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一对活宝:西周君与东周君,为何周朝同时有两个君?

《大秦赋》一对活宝:西周君与东周君,为何周朝同时有两个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1/20 2:41:37

(西周君与东周君给周天子请安)

西周君的拙劣表演

剧中,西周君出现在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立为嫡子不久。

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认为秦国到处征伐,破坏了当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于是举天子之旗,联络东方六国,集50万大军合纵攻秦。大军包围秦之伊阙,秦国形势危急。

然而,秦昭襄王举重若轻,他根本不救伊阙,也不理会西周君及六国联军,而是令嬴异人与嬴摎带兵直取西周君老巢洛阳。

这个西周君,一大把年纪了,头发、胡子都白了,却犯了个这样愚蠢的错误,为征伐秦国,大军尽出,却将老巢丢在后方。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双拳打出,却将胸膛暴露给敌人,多危险啊!

(西周君)

当听到秦军杀向洛阳,西周君惊呆了,立即与六国联军回援洛阳,可是已经晚了,秦军已将洛阳重重围困,洛阳之命运,已全在秦军掌控之中。于是,西周君只得与秦军谈判,希望秦军撤军了事。他天真的以为,虽然他做了错事,但是看在“周天子”面上,秦国应该原谅他。

然而,秦军的要求却是:

西周君需献出他辖下的36座城池及土地人口,少一座城,一寸土,都不可,周天子仍可居住洛邑,但土地归大秦,若西周君不答应,就打到答应为止。

西周君这才知道,合纵攻秦,是要承担后果的。大错铸成,无可挽回。只好舍国保命,于是答应了秦军要求。

(西周君与周天子)

东周君步西周君后尘,结局更惨

公元前249年,东周君也想联合东方六国攻秦。吕不韦刚刚为相,听说东周君有攻秦之意,为树立自己在朝中威名,吕不韦亲自率兵讨伐东周君。

东周君实力弱,只能指望六国援军前来相助,他急派人前往六国搬救兵,很快盼来了韩、魏两国大军。由于吕不韦只带了五万兵,韩、魏大军足可抵挡,东周君高兴坏了,要摆酒庆贺,并想里应外合,一举灭吕。

然而谁能想到,局势很快发生翻转,韩、魏两国居然打了起来,原来他们此次援周,名为救周,实则为抢夺周之城池。就在韩、魏内乱之际,秦将蒙骜大军杀到,韩、魏败走。吕不韦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东周城,东周君口中含玉,赤裸上身,跪地请降,800年周朝自此灭亡,干干净净。

(东周君跪地请降)

这里不说西周君与东周君如何滑稽可笑,单说时间已经到了春秋战国末期,为什么周朝会有两个君?

西周君与东周君由来

事情回放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大封诸侯,建立周朝。周朝辉煌约300年后衰落,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进入春秋、战国混乱时期。

春秋、战国之时,周天子、周王室一直存在,只不过,存在感很低。它与它分封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发展轨迹相反,人家是改革求发展,方向朝上;它是守旧吃老本,方向朝下。

光守旧、吃老本也就罢了,周王室还自残自伤闹内讧。最著名的内讧是公元前441年,周贞王去世之后,四个儿子中的前三个轮番争抢天子之位,最后三儿子姬嵬胜出,是为周考王。

周考王虽得周天子之位,心有余悸,他看了看四弟姬揭,害怕姬揭重复昨日的故事,于是在洛阳之西找了块地,建了个西周公国,让姬揭去做国主。这相当于在周王室这个总公司之西,设了个分公司。

(要求消灭西周君的嬴稷)

分公司西周公国也不太平,第二代时重现兄弟争位乱相,当时的西周公国周惠公只好在本国内又拿出一块土地,给了他的弟弟姬根,又成立了一个小国——东周公国。这相当于周王室的子公司又成立了一家孙公司。

于是,在原先周王室的都城洛阳之内,出现了三国:周国、西周公国、东周公国。从来源看,它们的关系是:父国——子囯——孙国;从政治上看,只有父国国君是天子,后二者是诸侯级别。

此三国,面积都不大。因为周王室自从迁到洛阳后,土地不过六百里,后来几经分封,又损失三百里,只剩下三百里了。三百里地再分二国,可想而知有多小!

到了战国末期,周朝的最后一任天子为周赧王,周赧王把自己的朝堂搬到了西周公国,和西周君一起办公。可能是周王室那边太寂寞了吧。

(消灭了西周公国的嬴异人)

秦国为什么要灭西周君和东周君?

西周公国与东周公国实力很弱,七雄中任何一雄都可以灭掉他们,夺取他们土地。然而,由于他们是周武王姬发的嫡系后代,饮水思源,大家都不想先出头做这种“缺德”事。

但是秦国想法不同。

秦国并非姬姓子孙,与周武王及其后的周天子都无血缘关系。秦国的第一任国主秦非子是周天子属下的“弼马温”,一个养马的,周孝王看秦非子做事勤恳,将“秦邑”封给了他,遂有秦国。

秦国经商鞅变法强大之后,早想东出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而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就必须灭掉周王室,因为周王室在来源上讲,仍是六国之主、六国之父,岂有消灭掉儿子而独留下父亲的。

而且,秦国强大后,东方六国屡次合纵攻秦。东方六国合纵攻秦时,都喜欢让周天子牵头,或者西周君、东周君牵头,这3个老头子也似乎特别乐意做牵头的事。每次他们牵头攻秦,都给秦国带来诸多麻烦,这让秦国很讨厌。所以灭了他们最省事。

