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办了两件事,一件违抗雍正一件忤逆顺治,但结局不错很得人心

乾隆办了两件事,一件违抗雍正一件忤逆顺治,但结局不错很得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37

乾隆帝对宗室的最大体恤,更在于他敢于推翻列祖列宗钦定的冤案,或予以彻底平反昭雪,或给予宽待。这方面的决定性措施,是在乾隆四十三年采取的。因为这个时候,乾隆帝开创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出现了“大清全盛之势”,群臣恭颂皇上为天纵英武的贤君明主,这也是乾隆帝采取重大行动的基础。

乾隆主要是推翻了皇曾祖顺治帝福临钦定的睿亲王多尔衮“叛逆”案,修改了皇父雍正帝胤禛钦定的阿其那、塞思黑“悖逆”案。

雍正帝即位后,为了打击胤禩集团,谕定皇八弟胤禩、皇九弟胤禟结党横行、窥窃大宝,犯了“悖逆”大罪,将他们削爵更名黜宗籍。乾隆帝对此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违抗皇父之旨,但却对其作了重大修改,认为二人“未尝无隐然悖逆之心,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并声称雍正帝晚年“屡向朕谕及此事,辄愀然不乐,意颇悔之”,故现在谕令,“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两人子孙一并叙入。

尽管乾隆帝此举有违孝道,违背了雍正帝的意愿。但客观地说,这样做还是赢得了宗室的人心,也顺应了当时的朝局,起到了团结、稳定皇族内部的目的。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所谓的睿亲王多尔衮“谋逆”案,是清朝初期的一件特大冤案。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于顺治元年四月统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张献忠部农民军,消灭了南明政权,统一全国,使其年方六岁的幼侄福临从东北一隅的辽东王,一跃而成为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

这样一位立下开国定鼎特大功勋的王爷,竟因恃功揽权位至皇父摄政王,而被顺治帝及其以权术见长得不坚定的支持者济尔哈朗视为眼中钉,一待其病故,即定其犯下“谋逆”大罪,掘坟焚尸削爵黜宗籍。其同母弟辅政豫亲王多铎虽也立下大功,并已先卒,也连坐降为郡王。

这个事件其实在当时就引起了朝野不满,一等子许尔安、吏科给事中彭长庚等就公开上书赞颂睿亲王之功,请复其爵号,虽经顺治帝严斥,将其革职削爵流放宁古塔,压下了反对者的议论,但事实毕竟是事实,此案一直遭人谴责。

由于睿亲王“谋逆”一案是顺治帝钦定的,此后的康熙、雍正虽然也知就里,但因时间隔得不长,也不敢违背顺治爷的意愿,为多尔衮翻案。这一次乾隆帝敢于忤逆先祖,毅然正式推翻这一特大冤案,对睿亲王给予平反昭雪,宣布追复睿亲王封爵,恢复开国王公原有封号,并让他配享太庙,能做到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乾隆帝在平反睿亲王的谕旨中有这样的话:

“因念睿亲王多尔衮当开国时首先统众入关,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奉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顾以摄政有年,威福不无专擅,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殁后为苏克萨哈等所搆,授款于其属人首告,诬以谋逆,经诸王定罪除封,其时我世祖章皇帝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

又“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且吴三桂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其势更无难号召……朕每览实录至此,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朕以为应加恩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并令补继袭封,照亲王园寝制度,修其莹坟,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

乾隆为睿亲王平反一事,赢得了王公大臣认同,此举非常果断,十分明智。而且我们认为为多尔衮平反一事,由乾隆来做最为合适。因为当时的大清处于鼎盛阶段,他有这个资本。而要是换成其后的嘉庆、道光,恐怕他们就是敢这么想,也未必有胆量去做。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子为何容易患上这种怪病?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皇子序齿怎么回事,清朝皇子生病,清朝皇子死亡率高吗

    说起《还珠格格》,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在剧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当时紫薇与尔康已经生下了1个孩子,这个孩子名叫冬儿,长得古灵精怪,颇受大家喜爱,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半路生了一种病,便是天花。天花这种疾病,在现今社会已经很少被人提及,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

  • 此女是清朝唯一的汉人皇后,深受皇上宠爱,她的做法独树一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第一位汉人皇后,清朝最聪慧的皇后,元清汉人皇后

