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国人可以证明:大奸臣和珅的眼界与格局,远远超过了乾隆皇帝

英国人可以证明:大奸臣和珅的眼界与格局,远远超过了乾隆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4/1/17 5:29:09

乾隆皇帝)

其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之中,通过机器提高效率,生产了大量工业产品,特别需要中国这样的国家做他们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所以,马嘎尔尼给大清皇帝祝寿为虚,希望能取得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为实。

马嘎尔尼带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包括600箱礼物来到中国,他坚信以自己的外交手段,加上先进的蒸汽机、织布机、纺织机等机器,一定可以得到清朝皇帝的重视。至少,清朝皇帝应该答应互派使节、开设使馆,开放舟山、宁波、天津三个口岸,实现自由贸易……

(马嘎尔尼访华)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清朝早就确定了它的外交政策,那就是只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交易,其它地方一律不准。马嘎尔尼的要求不出任意外,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否决。其时,清朝国力还行,乾隆高高在上,自诩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根本不把马嘎尔尼提出的通商和经济交流看在眼里,甚至觉得“别的国家有的,中国都有;中国有的,别的国家不一定有。”

有一个人,却与乾隆意见完全不同,此人乃乾隆宠臣——清朝最大奸臣和珅,和珅对英国人提出的通商很感兴趣,力主和英国人做生意,他冒着杀头的风险,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建议乾隆放弃陈见,与英国人通商交好,这实质上是想打破清朝一直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和珅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

(和珅)

因为和珅是理财方面的高手,又多与外国人打交道,很清楚和英国通商的好处。

略举一例:和珅一直在做煤炭生意,这是一项很“现代化”的投资,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为什么身处中国的和珅“深谙此道”呢?原来和珅是理藩院尚书,管理着清政府的对外交往事务,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了解了许多外国人赚钱的法子,并且活学活用,在中国大赚了一笔。所以他最清楚做生意能赚钱,并且能赚大钱,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做生意那更是“钱途无量”。

另外,和珅发现大清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在英国广受欢迎,每次运往英国的此类商品,几乎都是一抢而空;与此相反,英国在中国销售的布匹等工业品,一直卖不动,因为中国百姓家家有人织布,根本不需要。所以,与英国人做生意,中国是赚的,英国是亏的,这种好事,完全有利于大清,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和珅明白,当时的国际局势, 世界各国大联合,经济大交流,已成趋势,势不可当,闭关锁国是逆潮流而行,搞不长久的。

(乾隆皇帝)

可是和珅的奏折引发了乾隆的雷霆之怒,乾隆怀疑,这英国人是不是收买了和珅,以至于和珅作为大清国高级官员,竟然为外国人说话。所以, 乾隆越发对马嘎尔尼不满,对马嘎尔尼态度很不客气,严辞拒绝后,还写了封信给英国国,在信中又明确拒绝了英王的请求。

此次到北京造访,让英国人十分不爽,甚至是有屈辱的感觉,马戛尔尼有一个叫安德逊的随从,曾经别人诉说了他对此次来访的感受:

“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马嘎尔尼)

英国人对乾隆的印象不好,但对和珅的印象倒是不错,在马嘎尔尼访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和珅的眼界与格局,远远超过了乾隆皇帝。

乾隆拒绝了英国人的请求,最终把大清带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后来,英国感到扩大与中国的正当贸易已无可能,于是走私鸦片,清朝禁烟,最终导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的序幕。

(和珅)

虽然历史人物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可是封建社会皇帝大权独揽,皇帝的眼光、情商以及深谋远虑等都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乾隆以及后来的几位皇帝必须为近代中国落后的局面而负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办了两件事,一件违抗雍正一件忤逆顺治,但结局不错很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顺治雍正关系,雍正见过顺治吗,乾隆的态度和手段

    乾隆帝对宗室的最大体恤,更在于他敢于推翻列祖列宗钦定的冤案,或予以彻底平反昭雪,或给予宽待。这方面的决定性措施,是在乾隆四十三年采取的。因为这个时候,乾隆帝开创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出现了“大清全盛之势”,群臣恭颂皇上为天纵英武的贤君明主,这也是乾隆帝采取重大行动的基础。乾隆主要是推翻了皇曾祖顺治帝

  • 清朝皇子为何容易患上这种怪病?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皇子序齿怎么回事,清朝皇子生病,清朝皇子死亡率高吗

