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诬告杀害于谦的明代书法家徐有贞

诬告杀害于谦的明代书法家徐有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98 更新时间:2024/1/28 0:48:58

徐有贞,江苏吴县人,号天全,这里化底蕴深厚,所以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浸淫于其中,他的书风也是典型的江南一派气象,秀外慧中,烙上小桥、流水、垂柳这些风物。他身材短小精悍,聪明的点子多,喜好功名,有理想与抱负,一心想在官场上谋得大位,凡是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方面的书籍,无不研究。天顺元年二月至六月任当朝首辅一职。英宗正统二年进为侍讲。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皇帝认为很好但没有采纳。在这之前,可以说他的仕途顺畅。景帝即位,官行监察御史,因首倡南迁议,得罪了一些人,不合皇帝意,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很久不得升官,仕途受阻,不得已改名“有贞”,仕途才渐渐风顺。景泰三年升左莶都御史。修渠有功,升左副都御史。看来徐有贞还是为社会、苍生做了一些事,但也深陷囹圄,卷入政治的旋涡,有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许专心致力书法,他一生的成就会更高,为官耗费了他太多的心力。

《别后帖》,纸本,册页,行书,纵26.6厘米,横40.1厘米,22行,229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徐有贞写给“知菴都宪”的信札并七绝二首。“知菴都宪”即韩雍,他于成化初任两广提督,主管军务,以征剿瑶、僮部而威震南疆。徐有贞此帖正涉及这段史实,因此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写时间在徐有贞58岁时,为其晚年手笔。笔墨奇逸,遒放波险,具有古雅雄健的特色。许多笔画,来自于章草。结体跌宕起伏,制造险境,字形瘦硬颀长。或楷,或行,或草,似拙实,似秀逸,皆有得法,娓娓道来,心手相畅。行云流水,心在笔端,意在笔先,中锋运笔,转折之处毫无拖沓矫揉,前后呼应,方圆兼施,笔断意连,富有尚意书法遗风。起笔方笔居多,凌厉有劲,如第五行的“词”字,能见欧阳询楷书的影子。正中一“国”字独高出,别出心裁,独特的章法安排。第五行末字“之”特别大,又如坠石落地。因是手札,书写相对放松,主要还是词要达意,所以有些字中的竖本已取纵势,但似乎还嫌不够,拉得特别长,如“耳、申、中、于”。第一、二行“有贞再拜,知庵都宪心契幕府”写得工稳,因为是自己名字,还有收信人,一是尊敬对方,二是让人好辨认收件人。章法上,整件作品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己的名字,正文第二部分,落款分成两部分写,其中“端阳后一日有贞再拜”单列一行。第4、14行字数特别少,形成错落有致的美感。一枚大印章盖于落款名字上。释文:

有贞再拜,知庵都宪心契幕府:伏自松陵别后,忽复时序迁易,悬悬之怀,彼此当不异也。载承来喻,词之高、旨之深、情谊之厚,以加焉。弟区区蹇拙,有弗能称所与重耳。捧玩之,增愧与感而已。伻还适玉雪来,视以奏章军榜,足见施设方略,诚不负国家倚用之至意,而于乡里交亲祝愿之至情,亦已慰矣。区区不胜跃喜之私,辄走笔附二绝纸尾,以申所贺,而道所怀。然快行几步,聊为公筹边之暇,发一笑耳,勿以视诸大方。

搃府新开制百蛮,申严号令远人安。军中谣语传来好,两广于今有一韩。

一自垂虹醉袂分,每因联句复思君。凭高几天南望,不见苍梧见碧云。端阳后一日有贞再拜。

本幅钤鉴藏印“顾崧”、“希”、“曾”、“安山道人”等6方。顾复《平生壮观》着录。

作者:支荣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更多文章

  • 这幅传世名画里,藏着北宋灭亡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十大顶级名画失传,两宋时期的十大传奇名画,北宋时期的名画欣赏

    宋徽宗 海冬青图 立轴就是这幅画......01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了。走的太匆忙了,没能留下个子嗣。让谁来掌管这个帝国?向太后(神宗的皇后)想让哲宗的二弟端王赵佶来当皇上。宰相章惇不同意,理由:端王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章惇说端王“轻佻”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爹神宗本来是

  • 水浒里此人浪得虚名,历史上随金兀术侵占河南,击败岳飞部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完颜兀术详细资料,水浒中的抗金名将,水浒人物谁能打败岳飞