    历史上的魏佳氏一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人,而且她的情商也很高。但她的性格一定不高冷孤傲,反而十分的亲和温顺,这一点从她的封号也可以看出来,令字在汉语中有温婉贤淑之意,在满语中的意思是聪慧。从这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子,要不然她也不会让乾隆这么喜爱了。说她没有一点心机这是不可能的,小白兔怎么可

  • 乾隆下旨让刘墉跳河,刘墉很淡定的回家洗了个澡,最后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给刘墉出难题刘墉机智化解,刘墉老婆打刘墉,刘墉跳河后回来对乾隆说了什么

    有一天和珅和乾隆在一起突然想到一个法子,要整一个刘墉,就和乾隆说,如果皇帝命令刘墉去跳河,刘墉会怎样?毕竟皇帝下令,臣也不得不做,就在刘墉接圣旨后,他也很冷静,跪了皇帝就跑出去了,乾隆也是十分的着急,派人去跟踪看看刘墉会怎么做,然后自己开始优哉游哉的和和珅下棋。结果刘墉拿着圣旨就先回家,妻子看到这个

  • 还在嘲笑清朝赔款多?此国曾赔50亿,三年后仍成列强,侵犯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赔款一览表,清朝战争赔款去哪了,清朝对外巨额赔款后来怎么赔偿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不能否认它曾经辉煌过,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使国家得到巩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到了中后期,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大清开始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中国近代史上不断的被外敌入侵,使得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那时的人民经历

  • 看到和珅往赈灾的锅里扔沙子,纪晓岚非常生气,乾隆皇帝却夸奖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纪晓岚赈灾辩论文字,和珅给纪晓岚赈灾哪一集,和珅和纪晓岚赈灾的对话文字

    但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对他们的描写都是进行了夸张以及扭曲,尤其是对和珅的描写,可以说是把他完完全全刻画成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只会贪污腐败,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本事,但是真正的历史记载,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人是非常有才能的,而且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君主,假如说当时的和珅并没有什么才华,不

  • 皇太极不喜欢孝庄,为啥孝庄却可以笑到最后,成为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和皇太极,孝庄为什么嫁给皇太极,皇太极和孝庄什么关系

    皇太极他的一生中一共迎娶了15位妃子,大多数都是蒙古贵族的女子那么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崇德五宫的后妃,人们称她五大福晋。这周武大附近当中又有三位,他们是来自内蒙古科尔辛布博尔吉特氏。他们分别是,还海兰珠。木布泰,哲哲。最后,木布泰也嫁给了皇太极。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喜欢的婚姻。那么他的任务就是为皇太极

  • 西方眼里的明清,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清朝时中国退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西方对清朝的印象,明清时期西方的生产方式

    自16世纪以来,欧洲传教士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在他们的笔下,对明朝几乎是全面称赞,在建筑、造船、农业、印刷、手工业规模和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让欧洲人惊叹不已。比如手工业规模上,“仅在常州城及附属广大地区,就有20万台织布机”,别说是当时欧洲人了,即便后来的康乾盛世,也达不到这一规模。我想中国是举世

  • 逆向的民族融合:清朝汉人的“满洲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末年汉人势力的崛起,清朝满洲与蒙古的关系,清朝汉人的思想

    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胡风盛行”,出现了大范围的汉人“蒙古化”,比如“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用蒙古姓氏、说蒙古语、穿蒙古衣等现象,忘记了中华传统,于是朱元璋才拨乱反正,力图恢复汉家

  • 乾隆与孝圣宪太后为什么如此亲近,他们真的是亲生母子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圣宪皇后和乾隆皇帝,孝圣宪皇后,乾隆和太后的关系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英年早逝,正史记载是病死的,野史说他痛失爱妃撒手出家;康熙一朝可算得上是为子孙后世打下了基础,康熙本人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晚年却目睹了骨肉相残;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雍正是个工作狂人,一年到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天松懈;相比之下,乾隆就显现出富三代的特点了,他爱好广泛、聪明过人、精力

  • 清朝对满汉的双标严重,给八旗子弟福利分地,遇红白事还给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一个普通的八旗子弟到底有什么样子的特权?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在在清朝入关之后,第一任皇帝为了稳定八旗子弟,于是任由他们在中原胡作非为,甚至有过跑马圈地的事情,这些东西在一开始都是合法的,但是最后因为八旗子弟占用土地太多,严重的影响到了国家的安居乐业,甚至出现了像是鳌拜那样,为了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