    说起《还珠格格》,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在剧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当时紫薇与尔康已经生下了1个孩子,这个孩子名叫冬儿,长得古灵精怪,颇受大家喜爱,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半路生了一种病,便是天花。天花这种疾病,在现今社会已经很少被人提及,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

  • 此女是清朝唯一的汉人皇后,深受皇上宠爱,她的做法独树一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第一位汉人皇后,清朝最聪慧的皇后,元清汉人皇后

    历史上的魏佳氏一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人,而且她的情商也很高。但她的性格一定不高冷孤傲,反而十分的亲和温顺,这一点从她的封号也可以看出来,令字在汉语中有温婉贤淑之意,在满语中的意思是聪慧。从这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子,要不然她也不会让乾隆这么喜爱了。说她没有一点心机这是不可能的,小白兔怎么可

  • 乾隆下旨让刘墉跳河,刘墉很淡定的回家洗了个澡,最后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给刘墉出难题刘墉机智化解,刘墉老婆打刘墉,刘墉跳河后回来对乾隆说了什么

    有一天和珅和乾隆在一起突然想到一个法子,要整一个刘墉,就和乾隆说,如果皇帝命令刘墉去跳河,刘墉会怎样?毕竟皇帝下令,臣也不得不做,就在刘墉接圣旨后,他也很冷静,跪了皇帝就跑出去了,乾隆也是十分的着急,派人去跟踪看看刘墉会怎么做,然后自己开始优哉游哉的和和珅下棋。结果刘墉拿着圣旨就先回家,妻子看到这个

  • 还在嘲笑清朝赔款多?此国曾赔50亿,三年后仍成列强,侵犯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赔款一览表,清朝战争赔款去哪了,清朝对外巨额赔款后来怎么赔偿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不能否认它曾经辉煌过,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使国家得到巩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到了中后期,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大清开始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中国近代史上不断的被外敌入侵,使得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那时的人民经历

  • 看到和珅往赈灾的锅里扔沙子,纪晓岚非常生气,乾隆皇帝却夸奖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纪晓岚赈灾辩论文字,和珅给纪晓岚赈灾哪一集,和珅和纪晓岚赈灾的对话文字

    但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对他们的描写都是进行了夸张以及扭曲,尤其是对和珅的描写,可以说是把他完完全全刻画成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只会贪污腐败,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本事,但是真正的历史记载,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人是非常有才能的,而且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君主,假如说当时的和珅并没有什么才华,不

  • 皇太极不喜欢孝庄,为啥孝庄却可以笑到最后,成为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和皇太极,孝庄为什么嫁给皇太极,皇太极和孝庄什么关系

    皇太极他的一生中一共迎娶了15位妃子,大多数都是蒙古贵族的女子那么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崇德五宫的后妃,人们称她五大福晋。这周武大附近当中又有三位,他们是来自内蒙古科尔辛布博尔吉特氏。他们分别是,还海兰珠。木布泰,哲哲。最后,木布泰也嫁给了皇太极。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喜欢的婚姻。那么他的任务就是为皇太极

  • 西方眼里的明清,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清朝时中国退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西方对清朝的印象,明清时期西方的生产方式

    自16世纪以来,欧洲传教士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在他们的笔下,对明朝几乎是全面称赞,在建筑、造船、农业、印刷、手工业规模和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让欧洲人惊叹不已。比如手工业规模上,“仅在常州城及附属广大地区,就有20万台织布机”,别说是当时欧洲人了,即便后来的康乾盛世,也达不到这一规模。我想中国是举世

  • 逆向的民族融合:清朝汉人的“满洲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末年汉人势力的崛起,清朝满洲与蒙古的关系,清朝汉人的思想

    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胡风盛行”,出现了大范围的汉人“蒙古化”,比如“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用蒙古姓氏、说蒙古语、穿蒙古衣等现象,忘记了中华传统,于是朱元璋才拨乱反正,力图恢复汉家

  • 乾隆与孝圣宪太后为什么如此亲近,他们真的是亲生母子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圣宪皇后和乾隆皇帝,孝圣宪皇后,乾隆和太后的关系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英年早逝,正史记载是病死的,野史说他痛失爱妃撒手出家;康熙一朝可算得上是为子孙后世打下了基础,康熙本人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晚年却目睹了骨肉相残;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雍正是个工作狂人,一年到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天松懈;相比之下,乾隆就显现出富三代的特点了,他爱好广泛、聪明过人、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