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岁少女为乾隆生下长子,从未入宫却封皇贵妃,乾隆:葬入皇陵

15岁少女为乾隆生下长子,从未入宫却封皇贵妃,乾隆:葬入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63 更新时间:2024/1/20 8:48:58

辛者库出身的包衣少女

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乾隆帝妃嫔,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佐领翁果图之女。

据记载,哲悯皇贵妃的先祖是尼雅唐鄂(八世祖),因世代居住在噶哈里和罗舍林村地方,又称噶哈里富察氏,与居住在沙济地方的富察氏(孝贤皇后先祖)没有任父系关系,他们只是同姓而已。

在尼雅唐鄂的孙辈时,这一支富察氏被编入满洲正黄旗,这也符合《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但是《钦定八旗通志》却记载哲悯皇贵妃的父亲翁果图曾担任过包衣大,这就说明,哲悯皇贵妃是来自内务府的包衣女子,甚至还属于包衣管领,即辛者库人。

这是为何呢?

笔者推测,这可能是由哲悯皇贵妃这支富察氏分族造成的,满清入关之时,哲悯皇贵妃大多数族人留在了东北,属于满洲正黄旗人。而另一部分族人则从龙入关,成为京旗包衣,这就是哲悯皇贵妃出身内务府包衣的原因。

出身内务府包衣的哲悯皇贵妃,其族人任职佐领、步军校、防御、笔帖式等,大多是一些中级官僚,这样来看,哲悯也算是官僚家庭出身了。

备受宠爱的潜邸使女

雍正三年,佐领翁果图之女富察氏,参加了内务府组织的宫女选秀,被选中后,雍正帝将富察氏赐给了皇四子弘历。

当时,弘历才只有15岁,还未成婚,也就是说,富察氏极有可能是弘历(乾隆)最早接触到的女人,从年龄上来看,富察氏或许要比乾隆大一些。这一点,从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乾隆四十五年《孝贤皇后陵寝酹酒》:

“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故人不慭遗。(随皇后殡地宫者,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如在世皆年逮七旬,今皆辞世,益增怅然)”

在这首诗中,乾隆提到随孝贤皇后葬入地宫者,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如果在世,即将年满七旬,却没有提到同样葬于裕陵地宫的哲悯皇贵妃,可说明,此时哲悯皇贵妃已经超过了七旬,(乾隆四十五年乾隆正好70岁),因此哲悯应该比乾隆要大一些。

当富察氏来到弘历身边时,弘历还是个懵懂少年,对有些事略知一二,富察氏便成了他的引路人,两人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初恋的情愫,自然而然地,富察氏成了弘历的女人,成为侍妾(格格)。

雍正五年七月,皇四子弘历与另外一位富察氏(即后来的孝贤皇后)成婚,两人在紫禁城的乾西二所举办了婚礼。也就在此时,使女富察氏(哲悯皇贵妃)怀上了弘历的骨肉,富察氏在第二年的五月二十八日为18岁的弘历生下了长子永璜,这可是弘历的第一个孩子,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此后,弘历虽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嫡福晋(孝贤皇后)身上,但也没有落富察氏,时不时地也会召幸于她,这使富察氏在雍正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又为弘历生下一个女儿,即皇次女,不过可惜的是,弘历的这个女儿出生不久便夭折了。

与侧福晋之位无缘

之前我们曾讲到,一般来讲,清朝皇子都有一位嫡福晋(或继福晋)与两位侧福晋,嫡福晋与其中的一位侧福晋,是由皇帝在八旗秀女中遴选,然后指给皇子的。皇子身边的侍妾(使女、格格)如果生下儿女,可以请封为侧福晋。

按照这个惯例,我们可以看一下乾隆在皇子时期的嫡福晋侧福晋分配名额。

嫡福晋富察氏(孝贤皇后)与侧福晋那拉氏(娴妃,即继后)都是雍正在八旗秀女中遴选,然后指给儿子弘历的。然后再来看一下乾隆在做皇子时期的儿女,皇长子永璜与皇次女是使女富察氏所生,皇次子永琏、皇长女、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是嫡福晋富察氏所生,皇三子永璋是使女苏氏(纯惠皇贵妃)所生,但苏氏是在雍正十三年五月生的永璋,距雍正去世仅有三个月。

