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为何败在进士出生的袁崇焕手下

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为何败在进士出生的袁崇焕手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12 13:50:21

公元1626年(明天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出发,于二十三日兵临城下。对于近在咫尺的宁远城,努尔哈赤志在必得。

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努尔哈赤面对孤立的宁远城,首先想到的便是让城内守军放弃抵抗,兵不血刃的攻克宁远城。

据《满洲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派出劝降使者曰:“吾以二十万众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而袁崇焕的回复却是:“汗何故遽加兵耶?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约有十三万,亦不以尔为寡也。”

面对手握重兵、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袁崇焕并未被吓倒,而是率领明军誓死守卫宁远城。此时,强攻成为了拿下宁远城的唯一办法。次日,努尔哈赤下令对宁远城发动强攻,宁远之战由此拉开序幕。

面对强大的后金军,袁崇焕视死如归,不仅守城意志坚定,而且凝聚军心。

袁崇焕在面对努尔哈赤所率战力强悍的八旗精锐时,虽然城内兵力不足2万,但袁崇焕也有他所依仗的资本。

1.军心与民心。

此前,在辽沈之战中后金军大获全胜,又乘势攻克广宁剑指山海关,明廷对此大为震惊。面对后金军的凌厉攻势,袁崇焕提出“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则必守宁远”的主张,并直言不讳的说:“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由此可见袁崇焕御敌决心。

于是,1623年,袁崇焕奉命领兵一万余人守卫宁远城,并在此加强练兵,修固城池。在袁崇焕的苦心经营下,宁远城防御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袁崇焕一心为国为民,视死捍卫家园的决心深入人心,威望甚高。

因此,在努尔哈赤率大军攻打宁远城时,袁崇焕一方面向将士们表达了视死捍卫宁远城的决心以稳定军心(通常情况下,主将的御敌决心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共同御敌。另一方面为防止情报外泄,极力铲除内奸,并在各出入口派兵严加看守。这样一来努尔哈赤便无从知晓宁远城内的兵力部署与薄弱环节,也无法与城内进行内应。与此同时,受宁远城守军坚决捍卫城池的影响,城内百姓也自发的为军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军民共同御敌。

2.西洋大炮。

此前,在修固城池加紧练兵的同时,明朝还从国外引进了威力巨大的西洋大炮,这些大炮射程可达5公里,炮弹能对敌军集群兵团造成很大的毁伤力。并可依托坚固的城墙为屏障,以城护炮的同时,又能以炮护城。同时,明军还配备有专业炮手,以及数量可观的灭虏炮、鸟铳等远距离攻击武器。

在袁崇焕的带领下,宁远城内的守军同仇敌忾,利用利炮为后盾,共同捍卫城池。

努尔哈赤势在必得,但在明军的利炮下,却接连碰壁。

1.八旗军优势无法发挥。努尔哈赤身经百战,久经沙场,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面对拒绝受降的明军,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于1626年1月24日向宁远城发动了攻击。后金军首先使用弓箭向宁远城守军发起进攻。一时间,明军阵地上下起了密集的箭雨,死伤惨重,但这并未撼动明军守卫城池的决心。

面对蜂拥而至的八旗军,明军不断用炮火、灭虏炮、鸟铳等进行反击,由于明军大炮威力巨大,对密集冲锋的八旗军,造成了极大杀伤,通常一炮能炸死炸死数十人。

虽然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军凭借战马拥有极强的机动性,同时弓箭威力也很强大,但是面对坚固的城墙与射程极远的大炮,此前的机动优势与弓箭优势此时无法发挥,导致战力强悍的八旗军发挥不出战斗力,即便努尔哈赤亲自坐镇指挥也无济于事。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八旗军攀爬登城,城内守军还在城墙上倒泼了大量水。正月的宁远寒风瑟瑟,很快水便结成了冰,这给攀爬带来了极大不便。

2.守军火炮优势巨大,部署严明。明军的大炮可以依托城楼,居高临下地向八旗军展开炮击,这给八旗军带来了很大伤亡。在“大炮对弓箭”的战斗中,八旗军哪怕在盾车掩护下,仍无法抵挡明军火炮的猛烈攻击。同时,城内守军部署严明,与此前望风而逃的明军形成鲜明对比。

据《石匮书后集》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虽然八旗军作战勇猛,期间也有众多士兵攻到城下,但始终无法攻破城楼与城门。在城内大炮的猛烈轰击下,持续进攻给八旗军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且攻城并无实质性进展,英勇的努尔哈赤也在战斗中负伤。为了保存八旗军实力,正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率大军撤离,惨败收场。

在此役中,明朝新引进的西洋大炮威力巨大,在战场上显现出了强大优势。由于努尔哈赤对明朝新引进的西洋大炮特点、性能、威力一无所知,导致八旗军损失惨重。

由此可见,守军将士严明的部署与视死捍卫城池的决心和西洋大炮,是此次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武皇帝实录》卷四载述说:“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努尔哈赤或许永远想不明白,自己戎马生涯四十余载,向来以少胜多,铁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再坚固的城池均能攻破,为何就拿不下这小小的宁远城,到头来还栽在了名不见正传的袁崇焕手里(袁崇焕此役之后才出名),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更多文章

  • 褚英究竟做了什么,为何会被其父努尔哈赤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褚英个人简历,褚英头条号,独步天下褚英个人资料

