考古人员持续多年的努力,这辆2014年出土的被称为“西周第一豪车”,也是目前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铜轮牙马车”,近日终于清理保护完毕,重现昔日雄风。根据小麦颜色

  • 25万殷商军队神秘消失,3000年后在玛雅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与玛雅人有何关系,殷商和玛雅文明的联系,玛雅文明与商朝军队

    主力大军的首领叫攸侯喜,是殷商末年非常有权势地位的一个侯爵,封地在今天的江苏淮夷一带。这位首领,连着他的士兵,在商朝灭亡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中,离奇消失。一直到3000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进入世人眼中,这时人们才发现,当时消失的25万大军是去了玛雅。当然,曾经的25万大军已经找不到了,但

  • “我像狗一样带着锁链,像驴子一样挨打”-论古罗马时期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 一个看门的奴隶曾经这样描述他自己公元前八世纪一个奴隶制小城邦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上初现雏形。但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古罗马开始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发展壮大,奴隶制也逐渐兴盛起来。直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奴隶的数量占据了古罗马人口

  • “烽火戏诸侯“事件中,褒姒微微一笑,就该背祸国殃民的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烽火戏诸侯褒姒诗句,烽火戏诸侯的褒姒是妲己吗,烽火戏诸侯与褒姒有关么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西周幽王昏庸失德,为博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点燃骊山烽火戏弄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貌美惑君的女子称作是红颜祸水,若是一不小心再亡了国,"红颜祸水"就不得不背这祸国殃民的黑锅。细细想来,古人尊崇男尊女卑,区区一介女流怎就能够左右妖惑当朝君主

  • “爱惨了”妲己的纣王,为何还对胡喜媚垂涎三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喜媚第一次见纣王,纣王初见妲己,苏妲己和胡喜媚谁更美

    封神中,纣王自第一眼见到妲己后,整个魂儿就都落在了妲己身上,以后那是朝朝夜夜都要在一起,对所有影响到他和妲己生活的障碍,一律格杀。妲己纣王对妲己,是一见钟情后的日久生情妲己初入宫,按当时的礼制,应拜谒中宫姜王后,由王后安排、调教、并赐下宫院后,在陈情纣王,妲己才算有和纣王在一块儿的身份。然而。九间殿

  • 晋国的范氏家族向天下颁布了中国春秋时代最成熟的一部刑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国范氏被灭时间,晋国范氏家族现状,晋国范氏最新消息

    范宣子,也叫士匄,除了是有名的晋国卿大夫团队中的领袖级人物,其祖上的渊源也颇深。范家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上古尧舜禹时期,《左传》有: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这里说的匄,就是士匄,即范宣子。夏朝时期的御龙族源自孔甲的臣子刘累,因擅长驯养龙而被

  • 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为何李耳却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耳的个人简历,李耳死在哪里,孔子和李耳是什么关系

    儒家圣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故而被称为“孔子”;儒家亚圣孟轲,姬姓孟氏名轲,故而被称为“孟子”.........诸子百家中称子的,还有像曾子、阳子、有子、墨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子”的。然而道家始祖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一句话中就说“姓李氏,名耳,字聃”,那么为何人们不叫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