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中此人碌碌无为,历史上拥兵三十万众,大战岳飞

水浒中此人碌碌无为,历史上拥兵三十万众,大战岳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1/28 12:00:21

那么,李成这个文学形象有无历史原型呢?李成这个名字实在过于普通,叫这个名字的人不计其数,单单在两宋时期叫这个名字的历史人物就有十余人之多。经过一番查找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在两宋之交找到了一位名叫李成的历史人物,发现此人与小说中的李成有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上的李成。

李成这个人物首次见诸于史料,是在南宋学者王明清的《挥尘后录》当中。该书卷二记载,宋钦宗靖康年间,朝政日益腐败,激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各地武装叛乱风起云涌。在江、淮一带,出现了众多反叛势力,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四支,分别是张迈、曹成、钟相和李成。

据宋人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一十八引汪伯彦《时政记》称:“李成者,雄州归信县弓手也,寡言笑,重然诺,谲诈不情,以骁勇闻于河朔。有众数千,假行仁义,能以甘言抚慰其士卒,故能得众心,累功知归信县。”由此可知,李成原本是雄州归信县人氏,在当地担任弓手,此后被朝廷晋升为归信知县。李成使用的兵器为双刀,重达七斤,“(李)成左右手轮弄两刀,所向无前”,足见其武艺之高强。

两宋之交,金军大举入侵,雄州也成为烽烟四起的战场。经过一番血战,雄州落入金军之手。当时,李成的妻子就在雄州城内,死于乱军之中。李成带着当地的百姓及一万多名部众渡河逃往南宋,被朝廷封为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淮南招捉使等职。不过,南宋朝廷对李成充满了戒心,命李成将手下兵马分成三批,一批前往南京,一批前往宿州,一批前往建康。

结果,李成的部将史亮在宿州抢掠百姓,并烧毁了汴河桥。李成闻讯后,也立即停止南下,在光州拥兵自重。朝廷得知这一消息后,命名将刘光世率部向李成发动进攻。经过一番激战,李成遭遇重创,只身逃走。

不过,经过数年的努力后,李成死灰复燃,成为江淮地区首屈一指的巨寇。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七、卷二百零七卷引《岳侯传》载,到了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李成的兵力竟然达到了三十万众。此时的李成自号“李天王”,占据淮西和淮南地区,为祸一方,不仅对当地民众带来沉重灾难,同时也对南宋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尽快歼灭李成,宋高宗赵构命张俊担任两淮招讨使,统军十万,向李成发动进攻。得知宋军进攻的消息,李成命部将马进领兵二十万,在洪州一带与宋军展开较量。李成所部骁勇善战,令张俊在开战之初的数次战斗均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张俊上书宋高宗,要求调派岳飞、陈思恭及杨沂中等将领参战。岳飞来到前线后,张俊向岳飞询问破敌之策。岳飞回答道:“某既蒙下问,不避僭越用兵者无他仁信智勇严五事不可不用也。有功重赏无功重罚行令严者是也。某虽不才,乞为先锋与敌迎战,必可破贼。”岳飞的主动请战,令张俊非常高兴。他随即下令让岳飞担任先锋,率部与马进展开较量。经过一番激战,李成在玉隆观和筠州两地大败对手,歼敌五万余众。

此战过后,张俊又在黄梅、六安一带与李成再度激战。到了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六月,李成部将孙建、马进等人被杀,叛军伤亡惨重。李成见势不妙,率领残部向北逃窜,投靠了刘豫。另据《金史》记载,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刘豫被金国罢黜,李成随即摇身一变,成了金军中的一员高级将领。此后,李成又历任安武军节度使、河南尹、真定尹、济国公等职,于六十岁时病逝。

从以上对于历史上李成这一人物的生平介绍来看,此人绰号为“李天王”,兵器为双刀,这一点与《水浒传》中的李成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断定,这位历史上曾横行一时的巨寇就是《水浒传》中李成的历史原型。

参考书籍:《挥尘后录》、《三朝北盟会编》、《金史》、《水浒传》

更多文章

  • 唐朝灭亡后,为什么过了50多年,才正式有了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为什么会被宋朝所灭,唐朝灭亡到宋朝多久,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什么

    几个唐朝(武周)著名人物活跃时间如下:李世民626年发动玄武门事变,在位时间626年至647年。李治灭突厥、灭高句丽都在657年到668年。女帝武曌690至705年在位。玄宗李隆基762年去世。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从755年持续到763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便开始衰弱,很多人对唐朝

  • 朱棣远征大漠:皇帝率骑兵冲锋,斩杀数千瓦剌重装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征战瓦剌,朱棣什么时候打赢瓦剌,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战果