    褚英十八岁的时候,就因战功显赫被赐号洪巴图鲁,封为了贝勒。后来又和兄弟代善一起与乌拉部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最后大获全胜凯旋而归,缴获了战马五千匹,铠甲三千副的战绩,因此,受到了父王努尔哈赤的嘉奖。褚英因立下大功被努尔哈赤赐号阿尔哈图土门,寓意广略的意思。褚英也因此被称为“广略贝勒”。褚英骁勇善战,战绩

  • 百年前,法国人曾拍下一组真实的大清老照片,你看后是什么感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国国徽照片,清朝最漂亮的老照片,100张罕见清朝照片

    清朝末年拍照技术正式传入中国,虽然一开始对这种新奇的事物有所恐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慢慢的接受了这种新的记录方式,连慈禧太后也迷上了拍照。而当时的很多老照片也真实的记录下了清朝人民的生活,通过对这些照片的修复让我们可以了解到那段历史。其中有一位法国摄影家卡恩就拍下过当时清朝的很多珍惜影像,时隔一

  • 清朝知县升任京官,一般担任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知县是几品,清朝两个县的知县,知县与京官

    对于知县来说,他们需要负责地方的钱粮赋税、刑名治安等事务。知县这个群体颇为重要,如果这些人出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执行。一般而言,知县人选大概有两类。一类走科举路线,以进士、举人为主。一类靠花钱买官、被人保举等方式获得知县官职。清朝官场视科举为正途,对那些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常常揶揄嘲讽。而在科举出身中

  • 顺、南明、清三朝争雄,清朝最终胜出,它做得最聪明的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哪年最强盛,中国清朝最强盛时期,清朝和明三朝哪个厉害

    至此,在原明朝的疆域上,出现了四个政权,顺、南明、清,以及在四川的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国。张献忠为躲避李自成的锋芒,主动跑到四川边角之地,基本上已经成为打酱油的,那么,未来的天下所属就将在顺、南明、清之间决定。历史结局告诉我们,清朝最终胜出,顺和南明都成为清朝一统江山的刀下亡魂。清朝入关时,不到十万军队

  • 她是皇太极庶妃,生下清朝最有名的公主,却被康熙杀光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皇太极的关系,康熙庶妃,康熙死后最宠爱的女人

    关于奇垒氏,史料中记载不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她是一名来自察哈尔部的女子,父亲名为固英塞桑。话说,皇太极继位后,便一直谋划着开疆拓土,首先将矛头指向了后金西侧的察哈尔部,先后发动了三次对察哈尔部的战争,最终逼得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客死于青海打草滩。林丹汗去世后,他的福晋们带领余部归顺了皇太极,奇垒氏的

  • 宋明亡了都有大量汉人殉国,大清亡了,为何旗人勋贵殉国仅7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亡后宗室都去哪了,明朝末年的抗清将领,南宋灭亡后有多少汉人存活下来了

    大清亡了许多人都曾听说过,在宋元或明清交替之际为气节而殉国的悲壮故事,无论是文天祥慷慨赴死,大宋官员与百姓崖山赴难,还是史可法英勇就义,百姓誓死不留辫,都体现出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流行的节义观。如果中国一直按原有的路子走下去,那么当大清为下一个反叛者所取代的时候,我想也应该重现“崖山赴难”这样的情形,

  • 她是《延禧攻略》的反派,历史上活到96,雍正封妃,乾隆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延禧攻略最厉害的妃子,延禧攻略历史人物分析,延禧攻略哪个妃子最善良

    耿氏出身不高,所以她没能以福晋的身份成为雍正的枕边人,她嫁给雍正后仅当了个格格,这个格格相当于民间大户人家的小妾,也就是说她在府邸的地位并不高。不过虽然没有得到雍正的特别宠爱,但耿氏并不自怨自艾,她的性格落落大方,而且不喜欢和其他女子一样一天到晚的争风吃醋。而且耿氏还有个特殊的才能,就是作为女子的她

  • 彭州惊现一宋代“藏宝坑”,考古挖掘后:金银器351件,国宝115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出土大量黄金文物,宋末出土文物,探索发现宋代文物

    而作为我们中国老百姓,要始终记住一点,那就是要保护自己国家的文物,好在确实如今不少文物的发现都是和百姓有关,老百姓发现文物大部分都选择了主动报告有关部门,然后主动上交,这种精神品质比多少钱都值得可贵。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四川彭州,那是还在1993年的时候,当时彭州闹市区正在进行道路的修建,自然

  • 张玉娘:她的词比李清照更婉约 她的爱情比梁祝更凄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玉娘个人简历,张玉娘诗词,张玉娘和李清照谁漂亮

    《张玉娘:她的词比李清照更婉约,她的爱情比梁祝更凄美》主要描写了宋代著名女词人张玉娘短暂的一生和感人的爱情。张玉娘,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但她的词,让人想到李清照,她的爱情更让人不由自主想到绝唱一般的梁祝,感人中藏着凄美,凄美中又流露绝望。这曲爱情之歌,注定被千古流传。本文由女作家华之授权发表,未经许

  • 张居正抄家:一个奇葩引发的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被抄家下场凄惨,张居正抄家真相,张居正为什么要抄家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原创-NO.1227作者:营三千审核:喵大大 编排:风晓暮万历十二年,曾经权势通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在荆州的老家遭到查抄。事实上,这次抄家,不但令人震惊,而且极其惨烈。张居正的儿子们遭到严刑逼供,长子张敬修自缢身亡,其弟张懋修两次自杀未果。张敬修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