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中,宋江征讨方腊,为什么会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

水浒传中,宋江征讨方腊,为什么会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4/1/18 21:56:11

其实这和朝廷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梁山好汉势力很大,而方腊也是一个十分令朝廷痛疼的,朝廷自然希望梁山和方腊相互损耗。更不用说还有很多的奸臣在从中使坏了。梁山刚刚归顺朝廷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加爵封赏,而是希望他们凭借着军功获得功名。

于是一众梁山好汉东征西讨,宋江带领着梁山人马征辽,之后又先后为朝廷消除了田虎庆等内患。随着军功的越来越大,梁山好汉的资本也越来越雄厚,这个情况下朝廷自然会害怕,毕竟这么一群刚刚被招降,而且数量如此之多的人确实是一大隐患。

而且征讨方腊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让梁山好汉前往征讨十分合适。而且在征讨方腊的时候,还将神医安道全调走了,这给前线的征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这明显是朝廷对梁山的掣肘,希望在这次的征讨行动中,让梁山好汉有所折损。

而且梁山的一百零八好汉是有很大的水分的,很多好汉的才能都比较平庸,有一些确实是为了凑人数用的。但是方腊集团的将领确实比较有实力,比如说,号称“南国第一名将”的方杰,能够在30回合之内杀死水泊梁山武将排名第七的的霹雳火秦明。方腊的四大猛将和四大天王实力确实十分强悍。

而还有一个原因,梁山好汉一直都在不停的征战,从来没有休息过,连续几次出征,肯定十分的疲劳。而方腊稳居南方以逸待劳,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以说梁山好汉的结果是必然的。就算在征方腊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折损,以后也会在其他的地方折损。当时的朝廷不会让这么大一股不可控的势力存在下去的。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的权谋,比奸臣高俅还厉害?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和高俅,高俅帮助宋江招安了吗,高俅跟宋江谁是好的

    首先,财散人聚。他深知嘴上说再多都没用,没有白花花的银子人家绝不会买你的账,所以每次一见人,他第一件事就是送银子,散财。相比如今,作为一个老板,一味的和手下谈理想是没用的,钱到位了,人心自然就稳了,比如华为的任正非和阿里的马云,都持这种观念。其次,脸皮要厚。光有银子还不够,还必须要脸皮厚所以经常写宋

  • 水浒中此人碌碌无为,历史上拥兵三十万众,大战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浒人物与岳飞相隔多少年,水浒中抗金名将,水浒传中强悍勇猛的人物及事迹

    那么,李成这个文学形象有无历史原型呢?李成这个名字实在过于普通,叫这个名字的人不计其数,单单在两宋时期叫这个名字的历史人物就有十余人之多。经过一番查找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在两宋之交找到了一位名叫李成的历史人物,发现此人与小说中的李成有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上的李成。李成这个人物首次见诸

  • 唐朝灭亡后,为什么过了50多年,才正式有了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为什么会被宋朝所灭,唐朝灭亡到宋朝多久,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什么

    几个唐朝(武周)著名人物活跃时间如下:李世民626年发动玄武门事变,在位时间626年至647年。李治灭突厥、灭高句丽都在657年到668年。女帝武曌690至705年在位。玄宗李隆基762年去世。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从755年持续到763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便开始衰弱,很多人对唐朝

  • 朱棣远征大漠:皇帝率骑兵冲锋,斩杀数千瓦剌重装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征战瓦剌,朱棣什么时候打赢瓦剌,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战果

    靠着北平800骑兵,朱棣硬是能在“靖难之役”中逆袭成功,从而取得主宰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朱棣继位不久,北方蒙古鞑靼部、瓦剌部等崛起,还试图恢复蒙古帝国之荣耀,再现“黄金家族”之辉煌。永乐八年(1410年)六月,朱棣御驾亲征,吊打以轻骑为主的鞑靼部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部元气大伤;瓦剌部则乘机夺取地盘

  • 孝烈皇后被烧死,嘉靖明明有机会救她的性命,为何却故意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烈方皇后嘉靖,嘉靖骄奢淫逸,嘉靖为什么要烧死皇后

    不到一会,那赤红的火焰就将整个坤宁宫围住,坤宁宫可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下方的太监和宫女急忙派人去向嘉靖皇帝汇报,请求前往救援皇后。然而令人想不到,嘉靖却没有同意,下方的太监和宫女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象征着后宫权力中心的坤宁宫化为灰烬,而被困在坤宁宫的孝烈皇后方氏,也被这场大火活活烧死。孝

  • 为何明朝时期的皇后大多出身于寒门?这其实是朱元璋的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因为当时的康熙年幼,权臣鳌拜威胁到皇位的稳固,所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额图,就选择与其家族联姻,以此对抗鳌拜,最终鳌拜在双方的制约下被铲除,康熙的皇位也因此而稳固。不止清朝,很多朝代的皇后,几乎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明朝

  • 明朝是通过什么方式,使蒙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瓦剌与鞑靼,明朝与鞑靼的关系,明朝初期蒙古各部

    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后,来自北方蒙古人的威胁便一直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出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出元大都回到草原上后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分裂成“鞑靼”与“瓦剌”?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接下来看。我们先来

  • 明朝都是“君王死社稷”?只有一人例外,上台就忙着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完整版,明朝投降清朝的将领

    这样的结论,说实话有些以偏概全。比如,明朝还有一位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忙着搞投降。1、哭着闹着不想上台这个奇葩名叫朱常淓(fāng),是万历帝朱常洛的堂弟,世袭潞王。按理说,论继承大统他永远排不上号,但人算不如天算。崇祯当了17年皇帝后吊死于煤山,同年朱由崧被拥立于南京,是为

  • 他是康熙的女婿,娶了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最后却被康熙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最爱的三个女儿,康熙最疼爱的子孙是谁,康熙最有权势的儿子

    噶尔臧乃蒙古乌梁罕氏人,他出生于康熙十二年,比公主大一岁,从年龄上来说,噶尔臧与公主算是比较般配。康熙三十一年,20岁的噶尔臧娶了康熙皇帝的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要说这和硕端静公主绝对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女儿,历史上记载,和硕端静公主从小生得冰肌玉肤、聪慧可爱,而且性格颇似康熙皇帝,虽然公主的生母只是小小

  • 康熙铲除鳌拜的意义有多重大?如不这样,清朝很可能会直接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的,康熙除掉鳌拜采取了哪些措施,康熙铲除鳌拜对清朝的影响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大事,文治武功都有出色成绩。而在他一生的功业中,被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件功业就是铲除鳌拜。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铲除鳌拜,不过是一次宫廷政变,康熙帝与权臣鳌拜之间进行的一次权力斗争而已,为什么要算成是康熙帝的一大功业呢?今天,笔者就来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