    靠着北平800骑兵,朱棣硬是能在“靖难之役”中逆袭成功,从而取得主宰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朱棣继位不久,北方蒙古鞑靼部、瓦剌部等崛起,还试图恢复蒙古帝国之荣耀,再现“黄金家族”之辉煌。永乐八年(1410年)六月,朱棣御驾亲征,吊打以轻骑为主的鞑靼部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部元气大伤;瓦剌部则乘机夺取地盘

  • 孝烈皇后被烧死,嘉靖明明有机会救她的性命,为何却故意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烈方皇后嘉靖,嘉靖骄奢淫逸,嘉靖为什么要烧死皇后

    不到一会,那赤红的火焰就将整个坤宁宫围住,坤宁宫可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下方的太监和宫女急忙派人去向嘉靖皇帝汇报,请求前往救援皇后。然而令人想不到,嘉靖却没有同意,下方的太监和宫女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象征着后宫权力中心的坤宁宫化为灰烬,而被困在坤宁宫的孝烈皇后方氏,也被这场大火活活烧死。孝

  • 为何明朝时期的皇后大多出身于寒门?这其实是朱元璋的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因为当时的康熙年幼,权臣鳌拜威胁到皇位的稳固,所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额图,就选择与其家族联姻,以此对抗鳌拜,最终鳌拜在双方的制约下被铲除,康熙的皇位也因此而稳固。不止清朝,很多朝代的皇后,几乎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明朝

  • 明朝是通过什么方式,使蒙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瓦剌与鞑靼,明朝与鞑靼的关系,明朝初期蒙古各部

    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后,来自北方蒙古人的威胁便一直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出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出元大都回到草原上后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分裂成“鞑靼”与“瓦剌”?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接下来看。我们先来

  • 明朝都是“君王死社稷”?只有一人例外,上台就忙着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完整版,明朝投降清朝的将领

    这样的结论,说实话有些以偏概全。比如,明朝还有一位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忙着搞投降。1、哭着闹着不想上台这个奇葩名叫朱常淓(fāng),是万历帝朱常洛的堂弟,世袭潞王。按理说,论继承大统他永远排不上号,但人算不如天算。崇祯当了17年皇帝后吊死于煤山,同年朱由崧被拥立于南京,是为

  • 他是康熙的女婿,娶了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最后却被康熙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最爱的三个女儿,康熙最疼爱的子孙是谁,康熙最有权势的儿子

    噶尔臧乃蒙古乌梁罕氏人,他出生于康熙十二年,比公主大一岁,从年龄上来说,噶尔臧与公主算是比较般配。康熙三十一年,20岁的噶尔臧娶了康熙皇帝的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要说这和硕端静公主绝对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女儿,历史上记载,和硕端静公主从小生得冰肌玉肤、聪慧可爱,而且性格颇似康熙皇帝,虽然公主的生母只是小小

  • 康熙铲除鳌拜的意义有多重大?如不这样,清朝很可能会直接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的,康熙除掉鳌拜采取了哪些措施,康熙铲除鳌拜对清朝的影响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大事,文治武功都有出色成绩。而在他一生的功业中,被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件功业就是铲除鳌拜。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铲除鳌拜,不过是一次宫廷政变,康熙帝与权臣鳌拜之间进行的一次权力斗争而已,为什么要算成是康熙帝的一大功业呢?今天,笔者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明明靠着雍正的出生,德妃才得到晋升,为何她还如此讨厌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和德妃谁厉害,雍正为啥封德妃,德妃和雍正是什么关系

    然而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作为德妃的第一个儿子,即便雍正让德妃母凭子贵的晋升妃位,即便雍正自己也很出色,即便雍正后来成为了手握天下的至尊,然而,德妃却始终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这或许可以追溯到最初的源头。都说良妃是辛者库贱妇出生,其实,德妃的出身也并不高,她原是隶满洲镶蓝旗包衣,刚入宫的时

  • 鳌拜被处死前请求见康熙,等撕开衣服后,康熙为何含泪免其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除掉鳌拜采取了哪些措施,康熙除掉鳌拜真实原因,康熙智斗鳌拜完整版

    在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位历经磨难却又开创一番辉煌伟业的皇帝,他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八岁登基,为了执掌大权经历了重重磨难,要不是有祖母孝庄太后垂帘听政,估计这皇位早就易主了,而在他长大之后朝堂同样也不消停,还是有人危及他的统治,就比如朝中的顾命大臣鳌拜,作为三朝元老,鳌拜只手遮天,称霸朝堂,完全不把康熙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