按照皇子侍妾请封侧福晋的惯例,被封为弘历侧福晋的,很明显应该是生下长子永璜的富察氏。但是雍正十二年的一封诏封,却使富察氏的希望落空。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雍正帝一纸诏书,将弘历身边的使女高氏(慧贤皇贵妃)超拔为侧福晋,而当时的高氏没有任何生育记录,在清朝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至于原因,很明显,是因为高氏的父亲高斌是雍正器重的治河能臣,官至河道总督,而富察氏的父亲翁果图,只不过是一个四品佐领而已。

抱憾终生的大清皇妃

无缘于侧福晋之位后,富察氏心情抑郁,再加上生育儿女带来的身体损耗,她渐渐不支,于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离开了人世,估计年龄应该在25岁左右。

或许富察氏不会想到,在她去世仅过了两个月,她的丈夫弘历便继承了皇位,是为乾隆皇帝。

乾隆继位后,并没有忘掉这位为自己最早生下儿女的女人,先是将富察氏的灵柩停放到六股道殡所,然后在乾隆元年,下诏将富察氏追封为哲妃。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记载,“哲”的意思为“干净”、“清楚”,可见,被追封为哲妃的富察氏才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就在高氏被晋封为皇贵妃的第二天,乾隆下旨将富察氏追晋为哲悯皇贵妃,“悯”的意思为“可惜的”,可见富察氏的早逝,给乾隆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哲悯皇贵妃追谥谥

“佐内治于璇宫,永怀令范。播遗徽于兰所,愈阐潜光。典备哀荣,恩均存殁。尔哲悯皇贵妃富察氏,赋质端纯,宅衷和厚。功分丝茧,怀夙夜之小心。德比珩璜,赞宫闱之雅化。溯音容于既往,垂誉问以方来。位号加崇,几筵载布,于戏。缅维爱子之忱,问年已长。眷念行身之矩,锡命弥彰。灵其有知,庶几歆格。”

据资料显示,乾隆在做皇子时期,身边有数位早逝的格格(侍妾),而能够被追封的,只有哲悯皇贵妃。

乾隆十七年十月,哲悯皇贵妃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一起葬入清东陵胜水峪裕陵地宫,此时距她离世已经过去了近十八年,她终得以入土为安。

英年早逝的皇长子:

关于哲悯皇贵妃所生的皇长子永璜,我们有说一下的必要,通情况下,皇长子是除了嫡子之外,皇帝最重视的皇子,继承皇位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可是永璜却因乾隆的训斥而抑郁而终,这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去世,永璜以皇长子的身份迎丧,但在丧礼期间,皇长子永璜与皇三子永璋却表现得不够悲伤,结果遭到乾隆的严厉呵斥,乾隆更是暗示永璜、永璋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从这件事之后,年仅20岁的永璜便精神抑郁,胆战心惊,仅过了两年便去世了。

子辰说:

哲悯皇贵妃作为乾隆最早的女人,又生下了长子永璜,在乾隆心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正是为此,乾隆才破例将其追晋为皇贵妃,并葬入裕陵地宫。然而,不得不说,在对待长子永璜这件事上,乾隆心里是有愧的,正是他的严苛,造成了永璜的早逝,不知乾隆与富察氏在地下相见后,会有怎样的说法。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鸿称通用》

更多文章

  • 1794年,英国人不远万里送来一个改写历史机会,却被乾隆视为垃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1838年清朝国力,乾隆时期英国为啥不侵略,1799年大英帝国收入

    正如著名大诗人苏轼曾说的:“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我们缺少的永远不是改变的机会,而是缺少抓住机会的智慧。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它的灭亡不仅仅代表着中国封建政权的瓦解,还进一步开启了中国被侵略的历史。篡改历史的机会要知道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实力一

  • 1953年,44岁妇女临终前对清洁工丈夫吐露一个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40岁老工人娶清朝皇妃,娶了妻子六年后发现是清朝皇妃

    (文秀)但是后来随着民国到来,他的皇帝梦也随之破碎。在他的皇帝梦破碎之后,他的一名妃子选择在他投靠日本人之前离开他,并且给予他一封离婚书。多年后这名和溥仪离婚的妃子在临终之前,对自己现在的丈夫坦露了自己的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一、文绣之死1953年,年仅44岁的文秀,因为心肌梗死命悬一线,临终之前,

  • 13岁少女被乾隆看中,与令妃争宠成六宫之主,死后乾隆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把19岁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对令妃评价,乾隆与令妃谁厉害