    笔者在前文中曾经提过,小说中的梁中书和李成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人物,那么,绰号为“大刀”的闻达有没有历史原型呢?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查阅当时的相关史料,并无一位名叫闻达的宋军将领。但在史料中却有一人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这个人,名叫徐文。关于徐文的生平,出现在《金史》卷七十九当中。据该

  •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不招安,会不会成为一方诸侯?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水浒传如果宋江不招安会怎么样,宋江为什么坚持招安,宋江受招安阅读体会

    不管怎样,在宋江心里,招安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必须要走这条路。那么,假如宋江不招安的话,他会不会成为一方诸侯呢?如果能的话,那就真没必要去招安了。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小伙伴说,宋江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诸侯的,因为他的兵力实在太少,据考证他的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就在一万左右,所以他根本没有力量去成为一方诸侯。而且

  • 水浒传中,为什么宋江总想招安?原因有3个,最后一个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怎样被逼上梁山的,宋江的招安过程,宋江进梁山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宋江的心里始终是不想落草为寇,留下千古骂名的。传统的忠君思想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和血液中。逼上梁山实则是无奈之举,他的内心并没有推翻封建王朝的意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许多读书人的理想,明末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前夕依然对崇祯帝抱有幻想,希望穷途末路的明王朝能接受自己招安,裂土封疆,并籍

  • 清朝第一猛将,杀张献忠,灭吴三桂,他若要称帝,康熙只能泪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与张献忠谁厉害,康熙处决吴三桂,清朝第一猛将张献忠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说起清朝权力争斗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朝后宫嫔妃们的争斗,但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前期政治斗争也是非常厉害的,在清朝没有打下中原的时候,清朝前期主要是对外作战,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立下太子。满族人不讲究什么立嫡为长子,所以多尔衮就耐不住性子了,虽然后来多尔

  •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很多人都说他是打算将皇位传给儿子的,其实并不是,赵匡胤是一代明君,他的主张和办事风格和历代君主都不相同。历朝皇帝对待功臣都是一个字杀,而赵匡胤却是一个唯一没有杀功臣的皇帝。历朝皇帝都是把皇帝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却是一个唯一没有传给自己儿子的皇帝。历朝皇帝都是把武力放在第一位

  • 水浒传中,宋江征讨方腊,为什么会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征讨方腊是哪一年,宋江征讨方腊过程,宋江为什么主动征讨方腊

    其实这和朝廷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梁山好汉势力很大,而方腊也是一个十分令朝廷痛疼的,朝廷自然希望梁山和方腊相互损耗。更不用说还有很多的奸臣在从中使坏了。梁山刚刚归顺朝廷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加爵封赏,而是希望他们凭借着军功获得功名。于是一众梁山好汉东征西讨,宋江带领着梁山人马征辽,之后又先后为朝廷消

  • 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的权谋,比奸臣高俅还厉害?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和高俅,高俅帮助宋江招安了吗,高俅跟宋江谁是好的

    首先,财散人聚。他深知嘴上说再多都没用,没有白花花的银子人家绝不会买你的账,所以每次一见人,他第一件事就是送银子,散财。相比如今,作为一个老板,一味的和手下谈理想是没用的,钱到位了,人心自然就稳了,比如华为的任正非和阿里的马云,都持这种观念。其次,脸皮要厚。光有银子还不够,还必须要脸皮厚所以经常写宋

  • 水浒中此人碌碌无为,历史上拥兵三十万众,大战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浒人物与岳飞相隔多少年,水浒中抗金名将,水浒传中强悍勇猛的人物及事迹

    那么,李成这个文学形象有无历史原型呢?李成这个名字实在过于普通,叫这个名字的人不计其数,单单在两宋时期叫这个名字的历史人物就有十余人之多。经过一番查找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在两宋之交找到了一位名叫李成的历史人物,发现此人与小说中的李成有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上的李成。李成这个人物首次见诸

  • 唐朝灭亡后,为什么过了50多年,才正式有了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为什么会被宋朝所灭,唐朝灭亡到宋朝多久,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什么

    几个唐朝(武周)著名人物活跃时间如下:李世民626年发动玄武门事变,在位时间626年至647年。李治灭突厥、灭高句丽都在657年到668年。女帝武曌690至705年在位。玄宗李隆基762年去世。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从755年持续到763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便开始衰弱,很多人对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