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幅传世名画里,藏着北宋灭亡的秘密

这幅传世名画里,藏着北宋灭亡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53 更新时间:2024/2/18 21:51:48

宋徽宗 海冬青图 立轴

就是这幅画......

01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了。

走的太匆忙了,没能留下个子嗣。

让谁来掌管这个帝国?

向太后(神宗的皇后)想让哲宗的二弟端赵佶来当皇上。

宰相章惇不同意,理由:端王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章惇说端王“轻佻”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爹神宗本来是打算把赵佶培养成艺术家的。

赵佶也确实没辜负他爹的期望,在艺术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造诣。

妥妥就是个大顽主。

然而命运的手把他推上了帝国当家人的这个位置。

徽宗对于权术,政治没有太大兴趣。

这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

很快,他身边就出现了一大批整天揣摩他心思的坏货。

比如,蔡京就用书法作为敲门砖深得徽宗的喜爱,一路做到了左相。

02

再比如,一个叫粱子美的......

粱子美是徽宗即位后从广西调到河北路去当了一把手。

粱子美对徽宗还是很感激的。

自己可以为老板做点什么呢?

字方面肯定不行,也没那个细胞。

所以粱子美开始从花花草草石头疙瘩里扒拉,你别说,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宝贝——北珠。

北珠是东北的一种野生珍珠。

个头大,色泽鲜艳,品相极佳。

这要拿去送给老板,自己的前途那不是一片锦绣?

粱子美也真是下血本,一次就出手三百万两,在宋辽边境采购了一大堆献给徽宗。

当然,这花出去的钱绝不可能是粱子美自己腰包里的。

但是贪玩儿的徽宗可不管你是花的谁的钱,把个粱子美夸的两眼都直冒火星子。

粱子美自然也是平步青云一路亨通。

03

粱子美的成功刺激了其他同事:他粱子美能买来的我为啥不能去买?

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找辽国人做生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北珠献给皇上。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辽国人从来没想过这玩意儿会一下子爆火,库存明显不足啊。

怎么办?

赶紧组织人去捞。

但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北珠的捕捞季节一般都是在农历十月。

一般到了这会儿,东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很多河面甚至已经结冰,不得不砸开冰面然后潜水下去捞。

而且,打捞上的河蚌也不会都有珍珠。

就算有,也并不一定是符合标准——

毕竟这是送给大宋皇帝的,你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想找到一个达标的北珠,不容易!

这效率是不是耽误辽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

经过长时间研究,辽国人发现了一个比人工快得多的办法......

天鹅!

辽国人发现,天鹅特别喜欢吃河蚌。

珍珠消化不了,就存在天鹅的嗉子里,吐也吐不出来,拉也拉不出去。

杀鹅取珠。

但常规的抓捕手段,像什么拉网,射箭之类的,对于特别机警的天鹅来说,似乎没有什么用。

别担心,人总是能在各种困难中找到解决办法。

辽国人又经过了再三考察,发现了天鹅的对手:海东青。

海东青,生活在东北深山老林中一种极其凶猛的鹰隼。

最擅长的就是捕捉鸟类,最喜欢的就是天鹅。

驯养海东青,让它去抓天鹅。

04

海东青就是女真人最好的帮手。

那时候,只有女真人能抓到海东青,也只有女真人会驯养。

女真人是契丹人的蕃属,什么事儿都要听辽国的。

让你逮两只鸟贡献过来,你不会不乐意吧?

女真人:驯海东青再费事,也不能驳了大哥的面子嘛。

但是慢慢的,女真人就受不了了。

因为辽国急需拿北珠和北宋做生意换银子,所以每年都会派出大量“银牌使者”,专门来催收海东青。

往往文件上写的是十只,但银牌使者要二十只,多收的当然是自己拿去发财了。

要真是就多要几只鸟,估计女真人也就咬着牙认了。

可气的是这些银牌使者,看上哪个妹子,就要人家来服务。

这就忍无可忍了,钢刀一闪,把银牌使者宰了。

大辽大怒,准备出兵。

无路可走之下,1114年,女真人在阿骨打率领下,聚集二千多人,在吉林扶余举起反抗旗帜。

第二年建立金国。

十一年后,在草原大漠雄霸百余年的辽国,被女真人灭了。

辽国覆灭的第二年,女真人骑着马挥着刀冲到了开封城下。

这一年正是北宋的靖康元年......

05

来简单梳理一下:

粱子美为了讨好宋徽宗贡献北珠→辽国人捕捞河蚌→为了提高效率抓天鹅→为了抓天鹅让女真人献海东青→辽国催收人员惹阿骨打→阿骨打起兵造反→辽、北宋亡

一切源于一个人的贪婪......