    首先,关于舒妃的家世,清实录中没有记载,不过,民间编纂的《星源集庆》(《爱新觉罗宗谱》)中吗,称舒妃为叶赫那拉氏,侍郎永绶之女,故学者普遍认为此永绶即康熙朝权相纳兰明珠之孙永寿,永寿曾任职兵部左侍郎。其实,虽然舒妃册文中没有如“诞育名门”的相关描述,但其祭文中却给出了答案:“毓质华楯”“毓质名门”,

  • 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也正是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第一次产生了“外国人比中国人高”这个想法。因为身体的壮硕与否往往决定着战争与否,至少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大清逢战必败,不正是说明了中国人在体型上都低人一等吗?不过,事实却未必如此。今天我们就来看几张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

  • 14岁入宫得42岁道光专宠,26岁成皇后,被皇帝呵护19年,唯一儿子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光最小的妃子,道光皇帝有多爱民,道光皇帝的第几个儿子继承皇位

    ▲道光皇帝画像前言道光皇帝并不好女色,在他41岁那年,宫中举办了一次选秀,当时一个姑娘一下子就抓住了道光皇帝的心,它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因为钮祜禄氏出身本就高贵再加上她样貌、品性等都非常的后,道光皇帝直接赐了封号全,且入宫就是全嫔,可见道光皇帝对其的喜爱程度。▲剧照14岁成为

  • 姜子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可以在乱世中帮助周武王建立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全部实力,姜子牙给谁封神更厉害,姜子牙武力有多高

    传闻姬昌在请姜子牙出山的时候,姜子牙却提了个要求,让他就亲自拉车带着自己走。姬昌累的跟个什么似的,走了800步实在是走不动了。这时,姜子牙对姬昌说:“你拉我800步,我把你江山800年。”这下可把姬昌给后悔死了,可已成定局。这就是典故“文王八百步,周朝八百年”的由来。那么,姜子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可

  • 37年前,商代遗址出土青铜器中藏一颗人头,谜底十几年后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考古队出土文物时,专家意外发现,原本是商朝人用来烹煮食物的青铜甗,竟然盛放着一枚头颅。考古专家对此疑惑不解,立即展开全面调查,经过一系列检测,查阅相关资料,考古专家终于揭开了青铜甗盛放煮熟头颅的谜团。甗中盛放的头颅呈灰色,且颅骨上有明显的锯齿状痕迹。考古专家由此推断,头颅是被人砍下来,随后才放入青

  • 日本“长子奴隶制”,哥哥当家集成全部,弟弟出生即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日本奴隶制电影,日本奴隶制社会最强盛时期,公主招奴仆

    假如你一出生,就意味着一生成为哥哥的奴仆,你是否愿意?14世纪末,“长子奴隶制”成为了家产继承的主要方式。如果你托生的好,成为家里的嫡长子,那么你将平步青云,但要是“点儿背”托生成次子,完了,这辈子你只能是哥哥的免费奴仆。那么这种奇葩的制度究竟是怎么演变来的?它跟我国古代的嫡庶制度一样吗?特有的继承

  • 前半生漂泊困顿,后半生名垂青史,姜子牙的人生逆袭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人生逆袭给人的启迪,姜子牙的人生智慧曾仕强,姜子牙真实寿命

    关于姜子牙的身世颇为迷离,春秋战国时期就众说纷纭,据说是神农炎帝五十一世孙,伯夷三十六世孙。而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也只用“或”“或曰”来表示他的身世。又有相传,他的祖先是尧舜时期的重臣“四岳”之一。当年黄河流域洪水滔天,尧舜向“四岳”征求治水人选,“四岳”先后向尧舜举荐鲧禹父子。在大禹治水

  • 历史中的姜子牙不是神仙,但却是百家宗师,文化影响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凭什么号称百家宗师,姜子牙和各种神仙关系,姜子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

    我们为什么要自称炎黄子孙?不是因为上古时代有个帝王叫炎帝,而今天有一部分人正好是他的后代。而是因为:姜太公祭祀的祖先被称为“炎帝”。姜太公所代表的族人,被认为是炎帝后人。尽管今天的人类分子学证实:姜太公后人和周文王后人是同一支,共祖年代距今3800年和3300年。但我们能炎黄并称,称炎帝后人,的的确