(消灭了东周公国的吕不韦)

消灭西周公国与东周公国,还可以向天下表明秦国之志——一统天下之志,表明他们的决心和勇气。这才有了公元前256年,秦军灭西周公国,夺其36城及人口土地,同时也逼死了在西周公国办公的周天子周赧王。也有了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公国之事实。

更多文章

  •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与闻太师谁厉害,大罗金仙合集,妲己能打过通天教主吗

    是我手贱,这两人根本就没可比性。 闻太师乃是大罗金仙中期的高手,比区区神仙境界的姜子牙,其修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然而闻太师与姜子牙的几番交战,为何除了第一次闻太师小胜外,几乎都是惨败。 我们看“封神”时,基本上都是一边骂着纣王,一边怜悯闻太师。闻仲去北海平反凯旋而归之后,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在大殿

  • 《封神榜》越拍越魔幻,殷墟三星堆想打人:商代武士头盔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榜照片大全,商代头盔图片,封神榜场景分析

    编者按:古老的商周文明,虽然距离当代已经非常遥远了(以西周灭商的牧野之战为例,已经距今3066年了),但因为明末小说《封神演义》,所以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小说中,各路神仙辅佐西周军队,最终战胜了反动的纣王(他们同样有神仙帮助),但实际情况里,商周军队当然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真实的历史

  • “西周第一豪车”清理保护完毕 马车装饰华丽被嵌成千上万绿松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青铜马车多少钱,西周马车,古代豪华马车图片欣赏

    7月30日下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院泾渭基地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宝鸡岐山县周原遗址贺家村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近年来的室内考古发掘情况。经过考古人员持续多年的努力,这辆2014年出土的被称为“西周第一豪车”,也是目前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铜轮牙马车”,近日终于清理保护完毕,重现昔日雄风。根据小麦颜色

  • 25万殷商军队神秘消失,3000年后在玛雅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与玛雅人有何关系,殷商和玛雅文明的联系,玛雅文明与商朝军队

    主力大军的首领叫攸侯喜,是殷商末年非常有权势地位的一个侯爵,封地在今天的江苏淮夷一带。这位首领,连着他的士兵,在商朝灭亡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中,离奇消失。一直到3000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进入世人眼中,这时人们才发现,当时消失的25万大军是去了玛雅。当然,曾经的25万大军已经找不到了,但

  • “我像狗一样带着锁链,像驴子一样挨打”-论古罗马时期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 一个看门的奴隶曾经这样描述他自己公元前八世纪一个奴隶制小城邦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上初现雏形。但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古罗马开始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发展壮大,奴隶制也逐渐兴盛起来。直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奴隶的数量占据了古罗马人口

  • “烽火戏诸侯“事件中,褒姒微微一笑,就该背祸国殃民的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烽火戏诸侯褒姒诗句,烽火戏诸侯的褒姒是妲己吗,烽火戏诸侯与褒姒有关么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西周幽王昏庸失德,为博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点燃骊山烽火戏弄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貌美惑君的女子称作是红颜祸水,若是一不小心再亡了国,"红颜祸水"就不得不背这祸国殃民的黑锅。细细想来,古人尊崇男尊女卑,区区一介女流怎就能够左右妖惑当朝君主

  • “爱惨了”妲己的纣王,为何还对胡喜媚垂涎三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喜媚第一次见纣王,纣王初见妲己,苏妲己和胡喜媚谁更美

    封神中,纣王自第一眼见到妲己后,整个魂儿就都落在了妲己身上,以后那是朝朝夜夜都要在一起,对所有影响到他和妲己生活的障碍,一律格杀。妲己纣王对妲己,是一见钟情后的日久生情妲己初入宫,按当时的礼制,应拜谒中宫姜王后,由王后安排、调教、并赐下宫院后,在陈情纣王,妲己才算有和纣王在一块儿的身份。然而。九间殿

  • 晋国的范氏家族向天下颁布了中国春秋时代最成熟的一部刑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国范氏被灭时间,晋国范氏家族现状,晋国范氏最新消息

    范宣子,也叫士匄,除了是有名的晋国卿大夫团队中的领袖级人物,其祖上的渊源也颇深。范家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上古尧舜禹时期,《左传》有: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这里说的匄,就是士匄,即范宣子。夏朝时期的御龙族源自孔甲的臣子刘累,因擅长驯养龙而被

  • 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为何李耳却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耳的个人简历,李耳死在哪里,孔子和李耳是什么关系

    儒家圣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故而被称为“孔子”;儒家亚圣孟轲,姬姓孟氏名轲,故而被称为“孟子”.........诸子百家中称子的,还有像曾子、阳子、有子、墨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子”的。然而道家始祖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一句话中就说“姓李氏,名耳,字聃”,那么为何人们不叫他“李

  • 曾经非常贫弱的秦国,是怎样在数年间发展壮大,并最终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统一后被谁灭国,秦国统一往事完整版,秦国强大的三大原因

    于是当时的很多国家,开始了相互间的不断争斗。在这期间,很多从一开始起实力就算不上强大的小国,在一些较为强大国家猛烈的进攻下,被一一吞并。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一些有着较厚家底的大国。[var1]后世之人,习惯性地把这几个国家统称为战国七雄。而其中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国家,则是秦国。早期时候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