更多文章

  • 水浒里此人浪得虚名,历史上随金兀术侵占河南,击败岳飞部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完颜兀术详细资料,水浒中的抗金名将,水浒人物谁能打败岳飞

    笔者在前文中曾经提过,小说中的梁中书和李成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人物,那么,绰号为“大刀”的闻达有没有历史原型呢?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查阅当时的相关史料,并无一位名叫闻达的宋军将领。但在史料中却有一人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这个人,名叫徐文。关于徐文的生平,出现在《金史》卷七十九当中。据该

  •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不招安,会不会成为一方诸侯?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水浒传如果宋江不招安会怎么样,宋江为什么坚持招安,宋江受招安阅读体会

    不管怎样,在宋江心里,招安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必须要走这条路。那么,假如宋江不招安的话,他会不会成为一方诸侯呢?如果能的话,那就真没必要去招安了。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小伙伴说,宋江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诸侯的,因为他的兵力实在太少,据考证他的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就在一万左右,所以他根本没有力量去成为一方诸侯。而且

  • 水浒传中,为什么宋江总想招安?原因有3个,最后一个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怎样被逼上梁山的,宋江的招安过程,宋江进梁山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宋江的心里始终是不想落草为寇,留下千古骂名的。传统的忠君思想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和血液中。逼上梁山实则是无奈之举,他的内心并没有推翻封建王朝的意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许多读书人的理想,明末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前夕依然对崇祯帝抱有幻想,希望穷途末路的明王朝能接受自己招安,裂土封疆,并籍

  • 清朝第一猛将,杀张献忠,灭吴三桂,他若要称帝,康熙只能泪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与张献忠谁厉害,康熙处决吴三桂,清朝第一猛将张献忠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说起清朝权力争斗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朝后宫嫔妃们的争斗,但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前期政治斗争也是非常厉害的,在清朝没有打下中原的时候,清朝前期主要是对外作战,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立下太子。满族人不讲究什么立嫡为长子,所以多尔衮就耐不住性子了,虽然后来多尔

  •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很多人都说他是打算将皇位传给儿子的,其实并不是,赵匡胤是一代明君,他的主张和办事风格和历代君主都不相同。历朝皇帝对待功臣都是一个字杀,而赵匡胤却是一个唯一没有杀功臣的皇帝。历朝皇帝都是把皇帝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却是一个唯一没有传给自己儿子的皇帝。历朝皇帝都是把武力放在第一位

  • 水浒传中,宋江征讨方腊,为什么会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征讨方腊是哪一年,宋江征讨方腊过程,宋江为什么主动征讨方腊

    其实这和朝廷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梁山好汉势力很大,而方腊也是一个十分令朝廷痛疼的,朝廷自然希望梁山和方腊相互损耗。更不用说还有很多的奸臣在从中使坏了。梁山刚刚归顺朝廷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加爵封赏,而是希望他们凭借着军功获得功名。于是一众梁山好汉东征西讨,宋江带领着梁山人马征辽,之后又先后为朝廷消

  • 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的权谋,比奸臣高俅还厉害?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和高俅,高俅帮助宋江招安了吗,高俅跟宋江谁是好的

    首先,财散人聚。他深知嘴上说再多都没用,没有白花花的银子人家绝不会买你的账,所以每次一见人,他第一件事就是送银子,散财。相比如今,作为一个老板,一味的和手下谈理想是没用的,钱到位了,人心自然就稳了,比如华为的任正非和阿里的马云,都持这种观念。其次,脸皮要厚。光有银子还不够,还必须要脸皮厚所以经常写宋

  • 水浒中此人碌碌无为,历史上拥兵三十万众,大战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浒人物与岳飞相隔多少年,水浒中抗金名将,水浒传中强悍勇猛的人物及事迹

    那么,李成这个文学形象有无历史原型呢?李成这个名字实在过于普通,叫这个名字的人不计其数,单单在两宋时期叫这个名字的历史人物就有十余人之多。经过一番查找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在两宋之交找到了一位名叫李成的历史人物,发现此人与小说中的李成有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上的李成。李成这个人物首次见诸

  • 唐朝灭亡后,为什么过了50多年,才正式有了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为什么会被宋朝所灭,唐朝灭亡到宋朝多久,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什么

    几个唐朝(武周)著名人物活跃时间如下:李世民626年发动玄武门事变,在位时间626年至647年。李治灭突厥、灭高句丽都在657年到668年。女帝武曌690至705年在位。玄宗李隆基762年去世。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从755年持续到763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便开始衰弱,很多人对唐朝

  • 朱棣远征大漠:皇帝率骑兵冲锋,斩杀数千瓦剌重装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征战瓦剌,朱棣什么时候打赢瓦剌,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战果

    靠着北平800骑兵,朱棣硬是能在“靖难之役”中逆袭成功,从而取得主宰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朱棣继位不久,北方蒙古鞑靼部、瓦剌部等崛起,还试图恢复蒙古帝国之荣耀,再现“黄金家族”之辉煌。永乐八年(1410年)六月,朱棣御驾亲征,吊打以轻骑为主的鞑靼部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部元气大伤;瓦剌部则乘机夺取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