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重用魏延确实达到了守住战略重地汉中的目的,魏延并未有负刘备的重托。看到这里,不仅使人产生一个想法,
既然刘备相信魏延的能力,他当时如果再深入考虑一下,将关羽调到汉中镇守,然后提拔魏延去驻防荆州,会不会避免后面丢失荆州的重大失败呢?
从关羽后期镇守荆州的事态看,他至少犯有
“贪功冒进”和“破坏联盟”的错误
,如果关羽不过度调兵进攻襄樊,荆州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被吕蒙袭取;如果关羽重视和孙权的联盟关系,同意孙权为其子求亲之事,可能也不会导致荆州那么快就被袭取。这样看来,如果将镇守荆州的任务,交给像魏延这样懂得防守的大将,蜀汉是有可能在荆州站住脚的。
那么,当时刘备考虑重用魏延时,为什么没有作如上安排呢?不调动关羽,只为关羽升官,恐怕是刘备的无奈之举。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就曾为自己的官位闹出不和谐的声音,当时刘备大封群臣,为扩大实力,提拔了很多人,他加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专门派使臣费诗到荆州为关羽授印。关羽却对费诗发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表达对刘备将其与黄忠并列封为将军的不满,甚至一度拒绝接受任命。后来,经过费诗好一番劝慰,关羽才接受了任命。由此可见,关羽虽为刘备最倚重的大将,但在取得一定的胜利成果后,如何安抚和任用关羽、张飞等班底旧人,却成为刘备最伤脑筋的事。
估计当时刘备可能也考虑过对关羽的其它安排,没准儿也考虑过将其调任到汉中镇守,但由于政权初立,需要求稳,所以他当时不敢做那么大的调整。试想,关羽对黄忠被封为后将军都有那么大意见,如果再令其离开荆州去镇守汉中,他还指不定会闹出什么样的情绪呢?因此,刘备即使考虑过将关羽和魏延进行对调,但出于稳定大局的需要,他也不敢立即实施。另外,刘备当时也许认为关羽就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只可惜,最后关羽却令他大失所望。
如果刘备的顾虑不那么多,改魏延镇守荆州,调关羽镇守汉中,没准儿三国的历史会被改写!可惜,历史是不容许假设的,今天提出这样的假设,只是为我们品味三国这段历史,再增加一点调味剂而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